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哈市机场,三男一女四个身影行色匆匆!
其中一个年轻人操着标准的美式口音问道:“peter叔叔,jessica带回来的那个软件确实很好,但真的值得您亲自来一趟中国吗?”
被问的中年人很肯定地回答道:“是的sergey,你自己本身懂技术,你应该知道这个软件的技术含量,不过我更看中的是他对于电脑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
如果仅仅是为了购买这个软件,我是不会来中国的,我最希望的是能和开发这个软件的人当面聊一聊。
按照jessica的说法,那还只是一个高中的学生的话,就更值得我来这里了一趟了。”
一个带着明显的俄罗斯口音,嗓音问到:“很难想象,在一个个人电脑普及率不到千分之一的国家,竟然能出现比sergey更懂电脑技术的高中生。”
听着几人的对话,一旁的jessica有些自豪地说道:“那是我见过最特别的人。”
当天晚上,戴定正在抓紧制作mgm,忽然间他的bb机震动起来。
由于正好在写二级目录里的一个重要的库,不想被打断思路的戴定并没有及时查看消息。
等到戴定写完,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他查阅未读时才发现原来是叶锦书的消息:“明晚七点,国际饭店1806号房,有重要事情!”
戴定有些奇怪,叶锦书这么早就回来了?既然回来了为什么要约在国际饭店见面?
不过想到她时常会古灵精怪,戴定也没有多想,反正明晚去一趟国家饭店也没什么损失!
然而让戴定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第二天和叶锦书见面,陈小飞就在当晚带着啤酒花生米找上门来了。
陈小飞找到戴定的第一句话就是:“春生,我失恋了!”
不给戴定问话的机会,陈小飞立刻又接着说道:“春生,我说过,男人至死要浪漫。”
似乎根本不需要戴定的搭话,刚说完,陈小飞就举起手中的啤酒,咕咚咕咚给自己灌了起来。
戴定本想趁他换气问问来龙去脉,可等了足足二十来秒,直到陈小飞干完一整瓶啤酒他也没找到机会。
于是,戴定明白陈小飞只是想喝酒,只是想灌自己,并不需要他的参与。能够把陈小飞这个浪人伤成这样,戴定知道他这次是动了真情。
见他喝了不少酒,戴定本想让陈小飞住在自己这里,但他却坚持要离开,只是对戴定说到:“作为大好青年,怎么能没见过祖国的壮丽河山!”
结果第二天,陈小飞真的身无分文就踏上了“丈量祖国”的旅途。
戴定也没有想到,这看似一时兴起,实则是一种决绝,当他再次见到陈小飞时已是大半年以后的事了。
第二天晚上七点不到,按照约定,戴定如约来到了国际饭店1806号房间。
当他进入房间,看到三个老外时,他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觉得最年轻的那个老外有些眼熟。
等叶锦书把所有人给他介绍过后,他才知道,原来叶锦书的继父是米哈伊尔·布林。而她的继兄则是鼎鼎大名的谢尔盖·布林---谷歌的创始人。
当然谷歌是在两年后的1998年才面世,不过此时的谢尔盖即将完成谷歌的基础算法---pagerank。
至于那位peter戴定并不清楚他的来历,应该是一位哈尔街的资深投资人,而且和老布林的私交很不错。
但当晚主话题得发起人却是这位peter,而叶锦书则全程充当了翻译。
peter首先问到:“戴先生,没想到你真的那么年轻,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到做电驴这个软件的吗?”
戴定从peter一身的名牌衣着看出,这应该是位金主级别的人物。于是他忽悠道:“也许现在这个趋势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我相信,一切只需要一个契机。”
戴定没有完全明说,而是用了“趋势”“契机”,这种抓人心神的词汇,来提高对方的心理预期。
果然,peter很“配合”地问道:“你指的是什么趋势?又是什么样的契机?”
并没有正面回答,戴定很直接地问道:“peter先生,你喜欢我研发的电驴软件是吗?”
peter点点头,说道:“我很喜欢,说实话我也有兴趣购买这个软件的源代码。
但你要知道,这个软件还存在很多问题,我这次来主要是想和你聊聊如何修改这些问题。”
戴定心中暗道:果然是华尔街的老油子,表现出兴趣的同时还不忘记压价。不过在商言商,戴定觉得这也无可厚非。
不过他这次不仅不接茬,还更直接地问道:“那么你准备花多少钱购买?”
谁都没想到戴定这么不按套路出牌,其中也包括帮忙翻译的叶锦书。
但peter毕竟是华尔街的老狐狸,他马上意识到谈判的主动权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对方手里。
这是他决不能接受的,于是他整了整衣服,清了清嗓子,动作潇洒得取出一根雪茄。
然后拿出一把做工精良的雪茄刀,和一个都彭(dupont)的打火机,在叮~的一声后,就开始点起了雪茄。
自觉潇洒地做完这一切,peter没有询问其他人,而是眼神示意戴定是不是来一根。
装逼犯儿这种事,在后世顺风顺水的那几年,戴定也没有少做。
但现在的他就有些看不上这种事了,戴定没有直接回答要不要,而是淡淡地说道:“古巴肥沃的红土地确实种出了最好的烟叶,即便它是烟中的贵族,但那也只是一根烟,不是吗?
就像互联网一样,它只是工具,而并不具备投资属性!”
就在众人都在品咂戴定的这句话时,戴定又强势问道:“peter先生,现在可以告诉我你的出价了吗?”
自己的这套技巧不说无往不利,但在过去多次的谈判中,确实起到过很好的作用,尤其在自己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时。
peter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仅不吃这一套,仿佛还看穿了自己的花招。
在他漫长的经商过程中,他不是没遇到过难缠的对手,但他觉想不到眼前的这个学生竟也如此难缠。
就在他有些为难时,他的老朋友米哈伊尔·布林提议道:“谈判总是漫长的,我建议我们可以先去餐厅吃饭,然后再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