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突厥人借地祭天
作者:福气泥娃娃   大唐之国舅纵横最新章节     
    不战而胜,这种事情虽然让人羡慕。
    但是。
    士兵们不爽呀。
    特别是晋阳军中的小部分突厥人,还有来自西域的番兵,想升官,想拥有爵位,想拥有土地,拥有奴婢,拥有大宅子。
    当下长安也是给机会,你读书,给你机会当官。
    可读书这种事情。
    世家大族几千宗族子弟,能读出来的也就几十人,本就不识字的番兵们想靠读书往上升,难如登天,就算是大世族不挡他们的升迁之路,都没可能。
    所以,打仗是唯一能往上成为贵族的路线。
    没仗打,没军功,拿什么升迁。
    这刚把酒摆上,杜依艺跑了进来:“国舅,急报。”
    窦乐点了点头。
    杜依艺说道:“长安城派出六百里加急,颉利可汗派出使者,借地祭天。朝堂之上皆言,突厥有可能大举南下,举草原十八部兵马入侵我大唐。”
    后面的好理解,前面窦乐没听懂:“什么叫借地祭天?”
    杜依艺回答:“麻池不是被咱们占了,麻池西北数里,便是突厥人的祭天圣地,所以颉利可汗派出使者,要在那里祭天。然后还特意给国舅写了信,说明年准备南下进攻,举兵三十万,要与国舅再决高下。”
    窦乐听完后,表情凝重。
    之前与突厥作战,都是小打小闹,多是突厥派一部分人马,支持反王们。
    这次,怕是突厥来真的。
    颉利可汗用强硬的手段,几乎把草原十八部的精锐都弄到他那里。
    这一战,非同小可。
    窦乐思考片刻,对冯盎说道:“兄先归岭南,秋天之前我前往岭南。”
    冯盎抱拳一礼,算是回应。
    窦乐对杜依艺说道:“安排一下,准备回长安,派出信使,让李靖安排好军务,速归长安。”
    “是。”
    李道宗看着窦乐。
    窦乐也看着李道宗。
    就这么沉默了好一会,窦乐问:“几千里防线,突厥人会从何处为主攻?朔州、幽州、潞州?突厥这次下战书,必定是有备而来,若不能谨慎应对,可能会有败仗。你选一处带兵镇守吧。”
    李道宗也是在认真的思考。
    突厥这次算是下战书了,无论从那个角度分析,这都不是一场简单的防御战。
    原本呢,窦乐还想把李道宗打发到蜀地去,往西南给扩大一点领土,这突厥人这种等同于下战书的行为,那肯定有一场恶战要打。
    哪里最难打?
    窦乐这几年不断的带兵打仗,兵法肯定不能和李靖相比,但也有那么一点水平。
    他感觉,朔州最危险。
    事实上,李道宗也是这么想的,朔州最危险的。
    朔州是晋阳,甚至是整个并州的北防门户,当下去往北恒城,以及更往北一些,白道川边市的主要货物,都是在晋阳集中的。
    晋阳仅是茶叶一项的存货,相当于北恒城开边市之前,草原十八部向中原采购茶叶总和的十倍以上。
    白道川修的很坚固,却孤悬于北恒城北边,四周多是草原,少山。从战术上讲,是可以绕过不打的。
    不是必攻之城。
    但朔州却是不同,占据要道。
    攻打朔州,以朔州为踏板,直扑晋阳,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战术。
    李道宗想到这里,便主动说道:“末将想去朔州。”
    窦乐只是点点头:“去做准备吧。”
    看着李道宗离开,窦乐对冯盎施礼:“兄,不远送了?”
    冯盎明白,眼下若说大唐最大的敌人是谁?
    不是百济,新罗不配,高句丽算是一敌,却还排不上。
    突厥。
    突厥才是大唐最大的敌人。
    这边所有的事情窦乐都可以扔下不管,因为突厥绝对是大敌。
    窦乐也不是要赶冯盎离开,只是即将与突厥开战,冯盎留在这里不合适,毕竟冯盎这次过来,也并非提及要去长安觐见,也没说给大唐皇帝献礼。
    私自带兵马北上,这已经是大忌。
    但冯盎是谁。
    虽然无没有王位,却是连大唐皇帝都不得不承认的岭南王。
    只能安抚,不可力敌的那种。
    自己重兵在幽州,冯盎在这里,李渊倒不会紧张,因为自己压得住。
    如果自己返回长安,冯盎还留在这里。
    李渊就睡不安稳了。
    冯盎也明白这层道理,约定秋天在番禺等候窦乐,便带着自己的舰队离开。
    窦乐亲自去送。看着冯盎的舰队远去,窦乐突然说道:“王绩。”
    “下臣在。”
    “亲自去见李道宗,私下告诉我,就说是我保了,他可以与麾下将士讨论,选择一处地方防守。”
    王绩愣住了。
    过了一小会,回过神来王绩开始笑:“国舅,自己选的,到时候无论面对什么,也不得抱怨。只是国舅越是这么说,我怎么感觉,越是会有趣。”
    窦乐转过头:“若真的有趣,不战而胜,而且不是一件好事?谁愿意看到生灵涂炭,打仗会死人,可却不得不打,这次突厥若是全力南下,我……有点怕。”
    王绩突然变的严肃:“国舅,若朔州城守不住,我虽只是一个读书人,却也提得起短刀,拉得开轻弓。我家兄弟三人,长兄、次兄皆已过世。我三仕三隐,今在国舅府为官,我想看到书中所言之盛世。”
    “若,朔州城破,我可背起二十三斤半的火药包,狂奔八百六十步。请国舅照顾我家中三百余口。”
    窦乐从来没见过如此严肃的王绩。
    王绩的长兄王通,当世大儒,名满天下。次兄王凝,修隋书,当世名流。王绩自己呢,也是一位名扬天下的名人,诗书无双,酒量逆天。
    一个文人,在自己面前说要抱着火药包去冲敌阵。
    窦乐信。
    因为王绩总是一副很随性的样子,有那一种某天心情不好就辞职的气势,今天却是这么严肃,窦乐也是头一次见。
    窦乐转回身,看着大海:“回长安,请殿前大议事。突厥人如果突然南下,我倒是不怕,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劫掠。这次不同,我感觉颉利可汗这次想玩命。”
    “得令!”
    王绩退下,甩着大宽袖子,走路都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