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把头和老把头
作者:我还敢   才醒,媳妇儿就要和人订婚了?最新章节     
    和尚和秀才俩人对视了一眼,没有接茬。
    忙活到十一点来钟,宁杰把李晓东和吴亚俩人留在了厂子里,自己开着车带着和尚秀才,还有林月知去了八方斋。
    吃完饭,开着车把和尚和秀才送回了家,宁杰和林月知就回了厂子。
    宁杰小酌了两杯,把车停进院里,就拉着林月知上楼睡觉。
    三点来钟,小两口从被窝钻了出来,套上衣服黏糊了一会儿,宁杰溜溜达达下了楼。
    老张头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听着收音机,里面是一个不知道哪来的作家,讲的什么东北往事。
    院子里正有人出货,木耳和榛蘑在院子里撒欢,见宁杰下来了,围着宁杰脚边转圈。
    递给老张头一根烟,老张头点上以后,气鼓鼓的关上了收音机。
    “什么破玩意儿,还作家呢,净特么胡诌。”
    宁杰让老张头逗乐了,这老头他不知道是什么根脚,但是总觉得这老爷子不简单。
    上回打架的时候就是,别看老爷子六十来岁了,那家伙,一壶热水可立了大功。这么大岁数还有这种斗志,确实不常见。
    收音机刚才讲的是一段放山挖棒槌的,里面讲了两个人在四五十年代挖参的故事。
    说良心话,每个地方放山的规矩都不一样,但是基本大差不差,就是有些口诀还有传说不一样。
    宁杰问道:“张大爷,以前放过山?”
    老张头抽了口烟,眯着眼睛自豪的说道:“那可不,以前你张大爷,可是炮头!”
    宁杰不由得高看了老张头几眼,世人都知道放山的有把头,但是知道炮头的却没有多少。
    啥是炮头?
    以前上山讨生活的不止这些放山的,东北还盛产胡子。
    一个个绺子大大小小,占山为王。多的成百上千,少的也有十几二十几个。电视上演的那些啥劫富济贫的能有几个?全特么干的是欺负老百姓的勾当,可谓是雁过拔毛。
    放山的也是一样。
    山参这玩意儿值钱,有经验的老把头是当年放山人的精神支柱,有了他们,能大大提高他们抬到大货的概率。
    那些胡子也不傻,进了他们这一片儿,就会有盯梢的一直偷偷跟着,等这头抬了大货,就回去报信儿,带着一帮人过来劫道。
    这时候,炮手就应运而生了。
    这些人有的是猎户,有的给人家地主当过长工,会玩儿枪,为的就是能跟着放山的混口饭吃。
    他们也算是团队协作,用现在的话说,这些炮手就是保镖。而炮手里枪法最好的,则被称作炮头。
    这种人一般在江湖也有点儿小名气,性子得烈,下手得狠,要不根本镇不住那些胡子。
    张大爷之前能是炮头,足以证明老爷子年轻时本事不简单。
    “行啊大爷,没想到你当年也是好手。”
    张大爷得意的说道:“那可不,你大爷我当年也是一号人物,当时咱们这胡子还没清干净,不光胡子,山上啥东西都有。”
    “就这么跟你说吧,当时我一杆子土枪,那是指哪打哪,绝对不带放空的。”
    宁杰笑着举起大拇指:“厉害。”
    张大爷白了宁杰一眼,说道:“你也别捧我臭脚,你小子也是个玩儿枪的好手。咱俩刚见面那天,我就闻着你身上一股火药味儿,当时我就猜你是猎户,没想到我猜的还挺准。”
    林月知正巧下楼听到了俩人的对话,她笑着问道:“大爷,我听他们说把头是山神,这个是真是假的?”
    张大爷笑着解释道:“这玩意儿咋说呢,你要说老把头吧,咱们这有种说法,就是咱们这开边的第一人,就是这帮子靠着大山吃饭的人,供奉的山神。”
    “把头就不一样了,把头呢,就是放山的里面经验比较足的,对于山货的走势什么都清楚的,换句话说,把头就是放山人的眼睛。”
    “关于山神老把头吧,其实是有名字的,这里面还有个传说。”
    一听到有故事听,林月知搬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一脸期待的问道:“啥传说啊张大爷?”
    张大爷喝了口茶叶水,说道:“咱们山神老把头啊,名字叫孙良,是山东莱阳人。”
    “有一年莱阳大旱,为谋生,孙良决定闯关东挖人参。漂洋过海,历尽艰辛,孙良来到了长白山,遇到了老乡张禄,并结为生死弟兄。”
    “长白山大啊,俩人人生地不熟,就决定分头去挖参,然后三天以后,到俩人分开的地方会合。”
    “走了一段儿,孙良就碰到了一片参窝子,里面还有一棵六匹叶(也有叫六品的),他心里高兴啊,就原路返回,准备和张禄一块儿分了。”
    “谁寻思到了第三天,他也没见张禄回来。当时孙良就想啊,无论张禄是生是死,都是自己过命的弟兄,就算死了,他也得把张禄的骨头带回莱阳。”
    “孙良朝着张禄走的方向就进了山,一连找了好几天,可是咱们长白山多大啊,怎么也找不到张禄的身影。”
    说到这,张大爷叹了口气。
    “哎。”
    “然后孙良又累又饿,倒在一块儿卧牛石旁边。后来他临死前,在卧牛石上用自己的血写了一首诗。”
    张大爷慢悠悠的踩灭了烟头,然后装上烟袋,这家伙给林月知急的啊,眼巴巴在那瞅着。
    老张头笑着摇了摇头,这丫头啊,可真稀罕人。
    “那首诗是这么写的。”
    “家住莱阳本姓孙,隔山片海来挖参。
    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要是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
    “后来啊,康熙皇帝第三次东巡祭祖时听说这件事儿,他觉得孙良的忠义勇敢,就封孙良为山神老把头。为了纪念孙良,咱们这些放山人把孙良的生日也就是农历三月十六定为老把头节,也 叫山神节。”
    “并在咱们省的快大茂镇为他重建了坟墓,以前的时候啊,过完年咱们这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山神节,这都多少年了,山神节就跟我们这些老家伙一样,慢慢被人忘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