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集★年画去了哪里
作者:快乐的和平鸽   快乐和平鸽的新书最新章节     
    叶朗对中国年画的探讨,但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衰落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社会变迁:
    - 生活方式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民居大多有适合张贴年画的门窗、墙面等,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单元式住宅空间相对紧凑,缺乏张贴年画的空间和氛围,使得年画失去了原有的展示载体。
    - 节日观念淡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大,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逐渐降低。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装饰方式或娱乐活动,对张贴年画这种传统习俗的关注度和热情下降。
    2. 经济发展和市场冲击:
    - 传统作坊经营困难:年画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手工技艺和时间成本,传统的年画生产以家庭作坊或小型工厂为主,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作坊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导致很多作坊难以维持经营,进而影响了年画的生产和传承。
    - 现代印刷品和装饰品竞争: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精美的印刷品和装饰品大量涌现,它们在设计、色彩和制作工艺上更加新颖、多样,家格也相对较低,更能满足人们对于家居装饰和节日礼品的需求。相比之下,传统年画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3. 文化传承的断层:
    - 传承人口减少:年画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而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这门传统技艺缺乏兴趣和耐心,不愿意投身于年画的学习和传承。老一辈的年画艺人逐渐老去,传承人的数量不断减少,导致一些精湛的年画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 教育体系缺失: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教育和传承重视不够。学校教育中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得年轻一代对年画等传统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不足,无法形成对年画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4. 题材和内容的局限性:
    - 传统题材缺乏创新:年画的题材和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如门神、灶神、吉祥图案等,虽然这些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对于现代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来说,可能显得过于陈旧和缺乏新鲜感,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 与时代脱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年画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反映当代社会的新风貌、新题材和新思想,导致其在内容上与观众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一、颜料
    1. 传统颜料:
    - 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色彩鲜艳、持久不褪色,非常适合用于年画这种需要长期保存的艺术形式。
    - 植物颜料: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如藤黄、花青等。植物颜料颜色较为柔和自然,与年画的传统风格相契合。
    2. 现代颜料:
    - 广告颜料:广告颜料色彩丰富、价格便宜、易于购买,且具有一定的覆盖力和稳定性,适合初学者使用。
    - 丙烯颜料:丙烯颜料颜色鲜艳、干燥快、防水性好,可以在多种材质上作画,也可用于年画创作。但丙烯颜料的成本相对较高。
    二、笔
    1. 毛笔:
    - 羊毫笔:羊毫笔柔软,含墨量大,适合用于大面积的渲染和上色,如画人物的皮肤、服饰等。
    - 狼毫笔:狼毫笔弹性较好,适合勾勒线条,如画人物的轮廓、花卉的枝干等。
    - 兼毫笔:兼毫笔兼具羊毫和狼毫的特点,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2. 排笔:用于大面积的平涂颜色,可选择不同大小的排笔来适应不同的画面需求。
    三、纸
    1. 宣纸:
    - 生宣纸:吸水性强,墨色易渗透,适合表现水墨韵味的年画。但生宣纸较薄,容易破损,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
    - 熟宣纸:经过加工处理,吸水性较弱,墨色不易渗透,适合精细的绘画。熟宣纸相对较厚,比较耐用。
    2. 高丽纸:质地坚韧,有一定的吸水性,适合绘制年画。高丽纸的颜色略带黄色,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3. 年画专用纸:现在也有一些专门为年画生产的纸张,如绵竹年画常用的粉笺纸等。这些纸张在质地、颜色和吸水性等方面都经过特殊处理,更适合年画的创作。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学者的年画教程:
    1. 简笔年画娃娃教程:
    - 准备材料:铅笔、橡皮、勾线笔、水彩笔、马克笔、画纸等。
    - 绘制步骤:
    - 画轮廓:用铅笔轻轻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圆形作为娃娃的头部,在头部上方两侧画两个半圆作为耳朵。接着在头部中间偏下的位置画两个大眼睛,可以先画两个大圆圈,再在圆圈内画上眼珠。眼睛下方画一个小小的三角形作为鼻子,鼻子下面画一个弯弯的弧线作为嘴巴,嘴巴两端微微上扬,呈现出微笑的表情。然后在头部下方画一个梯形作为娃娃的身体,梯形的上边长一些,下边长一些,这样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在身体两侧画两个长方形作为手臂,手臂的末端画两个圆形作为手掌。在身体下方画两个椭圆形作为腿,腿的末端画两个小圆形作为脚丫。
    - 勾线:用勾线笔沿着铅笔轮廓仔细勾勒线条,注意线条要流畅,不要有断断续续的地方。勾线完成后,用橡皮轻轻擦去铅笔痕迹。
    - 上色:选择喜庆的颜色为娃娃上色。比如,用红色涂满娃娃的衣服,用粉色涂娃娃的脸蛋,用黑色涂眼睛和头发,用黄色涂娃娃手中拿着的元宝等装饰。最后,用金色的马克笔在衣服或背景上添加一些装饰线条,增强画面的喜庆感和华丽感。
    2. 年年有“鱼”年画教程:
    - 准备材料:画纸、铅笔、橡皮、彩铅、马克笔等。
    - 绘制步骤:
    - 构图:在画纸的中心位置,用铅笔轻轻画出一条大大的鱼的轮廓。鱼的形状可以画得圆润一些,头部较大,尾巴呈扇形展开。在鱼的周围画上一些水波纹和气泡,营造出鱼在水中游动的感觉。
    - 细化:在鱼的头部画上眼睛和嘴巴,眼睛可以画得大一些,显得更加有神。在鱼的身上画上鳞片,可以用弧线或半圆形来表示鳞片,从鱼的头部开始,沿着鱼的身体依次画出鳞片,注意鳞片的大小和排列要自然。在鱼的尾巴上画上一些纹理,让尾巴看起来更加生动。然后,在画面的空白处画上一些荷花、荷叶、莲蓬等水生植物,作为装饰。
    - 勾线与上色:用勾线笔仔细勾勒鱼、水波纹、水生植物等的轮廓,擦去铅笔痕迹。用彩铅或马克笔为画面上色。鱼可以用红色、橙色等鲜艳的颜色来涂,突出鱼的喜庆和吉祥。荷花可以用粉色或白色来涂,荷叶用绿色来涂,莲蓬用黄色或棕色来涂。水波纹可以用蓝色或青色来涂,表现出水面的清澈和波光粼粼的感觉。最后,用金色的马克笔在鱼的鳞片上、荷花的花蕊上、荷叶的边缘等地方添加一些高光,让画面更加生动。
    3. 福字年画教程:
    - 准备材料:红色卡纸、金色颜料、金色笔、剪刀、胶水等。
    - 绘制步骤:
    - 剪福字:先在红色卡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一个“福”字的轮廓,然后用剪刀沿着轮廓将“福”字剪下来。“福”字的字体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比如楷书、行书、草书等,但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结构的合理性。
    - 装饰福字:用金色颜料或金色笔在“福”字的边缘、笔画的交叉处等地方添加一些装饰线条,比如金色的边框、金色的花纹等,让“福”字看起来更加华丽。也可以在“福”字的空白处画上一些吉祥图案,比如如意、祥云、蝙蝠等,寓意着福气满满、吉祥如意。
    - 粘贴与装裱:将装饰好的“福”字粘贴在一张更大的红色卡纸上,作为背景。然后,可以用金色的丝带或纸条在背景卡纸的边缘处进行装饰,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最后,如果想要将年画保存得更久,可以将其装裱在相框里,挂在家里或送给亲朋好友。
    以下是一些适合绘制传统年画的纸张推荐:
    1. 宣纸:
    - 生宣纸:生宣纸的吸水性和渗水性强,墨色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适合绘制具有传统水墨韵味的年画。用生宣纸绘制年画,颜色会自然晕染开,呈现出一种古朴、淡雅的艺术效果。不过生宣纸较薄,质地柔软,在绘制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否则容易破损。例如绘制一些写意风格的人物、山水背景等部分时,生宣纸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那种灵动、自然的感觉。
    - 熟宣纸:与生宣纸相比,熟宣纸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吸水性较弱,墨色不易渗透,更适合进行精细的绘画。熟宣纸的质地相对较硬,表面较为光滑,能够承受多次的上色和勾勒,适合绘制需要精细描绘的年画图案,比如人物的面部表情、服饰的细节、建筑的结构等。
    2. 竹纸:
    - 竹纸是用竹子为原料制作的纸张,具有纤维长、韧性好、质地轻薄等特点。在传统年画中,竹纸常常被用于绘制一些风格清新、简洁的作品。竹纸的颜色通常为浅黄色或淡米色,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感觉,与年画的传统风格相得益彰。而且竹纸的价格相对较为便宜,适合大量使用和练习。
    3. 皮纸:
    - 皮纸一般是用桑皮、檀皮等树皮为原料制成的,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久性。皮纸的质地坚韧,不易破裂,适合用于绘制需要反复涂抹和修改的年画。同时,皮纸的表面较为粗糙,能够吸附较多的颜料,使颜色更加鲜艳、饱满。在一些传统的年画产地,如四川绵竹等地,皮纸是绘制年画的常用纸张之一。
    4. 绢布:绢布是一种丝绸制品,具有光滑、细腻的质感和良好的透气性。用绢布绘制年画,可以呈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艺术效果。绢布的颜色鲜艳,不易褪色,适合绘制一些色彩丰富、构图精细的年画作品。不过,绢布的价格较高,而且需要特殊的绘画技巧和工具,对绘画者的要求较高。
    5. 万年红宣纸:这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宣纸,颜色为鲜艳的红色,非常适合用于绘制喜庆的年画。万年红宣纸的质地厚实,不易破裂,印刷图案清晰好看,还不易掉色,可以进行书写、绘画等多种创作方式。
    6. 二元纸:这是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中常用的一种纸张。二元纸的纸张纹路粗糙,呈朴实温润的土黄色,结合年画印制的色彩和内容,能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纸张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够使颜料更好地附着在纸张上,呈现出饱满的色彩效果。
    以下是一些50年代的经典年画作品:
    1. 《嫦娥奔月》:1955年出版,作者是吴少云。画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嫦娥正在飞天奔月的场景,她的怀中抱着一只白兔,画面充满了浪漫和奇幻的色彩。
    2. 《交公粮》:反映了当时农民积极向国家交公粮的情景,体现了农民对国家建设的支持和贡献。
    3. 《炼钢车间》:生动地描绘了50年代炼钢工人在车间辛勤工作的场景,展现了那个时期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
    4. 《向社会主义前进》:1956年出版,作者是谢之光。画面中蓝天白云下,来自各条战线的人们,扛着画像,举着红旗,昂首阔步向前进,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5. 《课外舞蹈》:1954年出版,作者是周美光。描绘了两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学生,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在校园的小径上欢快跳舞的画面。
    6. 《尝尝我种的甜西瓜》:1956年出版发行,作者是俞世伟。画面中一群少年儿童到乡下的同学家,左侧的女孩将切好的西瓜拿给大家,同学之间的友谊洋溢在脸上。
    7. 《人民公社光芒万丈》:1958年创作,作者是冯一鸣、陈林祥。大场景下的人民公社,稻谷满仓,社员们兴高采烈,到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8. 《足球》:1956年出版,作者是黄善赍。足球场上,两队交战正酣,蓝衣队员奔跑在前,带球如飞,展现了体育运动的活力。
    9. 《哪吒闹海》:1958年创作,作者是李慕白。表现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的哪吒大闹龙宫的场景,画面生动,富有想象力。
    10. 《搬入新居》:1956年出版,作者是徐邦洽。在一处农村,建好了崭新的房屋,人们正在搬家,老人们激动万分,孩子们欢呼雀跃,其他人则搬着家具,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11. 《边收边种》:1957年出版,作者是李慕白。描绘了夏日时分,一边的早稻已经收获,另一边的秧田里又开始插秧,农业生产中社员们紧锣密鼓协作的场景。
    12. 《我们的志愿》:1959年出版,作者是李慕白。一群少年儿童聚集在一起,每个人手上拿着不同的玩具,如航模、玩具枪、冲击钻、扳子、拖拉机、显微镜、画笔、乐器等,预示着他们长大后从事的工作志愿。
    13. 《月月增产年年丰收》:1959年出版,作者是章育青。十二个孩子,象征着十二个月,每个人的手里拿着不同的蔬果和家禽,小车上装满了粮食谷物,车头的“月月增产”满是美好的希望。
    14. 《大鲤鱼》:1958年出版,作者是吴青霞。画上的诗句为“睡莲花开水上浮,五色鲤鱼湖中游,花要太阳鱼要水,太阳常照水长流”,寓意着美好和富足。
    15.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民间经典爱情故事,50年代有相关的年画作品,以精美的画面展现了梁祝的爱情悲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6. 《武松打虎》:1955年出版,作者是金雪尘。这幅《水浒传》中最着名的场景,再现了武松在月夜之下,豪情万丈打死老虎的情景,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年画的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源与萌芽(汉代及以前):
    - 年画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年节时张贴的门神画,源于当时人们对于门户、灶火等关乎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的崇拜与信仰。汉朝末年,蔡邕的《独断》、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有画神荼、郁垒作门神的记载。不过此时的门神画还主要是上层社会的大门装饰,未能在民间普及。并且汉代盛行厚葬,墓室画像石砖上的绘画也成为后世对门神画进行探索的重要参考。
    2. 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 魏晋南北朝时,各类年俗事项不断丰富,守岁、放爆竹、祭灶神、制作套模板、“帖画鸡户上”等习俗均已出现,其中“帖画鸡户上”与在门户上贴年画的行为类似,已经具有后世年画的部分特质。
    - 唐代时,宫廷中形成了皇帝赏赐大臣钟馗画和历画的惯例,后来钟馗画也逐渐扩散到了民间。同时,由于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庙宇的门神画中出现了天王、药叉、力士等宗教人物体裁,进一步丰富了门神画的内容。
    3. 形成期(宋代):
    - 宋代初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市民文化兴起,刺激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市民的相关需求逐渐增长,年画等年节点缀之物开始广受欢迎。当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
    - 宋代文人画、风俗画艺术的发展也是年画形成的重要条件,苏汉臣、李嵩等宫廷画家创作了大量风俗题材绘画,如《婴戏图》《货郎图》《岁朝图》等,这些内容均成为了后世常见的民间年画题材。
    - 民间工匠发明了“过稿”的方法,雕版印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宋代年画的大量生产,印版年画开始广泛传播,为后世年画风格的形成和格局的丰富奠定了基础。
    4. 成熟与发展(元代及明代):
    - 元代:年画发展趋于低潮,实物资料和文献记载均不及宋代,内容多沿袭宋代的旧样,仅《耕织图》较为盛行,北方年画中常见的《九九消寒图》历画也是在元代形成。
    - 明代:
    -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手工业发达,促进了年画技艺的发展。寓意吉庆祥瑞和表现民间风俗的内容得到重视,一些年画的典型题材,如“一团和气”、“八仙庆寿”、“万事如意”等已趋于定型。
    - 木板彩色套印技术成熟,出现了“饾版”“拱花”等印刷工艺,还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套印制作工艺,首次出现了专门经营木板年画的画店。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年画也均从明代开始兴起,但明末的战乱使这些地方的年画受到了严重破坏。
    5. 鼎盛期(清代):
    - 康、乾年间国泰民安,为年画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俗小说的风行,又为大量的年画作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年画在题材上更加丰富,出现了戏曲人物、小说故事、现实风情、山水花鸟等不同内容;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由原本的工笔重彩发展为刻板印刷或半印半画;人物形象或写实求真,或浪漫夸张,体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年画还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的版画等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