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孝心
作者:九亿少女的梦梦   苏辰安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往年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拿到灯笼的人虽说被灯笼的美貌所惊艳。
    但对于他们这种程度的人来说,白花花的银子更让人心动一些。
    所以当他们提着大小的灯笼走在街上,被好几个富商堵住。
    开口开到600两银子,他们都没松口的时候,可把其他人给稀罕坏了。
    好在也有有眼光的人认出了沈家两兄弟旁边的家仆,知道这是人家沈举人家中的仆人。
    那么这几个孩子的身份那就很好猜了,怪不得如此有文采,原来是沈举人家中的孩子。
    这就难怪,人家可不缺这点银子,后台更是不用说。
    一个县城里面有一个举人,地位也就稍稍比人家县令大人低了一些。
    整个明阳县有谁敢惹,本来有些想动歪心思的人此刻都默默的退了下去。
    沈家两兄弟因为蹭了他们的光,手上提着四五个灯笼。
    许多灯笼都是他们要送人的,这可是出自他们明阳县九龙灯第28代传人手中做出来的灯笼。
    哪怕拿出去送礼,那也是千金不换,对方的灯笼,有大把的人都推崇备至。
    而等张夫子他们赴宴回来,看到院子里面挂着的那一盏灯笼,一个两个都惊呆了。
    当沈举人他们知道今年这群孩子竟然赢下了灯王。
    酒都醒了一大半,看着眼前这一盏晶莹剔透的琼楼玉宇,美轮美奂的仙宫。
    灯中自有世界,两个老人家一边转圈一边仔细观摩。
    嘴里的惊叹更是不带重样的,果然不愧是灯王,这水平丝毫不输往届的灯王。
    沈举人一脸羡慕的望向张夫子,还真被对方收了两个好徒弟。
    看看这千金难求的灯王,竟然就被两个弟子当成一片孝心送给了对方。
    这一会可真是把他羡慕坏了,心里酸酸胀胀的。
    不过我看到自家孙儿给他,送上的灯笼,沈举人的心还是稍稍安慰了几分。
    张夫子则是一边高兴一边又有些担忧,这么好看的灯笼怎么带的回去。
    再加上这群孩子手里拎着五六个灯笼,到时候塞到马车上去,不知道多占地方。
    主要就是这一个灯王,比其他的灯笼都要大,这要是稍微磕着碰着点,把里面的竹条弄出来了,他都得心疼死。
    这可是自家两个得意弟子送给他的好宝贝,面对外人想要用重金购买都丝毫不为所动。
    这样一片孝心,张夫子怎么能不感动,等到后年自家堂兄回来,他可得好好显摆显摆。
    想要把这群灯笼带回去,估计还得再租一辆马车,专门用来放他的宝贝灯笼。
    可以说等孩子们都去睡了张夫子,和沈举人又带了壶酒来到院子中。
    一边欣赏着院子里面挂着的灯笼,两人又是一番谈天说地,毕竟相比较于,人多的场合。
    他们更喜欢,两个人就这样子静静的,你敬我一杯,我回你一杯。
    说一下这些年来的经历,元宵佳节已过,张夫子让孩子们在县城里面逛一逛。
    有什么书要买的就赶紧去,再在县里面待一天,他们就要准备回去了。
    苏宝成他们一听,也是赶紧行动起来,张明轩更是喜滋滋。
    他爷可是给他塞了十两银子,他还是第一次手里带这么多银子呢。
    倒是沈家两兄弟有些闷闷不乐,这两天跟这4个家伙已经处出了一些感情。
    他们一块跟着阿爷和张夫子学习,回答问题更是互不相让。
    虽然有一些竞争的关系在,但是他们私下里玩的还是挺合拍的。
    只不过对方竟然过两天就要回去了,也不知道下次见是什么时候。
    “你们就不能多留几天吗,城里多好玩呀,你们看,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难道不比你们乡下好。”
    几个人对视一眼,还是苏辰安回了对方一个笑脸。
    小孩子之间的友谊建立了十分的快,但是,随着时间和经常的不见面也会慢慢的淡忘。
    不过在这个朝代能有几个好友也算不错了。
    “沈兄,来日自会再见,再说,乡下也别有一番野趣,要是你们哪日得闲,到乡下去找我们。
    我们几人一定也要敬一敬,地主之谊,把你们招待好。”
    两兄弟一听,眼睛都亮了,特别是苏宝成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说,他们乡下的山上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
    竟然还一点都不嫌脏,去地里面摸泥鳅,并且还说苏辰安那家伙的家人在镇上开了一家烤鱼店,味道可好了。
    两兄弟听的那是口水直流,询问苏辰安会不会做。
    听到准确的答复,两兄弟高兴的不行,一再央求苏辰安晚上露一手。
    今天几人的目标就是县里最大的那家书肆,进到里面,比他们镇上的那家的确大了不少。
    书,柜子,书架,各种的书籍应有尽有,里面还有不少县学里面的学子,此刻在书肆里面挑选。
    “哎呀,我找到了一幅宋大家的字帖,真是运气不错。”
    “哇,张兄,你这运气是真不错,宋大家的字帖,虽然只是临摹的,但要是能够学上个一星半点,以后张兄的字迹肯定一骑绝尘。”
    “那字帖藏的可真深,外壳都烂了一些,唉,可惜找到的人不是我。”
    几个人就在外围听着那些人在那里叽叽喳喳,没想到这个朝代字帖竟然如此金贵。
    而刚才那个高兴的手舞足蹈的人,一听字帖竟然要卖100两银子。
    脸都白了几分,看那学子的脸色如此难看,一张脸憋的通红,最后只掏出了20两银子。
    好,在这时候,应该是对方的同窗好友,掏出了80两银。
    “徐兄,这如何使得,这银子你竟然出了大头,那字帖就先给你用。”
    那位徐兄也不客气,他出这笔钱本来就是这个目的,再一个对方好歹也是他的同窗好友,当然不能不帮忙。
    “这字帖还真贵呀!”
    苏辰安两兄弟发出同样的感叹,又见沈家两兄弟和张明轩以及苏宝成一脸的赞同。
    “上次我阿爷给我找的不知道是哪家的字帖,听说可是花了1000多两银子呢。”
    苏宝成的话让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价格属实是有些吓人。
    “不过师兄,我倒是觉得你的字迹可一点都不比那些大家的差。”
    苏辰安连忙摇了摇头,他可比不了,古代对于毛笔,国画丹青,比他这个后代的人不知道要强上了百倍。
    他也就是他阿爷给他启蒙的时候教他教的好。
    那个时候可以选择的字迹挺多,但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见过的字帖本来就少。
    何况就他们这种穷乡僻壤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
    反正张夫子给他们形容的好多字帖,他们那是见都没见过。
    不过苏辰安还是对古代的字帖十分好奇,他有一种想法,那就是以后能够集百家的字迹为一册。
    这样后代的人,也就不用为了,一些笔迹的丢失而感到遗憾。
    特别是他阿爷,以前可跟着不少考古的队伍,去复原那些出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