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灵尽管已经给民兵补充了武器装备,但面对越来越近的日军,他仍然觉得准备不足。于是,他果断下令进入全民动员状态。他要求所有下辖百姓中,年满18周岁至40周岁之间的成年人,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此外,他再次扩大了各村的民兵队伍规模,将原有的60人增加到了100人。
这道命令一下达,许多人口较少的村子几乎将所有成年壮劳力都纳入了民兵队伍。尽管有些村民对此表示不理解,但他们依然选择服从政府的命令。毕竟,成为民兵不仅每月可以领取30公斤粮食作为补贴,而且在训练期间还能享受免费吃住和发放衣物的待遇。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张,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面对这种局势,许多地主纷纷逃离家园,前往附近的县城寻求庇护。这一情况被牟灵敏锐地捕捉到,他趁机以低价收购了这些地主手中的土地。
实际上,多年来,牟灵一直在持续购入晋城辖区内的土地,但这次的机会让他得以大规模地增加自己的土地储备。当这些地主急于出售手中的土地时,牟灵毫不犹豫地出手,将大量的土地纳入囊中。
然而,牟灵并没有将这些土地据为己有,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将所有的土地无偿分配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不仅如此,他还宣布这些土地将由晋城政府免费租借给农民种植。农民只需按时缴纳收获物的十分之一作为农业税,其余部分则归他们所有。
这个政策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他们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苦苦挣扎,可以安心耕种,享受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时,这也使得晋城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但百姓们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政策只有在牟灵的晋城政府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施。一旦晋城政府失去权力,后续的统治者是否会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还是未知数。因此,牟灵希望通过这个政策,让百姓能够感受到晋城政府存在对他们的好处,从而增强对晋城政府的信任和归属感。
如此一来,牟灵治下的农村百姓皆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深知这份土地来之不易,为了保住手中的土地,必然会对牟灵的统治给予更大的支持和拥护。而对于那些可能前来抢夺土地的小鬼子,百姓们自然也不会再有任何顾虑,必定会想尽办法将其赶走。牟灵通过这一巧妙策略,迅速将治下的民心收服于自己麾下,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有了这些百姓作为坚实后盾,日后的抗战之路,牟灵便能更加放手去干。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天,当时间来到 1937 年 10 月19 日时,日军尽管被 js 军阻挡了一下脚步,但最终还是占领了长治和临汾。
其实,早在太原保卫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军就对牟灵充满了仇恨,急于寻找他报第15联队被灭之仇。然而,由于牟灵撤退得太快,他们未能及时拦住牟灵。这一次,日军终于攻到了牟灵的地盘附近,他们舍弃了进攻运城,直接朝着晋城扑来,大有要将牟灵千刀万剐的气势。
日军因为一路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抵抗,自身损失并不大,刚来到陵川县、高平县、沁水县一线,立刻对暂编66师的防守部队展开了进攻。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晋城被牟灵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关卡要塞已经被修得固若金汤。这里的每一处制高点,都被牟灵精心打造成为了坚不可摧的炮台,每个炮台上都装备着数十门120至155毫米口径的火炮,火力强大无比。
不仅如此,为了保卫这些炮台,牟灵还在其周围建设了无数的碉堡。这些碉堡都是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筑成,可以抵御日军150毫米口径火炮的猛烈轰击。而且,牟灵深知日军空军的厉害,为了防备小鬼子空军用重磅炸弹轰炸,他还给每个炮台配备了数量可观的防空炮。这样一来,无论是地面还是空中,日军想要突破防线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果然很快这些进攻的小鬼子部队就在这些堡垒群上碰了个头破血流,日军还没有靠近堡垒的第一道防线就被炮台的重炮群的轰击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要知道120毫米的炮弹杀伤半径就是15米到20米左右,基本上它的一发炮弹就能覆盖一个篮球场。155毫米的炮弹的杀伤半径更是达到20米到30米左右,让它来一炮基本上两个篮球场范围内基本还是那个不被炸死也会被冲击波震死。所以第一波日军的进攻基本上连暂编66师的面都还没见到,他们就被暂编66师炮兵给消灭在了冲锋的路上。日军指挥官从入侵华国以来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被惊呆了的日军纷纷停下了进攻。
但是这并没有结束,因为随后而来的第二波、第三波……日军部队依旧不断地冲向堡垒群。然而,每一次的冲击都以相同的结果告终——大量的日军士兵在炮火中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
面对如此惨烈的局面,日军指挥官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坚固的堡垒群,并试图寻找突破的方法。但此时,他们已经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这场战斗成为了日军入侵华国以来最惨痛的教训之一。他们从未预料到自己会在一个小小的堡垒群面前遭遇如此大的挫折,而且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次失败让日军对暂编66师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敬畏,同时也让他们想起了日俄战争中的着名战役203高地争夺战。要知道当年为了攻下203高地日军可是付出了整整的6万人的伤亡,牟灵的这些堡垒群看起来并不比203高地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