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没亲自来,原来儿子已经跟两位举人是好友。
富户们都羡慕极了。还是陶首富有远见和手段,竟然早早将儿子送进了鸿鹄书院。
要知道,现在再有人想进鸿鹄书院,那叫一个难。
入院试都升了不止一个等级。一百个里能选两个,让进鸿鹄书院读书,都算是好的了。
谢景中举的酒席自然又推后办了,但也没推后很久,其实就在萧砚办中举酒席的当天,只不过萧砚是中午办酒席,而他是晚上办酒席。
不然先生们也抽不开身,同时两边吃。
虽说风头没萧砚那么盛,毕竟萧砚两次头名,而且还比他小一岁,但到底他也是中了举人,极其荣光,也是富户们巴结的对象,三个老举人自然昨天也亲自到他家恭喜了,还有县令和县丞也都派人去了他家,也道了贺。
所以,在萧砚家吃过席面,这些人就去了谢景家。
而谢景一在萧砚家吃完,就忙先回家去了。
嵇维仍只到萧砚家吃席,便回镇上了。
萧砚在家里忙完,确定自己能走开,不会误了什么事,这才跟陶成,以及其他同窗好友一块,去谢景家。
次日,萧砚家中又请十里八村的人吃席。
十里八村的人都非要随礼,这些席面自然又得办一场。
又次日,萧砚家中又请十里八村的所有老人吃席。
也是这日,梁远瑞梁大人终于回到帝京。
一回到帝京,梁大人自然不敢先回家,立刻进宫面圣,汇报逾州今年的乡试情况。
御书房,梁远瑞低着头躬着身,一路被太监总管引进去。
也不敢抬头看坐在龙椅上的砺帝。
砺帝,姓景,名砺,已头发花白,却满面威严。
“启禀皇上。”梁远瑞跪伏于地。
将逾州今年乡试的情况大概说了一遍,才说:“二十名新进举子当中,唯头名举子萧砚,政见超群。臣和其他考官皆认为可行。臣已将其考卷,带入帝京,还望皇上垂观。”
太监总管忙双手过头顶,奉上梁大人带来的考卷。
砺帝本来对于举子们的答卷并没有什么兴趣,实在是现在北方饥荒太过严重。
眼看就要流民四起,到处饿死,又没有个什么好对策,让他十分头疼。
不过既然都递上来了,他就随便看了眼。
哪知,只这一眼,他就立刻瞪大了眼。
随即,忙捧着这份考卷,仔细研读上面的对策和想法。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而越看,他越惊喜。
“好!好!”不停的夸赞声也就这么出口。
等完全看完,砺帝还是难以激动,站了起来。
梁远瑞更是整个人伏贴在地上。
就连太监总管和其他宫人,也都忙跪伏于地。
砺帝却还是不停的说“好!”字,甚至,脸上都有了红光。
“你起来回话。”砺帝这才想起来梁远瑞还跪着。
梁远瑞这才敢起来。却还躬着身,不敢直视龙颜。
“这份答卷的学子你说是谁来着?”
梁远瑞这次就不是粗略说一下了:“今年逾州登平县四安镇枣树村新进头名举人——萧砚萧若轻,年方十七。”
砺帝一愣。一个寒门,竟出了个如此有见识的?还这么年轻?
不过——
“好!甚好!此人提的策略,竟能解朕之忧!”砺帝又喜不自禁的说道。
别的不说,光‘以工代赈’就能解他燃眉之急了。
不仅能赈济灾荒、救济灾民,还能节省国库开支!
乃大大的良策啊!
而且他想修的那个宫殿也能修了。
之前他想修那个宫殿,但因为北方灾情太严重,朝臣自然都反对他修那个宫殿,现在好了,看朝臣们还怎么反对!
梁远瑞看砺帝还这么高兴,便心中踏实了不少,知道砺帝应该会用上这些策略。
又想着他既然已经决定向吏部保举萧砚,何不趁砺帝现在高兴,提一嘴这个?
免得吏部不同意?
虽然官职高的,保举官职低的,一般都是能保举成功的,但难免有意外啊。
这么想着,梁远瑞便道:“回皇上,萧解元大才,臣欲向吏部保举他为登平县令。”
砺帝道:“这么好的人才,直接调来帝京,给个差事,岂不是更好?”
他正愁没人才用呢。
满朝文武,竟都不如一个新进举人,给他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解决北方问题的办法。
这个办法还能稳定局面,能尽快的恢复民生,这让他怎么不爱?
梁远瑞忙跪下道:“逾州跟北方离的近,现在没救济粮过去了,北方的人势必很多人进入逾州,而逾州没有别的空职位了,只有登平县县令现在有了空缺。
臣想着策略到底是他提出来的,他实施起来也更容易,才想着保举他为登平县令。”
砺帝沉思了片刻,才颔首道:“正好也看看他的能力。”
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是人才;但要是能将这办法实施出来,真解决了饥荒,那就更是人才了。
不过义田义仓等这些想法和策略是急不来,当务之急,是以工代赈提上日程。
只见砺帝道:“即刻宣群臣,大殿议事!”
文武百官也就刚下朝回去没多久,忽然又被宣,急的大家都赶紧又入宫。
等群臣看了萧砚的考卷,也是各个又惊又喜。
原来还能这样吗?
就连大肆修建宫殿都不是劳民伤财了,只要到时候雇的人全是北方饥民就行?
“尔等可有异议?没异议就按这个方法办了。没灾情的地方,今年全部取消徭役,大兴水利、土木等事,富户要地造寺庙园林等,皆批,但必须优先雇饥民,敢不优先,斩。”
朝臣们最近也头疼这个呢,而这个办法是真管用,只要实施的彻底,北方那么多饥民就能大部分得到了解决,社会也能又恢复稳定,不至于真乱起来。
朝臣们自然没意见,都跪伏于地:“皇上圣明。”
而议完事,出了大殿,下台阶的时候,梁远瑞忙喊住了吏部尚书,将保举文书递给吏部尚书。
砺帝都知道萧砚这号人物了,还已经用了萧砚的以工代赈的策略,吏部尚书哪敢怠慢。
立刻就到吏部弄了任命书,派人急急送去逾州登平县给萧砚,让萧砚赶紧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