第110章 你有没有发现,对面姐姐打球的小习惯
作者:黏性超人   起猛了,全网黑女星变奥运冠军了最新章节     
    何亦灵的头发被扎起来个小啾啾,戴着一根细细的发带,看上去非常有专业选手的风范。
    来参加比赛的孩子年龄也有大有小,姜冉目测了一下,大的大概有十三四岁,小的则和何亦灵差不多,五六岁的样子。
    十三四岁还没进省队,那大概率是走不了职业的路子了。
    入口算是人山人海,二人在人堆里挤来挤去,总算是签完到,在看台的角落里找了个空位坐下来稍作歇息。
    “姐姐,那是什么?”
    姜冉顺着何亦灵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有几个摄像师正在调试设备,旁边一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女记者在一边皱着眉头指指点点。
    ……这记者看上去倒是有些眼熟。
    姜冉没多想,猜测道:“可能是电视台?”
    “哇,那我是不是能上电视了?”
    “那亦灵可要努力了,拿了第一上电视的话,爸爸妈妈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何亦灵被姜冉说得有些激动,左看看右看看,突然肚子“咕噜”叫了一声。
    姜冉憋着笑给她递了个小蛋糕。
    今天早饭吃得早,何亦灵又吃得不多,再加上一路过来舟车劳顿,肚子饿也是情理之中。
    没过多久,广播就开始响,让参赛选手去各自安排到的桌子边准备比赛。
    姜冉在安排表上找到了何亦灵的名字——十六号桌。
    和电视里经常转播的那些职业巡回赛或是世界锦标赛不同,民间举办的商业赛一般不会只有三四张桌子,通常都是有十几二十几张桌子同时打的。
    姜冉拎着何亦灵的书包、何亦灵的球拍包、何亦灵的零食袋以及何亦灵最喜欢的老虎玩具带着何亦灵本人找到了十六号台。
    对手看上去已经等了一会了,对方看上去比何亦灵要大不少——至少身高上就比她高了一个头不止。
    25和29岁的人力量差距可能并没有很大,6岁和10岁可就差的多了。
    而力量又在某种程度上和打出的球的质量正相关。
    所以这次的比赛也按照年龄分了三个组别,何亦灵所在这一组是6-8岁,姜冉猜测对方就是那个8。
    总而言之一句话,按照体格差距来看,何亦灵在这场比赛里先天劣势。
    出门前紧急塞进包里的手机架派上了用途,她把架子支起来,录何亦灵的赛场表现。
    比赛五局三胜,姜冉坐她场外。
    对面的女孩看上去底子不错,正反手转换流畅动作标准,何亦灵跟着江百凤才学了大半年,属于还在打基础的阶段,能上台就不错了,技战术基本不会。
    于是第一局何亦灵毫无悬念地输掉了,局间她拿着自己的毛巾苦哈哈地跑向姜冉:“姐姐,我对不过她——”
    姜冉蹲下身子,和何亦灵视线齐平:“没关系亦灵,相持对不过,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打她。”
    对面小女孩的战术很简单也很明确——每颗回球都是往左边一个再往右边一个,目的就是把对手调动地站不稳,然后出现失误丢掉这一球。
    年龄还是个位数的小孩们都是小短腿小短手,护台面积都不大,被这么一左一右地调动没几个人能顶得住,何亦灵也不例外。
    但是——
    “你有没有发现,对面姐姐打球的小习惯?“
    何亦灵摇摇头,姜冉接着说道:
    “她发完球后,或者在接你的发球的时候,都会先把球打到你的正手,然后下一个才是反手。 ”
    何亦灵略一思考,如梦初醒:“真的耶!”
    “而你呢,一般都是在她把球打回来之后,才开始移动,导致很难找到最合适的击球位置,回球质量不高。”
    “但是下一局,我希望你能做到:不管接发球还是发球后,都先往正手跑,给自己争取时间。”
    “然后,尽量把回球往她的反手打,或者用一点力气,让球更快一点。”
    “要相信自己,亦灵上一局就表现得不错,这一局努努力,争取拿下!”
    何亦灵郑重地点点头,回到球桌边开始了第二局的比赛。
    有了明确的战术,何亦灵在赛场上显得比第一局要镇静很多。
    而姜冉给出的战术,也确实奏效了。
    何亦灵在发完球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往正手跑,如此一来就节省了一个步伐的时间,足够让她调整姿势,打出质量更高的球来。
    对面的小女孩则对于何亦灵突然上来的质量有些无所适从,连续丢了好几分。
    虽然也并不是每颗球都能按照何亦灵预想中的那样发展——对面的基本功确实比何亦灵好很多,但何亦灵还是以2分的微弱优势赢下了第二局。
    这次局间来找姜冉的何亦灵也一改之前的愁眉苦脸,转而笑成了一朵小太阳花。
    姜冉看了对面的教练一眼,只见对方正在向选手比正手的动作,她心下有数,继续支招道:
    “下一局她可能会开始在接发球或者第三板的时候把球往你的反手发。你需要留心她的引拍,做出预判。”又观察了对手一整局的姜冉自然有新的发现:“她的正手控球能力还不错,但是反手只能打直线,所以如果她用反手,那你就在直线等着就行了。”
    “如果她用正手,那你还是往正手跑。”
    乒乓球,从准备到击球的时间太少了,球来的时候,很多人会来不及思考,继而下意识地做出自己最信任的技术动作——就比如对面小女孩接发球的时候会下意识把球往正手打。
    打比赛嘛,不要求每颗球都接得完美,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能多拿分才是王道。
    “自己的发球轮,多给她几个顺旋。”
    何亦灵眉头一皱:“但是这种发球我才刚没学多久,我怕失误——”
    “以赛代练嘛,不怕。”姜冉笑笑,“在实践中你可以学到很多平常训练学不到的东西,而且,你要相信自己。”
    何亦灵郑重点头,再次转身上场。
    这一局对方果然在接发球上做了些变化,有些球开始往何亦灵的反手送,何亦灵依旧坚持姜冉给出的战术——即使上一个球丢分了,下一个球也绝不会犹豫,继续同一个套路。
    二人你追我赶,有来有回,从9-9平打到10-10平再打到11-11平,现在是何亦灵12-11领先,对方发球。
    何亦灵紧紧盯着对方手上的球,姜冉在局间和她说的话回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