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废除分封制,王室贵族傻眼了
作者:淡淡清风   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最新章节     
    敢于直言的尉缭都沉默了,其它臣子就更不敢作声了。
    大殿之上出现了久违的沉默,文武大臣在此事上,都难得的默契起来。
    阉人赵高心里很开心,纵然被开刀的地方,疼得要命。
    但他依然很爽很开心。
    要是换作别人,给皇上戴绿帽子,要被车裂了九九八十一次了。
    连九族也被车裂了n次了。
    所以这阉货,更进一步的感觉到了,自己在嬴政心中的份量。
    \"诸位爱卿,难道诸位没有别的话要对朕说吗?”
    嬴政颇为轻松地问道。
    听到皇上将话题转他处,众臣顿时觉得,更没有什么话题可说了。
    就在众人沉默的有些压抑时。
    丞相王绾出列对嬴政奏道。
    “启禀皇上,如今天下初定,原六国所辖之民心绪不稳,常常聚众为乱,加之其地僻远,王命难以抵达,臣请分封诸侯,一为彰显皇上之威恩御赐,二来能使诸侯统驭各地,以保大秦之天下平安。”
    这个奏报,有些出乎嬴政的意料。
    之前他一直忍着,心里在思考着郡县制,不是挺好的么?
    就没打算再搞诸侯分封。
    不是给自己培养对手么?
    而王绾的这一番话,也在家中琢磨了半天。
    便是嬴政不问,他也会提出来。
    毕竟管理巨大的新秦朝,身为丞相的他,责无旁贷。
    本以为自己这道奏本一提,皇上必定会欣然点头认可。
    参照惯例,自周武王初立,便行分封大礼,从而才有周代之八百年基业。
    皇上既欲享万世大秦之福,那么必定会师古而行。
    不对!
    很不对劲儿!
    朝堂上鸦雀无声。
    王绾说完后,顿时心有所感,偷眼往上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皇上刚才还轻松惬意的脸上,忽然浮上了一层焦躁忧烦,双目中也充满着怒气。
    朝堂之上,顿时颇为压抑。
    也就在此时,不开眼的王叔子康、子德等,几位王室大臣,几名老臣也都进言了,力劝实行分封制。
    还是要利益?
    吾乃丞相,提出封分诸侯,是从管理国家之利的角度而言。
    可汝等?
    这是在激怒皇上啊!
    也不看看脸色?
    王绾开始后悔自己的头奏。
    接着奏本的,数子康王叔的嗓门最大,力主分封的愿望也最强。
    这厮当初批判修郑国渠,说是劳民伤财,还说大秦中了韩国的弱秦之计。
    此时一提到利益,当然是滔滔不绝。
    心思全在自己的利益上,从来不为对国家、百姓着想一分一毫。
    沉默的嬴政,不但没有同意他们的进谏。
    脸上的焦躁忧虑和怒气,反而越来越浓重。
    狠辣的目光,居高临下的盯着王叔子康。
    咬着后槽牙,心里恨恨的怼道。
    哼,分封,分封,汝寸功未立,可分封却能分封到汝之头上,汝当然会极力赞成分封了。
    汝可知道,打天下是怎么一回事吗?
    当初因为汝和几个老顽固、抓住郑国修渠一事不肯放手。
    竭力怂恿本王将所有的客卿逐出秦国,朕才头脑一热而颁布了逐客之令的吗?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
    如不是李斯冒死上谏一封《谏逐客书》,朕几乎失去天下贤才了。
    又如何取得今天的统一大业?
    汝等皆只知道贪图享乐,却从不为大秦的江山社稷着想。
    朝臣们顺着皇上的目光,偷偷一侧目。
    子康在皇上威严的目光注视下,肩头已经在瑟瑟发抖。
    虽然他是王叔,但是嬴政威议、狠辣的目光,仍然让他后背发凉,冷汗直冒。
    从王绾开口,一直到现在,李斯一句话也没有说。
    狡猾的他,一直在偷偷地察言观色,观看嬴政的反应,揣摩着嬴政的心思。
    他无比的清醒,只有顺着皇上的心思,他才有机会高升。
    虽然这次没捞到丞相,但他并不灰心。
    这些文臣中,有谁比他对大秦贡献更大?
    他觉得自己有骄傲的资本。
    从他的观察来看,皇上颇为反对分封制。
    从他狠狠地瞅着王叔子康,就能得出结论。
    皇上有些崇尚法家,自己也是法家学派的传人。
    法家学派主张、天下为君王一人之天下。
    君王掌握着全国的最高权柄,通过统驭自己的臣下,实现对全国大小政务的把握。
    而不是让君王之亲族和功臣,去建立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王国。
    这与养虎为患有什么区别。
    权力才是致命的毒药,致命的诱惑。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没有哪一个君王,不想一统天下?
    可是只有眼前的嬴政做到了。
    君王最理想的就是这种集权制的形式,只不过没有人提出来罢了。
    机会啊机会!
    终于来了。
    想到这里,李斯连忙出列禀奏道。
    “启禀皇上,臣李斯不同意分封制,臣认为郡县制更适合大秦。”
    李斯此言一出,王绾和子康等怨愤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到李斯的身上。
    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李斯此时妥妥的死了千百次。
    不同意分封制,无异于砸了宗室子弟的金饭碗嘛!
    面对这些想吞了他的目光,李斯坦然受之。
    他已经看到了,嬴政脸上的阴云正在逐渐消散。
    “启奏皇上,臣以为旧时所用的分封赏国之制,不利于统一大国的发展,四海之地皇上神威之下,则天下皆为皇上治下郡县,宗族子弟以及开国功臣,可以用郡县之赋税重赏,使其生活富足,功臣子弟可以安乐饱足,整个社稷都会执于皇上一人之手。”
    李斯振振有词的说了一会儿,略一停顿,看向龙椅之上的嬴政。
    赞许的目光。
    好爽啊!
    李斯感觉自己,沐浴在嬴政欣赏的目光之下。
    精神为之一振,又接着说道。
    “整个天下志向归一,不相对立,安宁必定可以唾手而得,但如果分封诸侯,可就很难求得安宁了。”
    戛然而止的李斯,一下子吊足了嬴政的胃口。
    此时李斯心里,不得不佩服起欧阳天丰来。
    大秦打下来的大量疆域,如果没有他,现在不知道乱成了什么样子了。
    别说朝臣的功劳,要说的话,欧阳先生远远超过这一大帮臣子。
    没有他弱化六国,王翦能势如破竹的拿下六国?
    做梦去吧!
    不说别的,就说楚国,李斯是再也熟悉不过了。
    虽然楚王一代比一代弱,但是军事力量,可不比秦国差。
    没有欧阳先生的经济战在前,项燕的大军,也不至于跑到哪儿都挨饿。
    还有赌场、胭脂阁等等,楚军们的单兵素质,几年间掉了好几个档次……
    “嗯,李爱卿说得好,周朝先王倡导分封,初时依赖血缘关系而治,很快便即疏远、纷争不断,朕初并天下,只应求得安定,若再行分封,岂不是分兵马以树敌吗?如此何来安宁?分封之事休要再提了,朕决定大力推行郡县制。”
    嬴政的语气颇为坚决,一锤定音。
    “启奏皇上,郡县制虽然不错,但如燕、齐、楚之僻远之地,如果实行郡县制,其长官拥兵自重,犯上作乱,或者居官乱法,鱼肉乡民,那该怎么办啊?”
    丞相王绾又出列了,不无担忧地说道。
    “丞相所忧虑,何足挂齿,军政分开,定期换防换任,离任审计,断其腐败土壤,如何拥兵自重,如何犯上作乱?”
    嬴政对王绾的担忧,嗤之以鼻。
    这些问题,欧阳早在打下赵国时,就已经预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