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外交策论
作者:仟邱   首辅他又在逗弄小夫郎了最新章节     
    等宋群青三人站在他书桌面前,赵夫子捋了捋胡须:“这次院试你们的成绩确实出人意料,不过这也是你们努力的成果,尤其是宋群青。”
    他的视线投向宋群青:“能拿下衢州院试的案首,这可是万群书院一直以来的目标,却没想到有朝一日居然真的能实现。”
    衢州下有好些个县,清河县在其中也只占个居中的位置,以往的院试案首基本都是衢州城内的人,偶尔的几个例外也出自更加富裕的县城,根本轮不上清河县的份儿。
    如今宋群青得了案首,那可真是开天辟地来的头一回,估计于县令也要找他去问话。
    “夫子,说实在的,我倒是觉得宋兄拿下案首是意料之中的事。”孙韶华轻轻拍了拍宋群青的肩膀,颇为自豪,“你都不知道当时他的策论写得有多精彩!”
    考完院试之后三人便寻了个机会聚在一起,边喝酒边讨论试题,当提及到院试策论题时,孙韶华和林水程都无力扶额,似是回想起了当时在考场之上看见题目那一瞬的揣测不安。
    好在几人都不是沉溺于过去感受之人,孙韶华便提议让大家将考场上写的策论重新默写一遍,之后再交换着看彼此的,好找出问题所在。
    即使这一次考砸了,也能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他的提议很快被宋群青和林水程两人接受,不到半个时辰,三人便一起将考场上写的策论完整地默写了下来。
    策论从构思到草稿再到最后落笔在答卷之上,中间耗费了无数心血,可以说真正用心的考生是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策论内容的。
    等几人互相交换策论看完,孙韶华和林水程对视了一眼,都觉得宋群青这份策论写得实在太过精彩,凭借这一篇至少也能拿到前五名。
    孙韶华讲故事讲得正上劲,整间屋子的夫子如今都屏息听着。
    听到这儿,终于有夫子忍不住发问了:“究竟是什么样的策论,竟让你们都如此钦佩。”
    刚搭好戏台就有人点戏,孙韶华从怀中掏出几张纸来,在得到宋群青的默许之后便将其双手递给了赵夫子。
    几个心急的夫子见状,忙凑去了赵夫子的身边,任凭他如何用眼神示意他们离开,这几人都嵬然不动。
    赵夫子服了他们的厚脸皮,于是也放弃了驱逐他们。
    而是让他们安静待在自己身后,让他们跟着自己的阅读节奏,一字一句将这篇策论慢慢读完。
    其他的夫子们见这几人紧盯着卷子半晌没有说话,都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你们这几人都是怎么了,难道这篇文章竟已经优秀到让你们说不出话来了?”一看热闹的夫子忍不住调笑道。
    却发现那几人没一个被逗笑,反而都是一脸严肃,蹙着眉在思考些什么。
    钱夫子见状也忍不住了,直接一个上前从赵夫子手中抢走了早就被看完的卷子,拿到卷子后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一开始还是草草浏览,之后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慢。
    等到全部看完,他长叹了一口气,看向宋群青的眼中满是欣赏:“不愧是衢州的案首,这策论确实是上上佳作啊……”
    “到底写了什么呀?”一夫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从大扬朝如今和周围众小国之间的形势入手,分析了大扬朝和众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同时以西部地区为例,提出‘以夷治夷’,让众小国无法生出反抗之心。”
    钱夫子将这篇策论的内容概括了出来。
    大扬朝西部地区由于多是戈壁和荒原,那一片区域地广人稀,官府无法做到像在上阳府或者上杭府那样,建立州和县区有效控制每一寸土地。
    再加之那片地区小国林立,民族更是多不胜数,若是强制给它们安排汉人首领说不定还会激起他们的抗拒。
    因而宋群青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以夷治夷”的方法,即在西部地区实行羁縻统治的方法。
    所谓羁縻,就是挑选那个民族或者小国中的一人,将其扶持成为其首领,同时他们的首领册立需要经过大扬朝的同意,这样便能更好地控制这片地区。
    大扬朝一直为无法控制这些小国和少数民族头痛,如今这篇策论倒是让夫子们一致认为此法说不定真的行得通。
    难怪他能够成为案首,想来新到的学政大人必定对其十分满意。
    “你说的倒是没错,只凭这一篇他便已经预定了案首之位。”赵夫子摇头感叹。
    别人都还在纸上谈兵,唯独他已经跳出纸张转为现实。
    他作为举人都尚且写不出来如此实用的策论,这样的策论水平放在秀才堆中都已经是乱杀的存在了。
    钱夫子将纸递回给孙韶华,颇有些垂头丧气地落座。
    赵夫子所言不虚,这篇策论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曾玉翰输给他倒也很正常。
    讨论完策论相关事宜,宋群青拱手回应了各位夫子们止不住口的赞扬,和孙林二人对视一眼才道:“夫子,我们此次前来一来是为了感谢夫子对我们的耐心栽培,二来则是来跟各位夫子告别。”
    “告别?”赵夫子严肃的脸庞裂开了一道缝隙,他刚到手没几个月的天才弟子如今就要离他而去了?
    宋群青拱了拱手:“正是,衢州府学已邀请我们三人前往进学。”
    院试红榜公布的当日,三人得知自己都已上榜,尤其是宋群青拿下案首的消息,相邀着一起去青竹轩喝酒庆祝。
    在当时三人互相分享彼此经历之时,宋群青得知原来上榜之人都可以前往府学进学,去准备乡试。
    赵夫子又何尝不知凭借万群书院的师资,根本无法满足他们参加乡试所需要的知识,之前考上秀才的学生大多都选择离开万群书院,去更高一级的学府求学,宋群青几人会提出离开也很正常。
    衢州府学,确实是个好地方,府学内的夫子虽少但无一不是贡士或者名列前茅的举人,对准备乡试的秀才们来说正需要这样的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