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推心置腹
作者:染染不息   末世夫妻穿古代,种田屯粮肉满仓最新章节     
    “哦哦。”田氏和萧富山都明白了,都直点头。都觉得姜宁宁想的周到。
    要是让他们买家里缺的东西,他们还真想不到这个上面来。
    看见有酱牛肉和烧鸡,姜生财憨憨笑道:“富山哥,要不这两样就先别分了,今晚你们就全在我们家吃饭吧,正好我们哥俩整两口,昨天你们送来的酒还有不少呢。吃完了,看剩多少,再分。”
    “对对对。”孙氏不停附和。
    田氏:“行啊,正好我家里还有点花生米,回头我去拿过来,炒一炒也能给你们下酒!”
    喜欢酒的萧富山早已经笑的见牙不见眼。
    现在太阳还挺高的,四人便打算再去田里施一会肥,说不定今天能全施完。
    姜宁宁和萧砚想也去帮着施肥,四人却说:“用不着你们,你们在家研究白木耳吧,不是说要研究这个,看能不能种的出来吗。”
    姜宁宁和萧砚这才听话的待在家里。
    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以供姜宁宁研究白木耳,萧砚觉得院子里搭的那个棚子不错。
    姜宁宁看了看,棚子一面跟柴房相连,一面搭着院墙,底下很宽敞,是很不错,点点头:“那我们将棚子收拾出来吧。”
    现在棚子底下堆了一些柴,可以全挪进柴房里。
    “嗯。”
    等姜宁宁和萧砚将棚子底下清理好,姜宁宁也可以研究白木耳了。
    带回来的椴木和木屑等东西,全挪进棚子底下。
    还有留的那两朵白木耳,也拿到了棚子底下。
    白木耳是怎么繁殖的,她都看书了,自然是知道的。
    “看,这就是银耳担孢子。”姜宁宁指着白木耳表面的白色粉末,跟萧砚说道。“而这孢子成熟,会自动弹射出去,也就是菌种了,若是弹射传播到合适的环境下,它自然就能长出下一代,也就是新的银耳。”
    “书上说,”姜宁宁又道,“还得给它弄香灰菌混合,才能产量高,光用天然的银耳孢子种植,就算有合适的生长环境,产量也是非常低的,或者根本生长不出来。”
    “香灰菌?”
    “嗯,说是银耳的伴生菌。它能帮银耳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东西,为银耳提供必要的营养。”
    “那怎么弄到这个菌?”萧砚又问。
    “既是伴生菌,有银耳的地方就有这个菌。而这个菌长的还挺好辨认的,比较有特点,我觉得应该很好弄到。毕竟我空间还有那么多银耳呢,我会试着从还没采摘的那些银耳上弄到这个菌的。”
    “嗯。”萧砚点点头。
    太阳还未下山,孙氏和田氏就回来做晚饭了。
    姜宁宁和萧砚依旧在棚子底下捣鼓,孙氏和田氏也不管,还乐呵呵的。
    晚饭做好,看姜生财和萧富山还没回来,田氏就非要去田里看看了,怎么这还不回来。
    孙氏本来也打算一块去,但田氏说她一个人去就成了,故而孙氏就没去了。
    孙氏便将分给家里的点心,又留了几块给女儿姜宁宁吃,其他的,则分送给村里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家的人家里的孩子吃去了。
    姜生财和萧富山是看肥没多少了,决定干脆今天都施完,才到现在没回来。
    等完全施完了,回来时,天都快黑了。
    是点着油灯吃的饭。
    虽然很累,但一口酒下去,姜生财和萧富山那叫一个乐呵呵。
    田氏撕了两只烧鸡腿,一只给姜宁宁,一只给萧砚。
    大家都觉得酱牛肉和烧鸡都喷香。
    花生米也好吃。
    因喝了点酒,饭桌上,萧富山和姜生财更是推心置腹,说开了。
    说以后谁家事情急,就先给谁家把活干了,既然说一家人,那就绝不再说两家话。
    总之就是不能见外。
    孙氏的眼眶又湿润了。却也不停地点头。
    虽然六个人吃饭,但菜却没全吃完,不过却也只剩一只烧鸡了。
    孙氏将这剩的完好的烧鸡切成两半,一半给田氏拿回去。
    “那说好了,明天也先帮你们将地里的草给锄了!”萧富山极其豪迈的说道。
    孙氏和姜生财哪还能见外啊,都忙点头:“欸、欸。”
    他们家地里的草是也不能等了,不然都要将庄稼给都移掉了。
    前天倒是已经去锄过,不过因为今年地太硬,锄头柄都给弄断了,就只锄了一点就回来了。
    后来锄头柄倒是重新弄了个,但这不是又是媒人上门,又是下聘定亲么,今天又忙着给田里施肥,这施肥也不能等,故而,地里倒是没再顾上。
    田氏道:“荒地开出来的,是爱长草,而且长的飞快,几天不见都能老高,等好好伺候个几年,肯定会变好的,就是辛苦些,反正我们也不怕苦。”
    “对、对,不怕苦,不怕苦。”孙氏和姜生财都又点头。这种苦怕什么,就是苦,心里也甜啊。
    姜宁宁和萧砚全程基本没说话,不过听到四人明天要一块到那荒地开出的地里锄草,他们却对视了一眼。
    这是老天爷都在帮他们吗?
    他们正打算明天要下地,弄野猪呢。
    ……
    第二天,天不亮,两家就起来了。
    等吃完早饭,天也亮了,但还很早,算是村里最先吃早饭的。
    本来孙氏他们是打算他们四个去地里锄草,让姜宁宁和萧砚又在家里研究白木耳。
    可因为姜宁宁和萧砚说这东西都还不知道研究不研究的出来,还是先给庄稼锄草要紧。
    正好大鹅也很喜欢吃草,也就可以将锄出来的草弄回家来给大鹅吃……总之,姜宁宁和萧砚也一块跟孙氏他们下地了。
    六人一块往地里去,有说有笑。
    左邻右舍看见,都纷纷觉得,自从两家结亲后,那精气神就都变了。
    姜宁宁家荒地是开出了六亩,但其中四亩弄成了水田,就在山脚下,极其难开垦的地方。
    要是好开垦,村里人早开了,也不至于等她家这两年才开出来。
    剩下两亩,则开在一座小山上,也是极其难开垦,在小山上算是很偏僻的地方。
    这倘若要是再开荒,自然也就是在这旁边开。
    因为偏僻,倒是这里只有姜宁宁家的地,别人家的地都在山的另一面。
    如今,这两亩地上,棉花、花生、绿豆、玉米等农作物,都各种了一点。
    因土地太过贫瘠,这些农作物都很瘦弱,长势一点不喜人,倒是草长的极其茂盛。
    这不走进去仔细辨认,还以为是种了两亩地的草。
    姜宁宁还在山脚的时候,就能望见她家那两亩地了,看那边一个人没有,别的地方也没人,他们是出来干活最早的,姜宁宁才看了萧砚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