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加工厂食堂,陈长安总算是遇到了王主任派来的人。
“陈厂长您好,我叫刘以洵,是王主任安排到您身边学习的。”
陈长安正在吃饭,闻言抬头看向刘以洵,三十岁左右的样子,带个眼镜斯斯文文的。
态度也还不错,陈长安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先在我的办公室办公吧。
如果有什么事我不在的话,可以先去财务找侯姐商量一下。
咱们这个厂也就是冬季有些忙,其他时候还是比较轻松的。”
刘以洵把自己摆的很低,对陈长安说道“我就是来跟您学习的,咱们这蜂窝煤加工厂也是在您手中开始的。以后我也只是在您身边学习。”
陈长安点了点头,说道“你应该也知道,我马上就要调走了。我会把车间和财务的侯姐带走,剩下的都会留给你。
这加工厂也没啥大事,煤炭不够了你可以先找王主任或者直接去区里,他们都能给你安排好。
再就是蜂窝煤的供应,平时不需要积压在仓库太多,当然快到冬季的时候可以多加一些库存。
剩下的你就自己看,自己领悟吧。最后就是我的建议,对工人们好点,蜂窝煤机器少用一点。”
刘以洵听了陈长安的话频频点头,态度很好,只是听到陈长安的建议,很隐晦的撇了撇嘴。
有机器不用,非要用人工,机器不比人快嘛?一个机器顶好几个人,有十台机器,这做蜂窝煤的人留下两三个就足够了。
少发这么多工资,这都是利润啊,这陈长安也是名不符实。这点道理都不懂。心里也开始慢慢轻视陈长安。
陈长安也不在意,既然王主任安排了人,今后如非必要,他不会再来加工厂了。
不然自己来了,工人们听谁的?虽然自己这个厂长还没有文件下来正式调任,但是新厂长也不能得罪不是。
有些陈长安看不惯的事,是管还是不管?自己都是马上就要走的人了,在和新厂子闹矛盾,何必呢。
没必要得罪人不是,在其位谋其事。等自己再来的时候,只会把车间里的工人和摩托车之类的东西,全部打包带走,自己和蜂窝煤加工厂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和刘以洵交代了几句,陈长安直接就骑着摩托车回到了工地。
陈长安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从今天开始终于不用再往两边跑了。至于以后加工厂被经营成什么样,也和陈长安没啥关系了。
陈长安的日子,开始变得规律起来了,毕竟每天只需要在工地上待着。
工地上的房屋建筑,已经逐渐的能够看出雏形了,好几间厂房已经到了封顶阶了,包括办公楼,都已经封顶了。
内部装修也比较简单,每层楼的公共厕所,每间办公室的照明和大白。
天气开始渐渐的冷起来了,今天陈长安正在车间里看着电工们正在布线。这可不是在加工厂里就那么几台机器小打小闹的。
这是陈长安按照大规模生产准备的厂房。目前这样的厂房建立了二十个。
陈长安按照八十年代的厂房样式建造,厂房两边都有各自车间的办公室和会议室。
毕竟涉及的东西比较多,车间刀具,维修,劳保,工艺,质检。甚至还有车间的党支部。
车间主任开会也要召集段长,班长之类的,甚至还要让工人们学习。
这一个大型的工厂,可不是有几间厂房,有几台机器,招俩个工人就行的。
陈长安还在考虑着这些厂房利用,要分配多少个车间的时候。
工地负责人走了过来,说道“长安啊,你快去看看吧,你们领导带了好几车的军人来了。”
还在思考问题的陈长安直接被说懵了。什么我领导带着几车军人来了,这是啥意思?
来抓我需要带几车军人?抓我陈长安需要带几车军人么?我陈长安何德何能,真的需要几车人才能抓到?
随后想到不会是书记到任了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动静,随即急急忙忙的往车门口快步走去。
远远的就看到了聂大爷和身边的一大群军人,陈长安连忙跑了过去。
陈长安并不清楚聂大爷这次又搞突然袭击的目的。
反正先下手为强就对了,走到聂大爷身边,陈长安直接委屈的说道“聂大爷啊,可算是把您盼来了啊,您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我是怎么过来的。
这摩托车厂工地全靠我一个人,那边蜂窝煤加工厂也在天天有人跑来找我。您看看我这段时间晒的,比天天钓鱼的时候还黑了。
您要是在不给我安排人,我这光杆司令没法干了。”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陈长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先下手为强。
聂大爷都是老江湖了,对于陈长安这样的稚嫩手法,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没看陈长安,反而看向这这一片初见规模的工地。也是感慨万千。
当初把这片地划给摩托车厂的时候,自己还来到这里实地考察了的。
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已经建立了一片建筑,甚至距离摩托车厂的建立也已经不远了。
看着在这个时代也就算是特色建筑。一座l型的办公楼。聂大爷也知道,这都是陈长安的手笔。陈长安亲手设计的。
于是说道“长安啊,做的不错,辛苦你了。”
就这一句,差点把陈长安感动哭了,总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是得到了认可。
这么年轻,就要当这么大企业的厂长,你以为陈长安心里没有压力嘛?
两辈子没当过这么大领导,想想以后几千,甚至几万人要靠他吃饭。这还不是后世,算是私企,个人的厂子,破产了就破产了,都是自己的。
现在这个厂子可是国家的,要是真让陈长安搞破了,浪费了国家那么多钱,陈长安就真的是罪人了。
这是要顶着多大的压力啊,可不是在玩经营策略类游戏,什么都是在手机上现实的一句话,一串数字。
这可是几千上万个鲜活的生命,身后还是几千上万个家庭。
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希望,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可以说都维系在陈长安的身上。
这么重的担子,就连陈长安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扛的下来。
随即陈长安反应过来。不愧是大领导,就是懂人心啊。一句话就让人感动,让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