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极宫图 公元627年。
唐,贞观元年。
太极宫,东宫。
“逆子,逆子,逆子~”
一连三声怒吼,从东宫中传出。
声音的主人是刚登基不到一年的皇帝李世民,后人称之为李二、李二凤的男人。
介绍李世民人生简历最着名的就是:站在你面前的是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翎右翊位大将军,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位大将军,上柱国,亲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明是也。
此时此刻的李世民满脸怒气,丹凤眼就如那钛合金狗眼一般,要是装上激光炮,绝对可以把不远处那道夺路而逃的瘦小身影穿出无数个窟窿。
就在刚才,身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因为刚登基忙碌的不行,已经好久没有跟后宫的嫔妃亲近了。好不容易过完元正(ps:春节、新年),找到机会能够放松放松,宠幸一下朝思暮想的皇后,没想到却被自己的逆子李承乾给破坏了。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身为大唐皇帝的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的太子为什么会每次在自己要和皇后亲近的时候就出现搞破坏。
第一次是刚登基宣布李承乾为太子的时候,当天夜里东宫就无缘无故的出现了一把大火,差点把东宫的几个宫殿都给烧了。
最后询问事发经过,竟然是李承乾这个新任太子捣的鬼。
气的李世民当时就想下旨废太子,本来传言他就是弑兄杀弟才登上皇位的,现在又传言他的儿子李承乾,这位大唐太子竟然不做人子,想要火烧东宫。
因为在长安城已经传开了李承乾差点烧了东宫,甚至说太子李承乾是败家之子。
奈何长孙皇后和众大臣极力劝阻,特别是魏征说了句:子不教父之过也。李世民更加生气了,怎么什么都能扯到他头上。
突厥来袭是他李世民得位不正。
天降大雪,百姓受灾是他李世民得位不正。
现在儿子要烧宫殿,怎么又是他李世民的错?
虽然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只能怪自己曾经四处征战,没有好好管教李承乾,所以才导致了他这般的娇纵任性。但是李世民这个皇帝在内心里给魏征记上了一笔,想以后如何报复这个尚书左丞。
(ps:很多小说都把魏征位置摆在了谏议大夫的位置上,其实在武德九年归服李世民麾下是谏议大夫,但奉命安抚前太子、齐王旧部立功,贞观元年就升授尚书左丞。)
随便罚了他面壁思过两个时辰就过去了,毕竟也没有真正的把东宫给烧了,算是小惩大诫了。
可没过几天,李世民又要跟长孙皇后亲近之时,忽然屋顶传来了一声巨响。要不是他李世民身手了得,能够在万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咳咳,估计头都会被砸破。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当即李世民就找来内侍张阿难,问都不需要询问直接就认定了太子李承乾,命人将其拿下。
当然作为父亲的李世民并不会真拿李承乾如何,但也少不了一顿棍棒教育。看着李承乾被打的梨花带雨,李世民瞬间眉开眼笑舒心许多,什么得位不正,什么子不教父之过,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可是接二连三的发生这种事,李世民已经习以为常了,总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可想不通关键。每次看见如花似玉,美丽可人的长孙皇后,他也是有心无力。
都怪那个逆子。
这次更加的过分,李世民本以为清净了数月,特地深夜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打算翻云覆雨一番。
可就在要进行时,忽然从黑暗的地方跑出来一个人影,吓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跳。
最主要的是人影还阴恻恻的发出了稚嫩的声音:“阿耶~阿娘~我好冷。”
可把李世民这位马上皇帝吓得够呛,最主要他的脑子里立马想到了被自己赐死的那几位侄子和侄女。
“啊~”长孙皇后也是吓得花容失色,抓过被褥就挡在了自己面前,丝毫都不敢去看发出声音的地方。
“陛下。”
很快门外传来了内侍张阿难的声音。
“嘿嘿。”
李承乾看有人来了,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瞬间笑了笑,迈出小短腿就‘咚咚咚’的跑去开了门。
在一群内侍和侍卫惊诧的眼神中,李承乾头也没回的穿过在人群离去。
寝殿内的李世民要是还没有反应过来,恐怕也做不了这个皇帝了。第一时间跳下了床,冲到寝殿门口大吼三声:“逆子~逆子~逆子~”
看见丹凤眼带着磅礴怒气的李世民,内侍和侍卫纷纷的让开了一条路,低下头不敢去跟他们的陛下对视。
不管李世民有多大的怒气,声音带着多少的威严,只见那道小身影丝毫不惧很快的消失在了大家的视线之中。
李世民实在是气不过,满脸怒气看向旁边的张阿难道:“张阿难。”
(ps:张阿难历史上是李世民的内侍,身居要职,拥有重要的权力和地位,上柱国,汶江县开国候,拜至左监门将军、内侍省总管。左右监门是皇城禁卫军指挥机构。称之为千牛卫大家或许更明白,禁卫军当时是由千牛卫担任的,而熟知的百骑也是从千牛卫中挑选的精英。)
“在。”
哪怕是侍奉在李世民身边多年的人,听见他的声音也是胆战心惊,瑟瑟发抖。
“给朕把那个逆子给抓回来。”李世民才不会傻到去追李承乾。
也不是没有做过。
只是一个皇帝,一个太子满东宫的跑,引来了无数人的观望,当下就让李世民老脸一红,更加的愤怒了。
“是。”张阿难领命,就带着一众内侍和侍卫朝着李承乾消失的地方追击而去。
张阿难的内心也是苦涩无比,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次了。
好歹曾经也是陪伴李世民在大军之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没想到现在李世民登基了,自己却是时不时要去追个十岁的娃娃,说出去自己这个内侍总管、左监门将军的脸往哪放啊。
在一群人离去之时,长孙皇后已经披上了衣服出现在了李世民的旁边。
“二郎。”
这亲昵的称呼,整个天下恐怕也只有长孙皇后和那位太上皇李渊能够喊了。
李世民听见长孙皇后温柔的声音,怒气并未减退多少。看着长孙皇后那妙曼的身姿,还有通红的小脸,他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兴趣。
“观音婢,你不要劝了,今天我必须打断那逆子的腿。”一挥手,李世民就转身走回了寝殿。
此刻,侍女已经把寝殿点上了蜡烛,照的灯火通明。
长孙皇后担忧的看了眼外面漆黑的夜空,叹了口气跟着李世民走回寝殿之中。
主动上前开始揉捏李世民的肩膀,还是开口劝慰了一声:“承乾这孩子小时候也不这样,以后多管教便是了,二郎不必如此生气。”
“朕......”李世民想到后面的话,都有些羞耻于口。
总不能在一群侍女面前说想和长孙皇后亲热却被自己儿子给各种阻拦吧?
当李世民回头对上长孙皇后那哀求的眼神,李世民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声:“观音婢你说,他为什么总是在那个时候出现,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吓得朕......”
长孙皇后看李世民欲言又止的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捂嘴一笑。
“陛下乃是天子,怎么可能被承乾吓着,或许承乾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呢。”
顿了顿,长孙皇后刚夸完李世民,便亲昵的问道:“二郎你有没有想过,承乾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这......”
经过长孙皇后的提醒,李世民确实陷入了沉思之中。
另外一边,李承乾完成了任务,便一路小跑的往东宫一处花园而去,想在那里躲避风头。
经过多次的实验,李承乾已经猜到了后果肯定很严重。
但是自己是太子,尽管李世民在生气,那也是一时。等明日天一亮,一众大臣知道这件事之后,肯定会劝李世民。
躲在花园一处的李承乾内心如此想着,认为自己已经看透了这位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了。
一张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紧张,要是被抓到了今晚免不了一顿挨揍,眼神中并未害怕,而是有着忧愁。
从未来一千多年后穿越到大唐武德七年,李承乾刚反应过来的时候也是自己吓了自己一跳。也不知道是怎么穿越到了大唐秦王世子身上,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就是未来的皇帝陛下,隐隐约约有些兴奋,再过两年自己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了。
但又想到李承乾的一生,他又有些忧愁。
想着怎么避免这些,最终一千多年后的网文小作者立马想起来了关于唐朝下一任皇帝,唐高宗李治。
虽然唐朝在李治的手中发展到疆域最广的时期,但也是李治导致了女皇武则天的诞生。而且最主要是一些野史和小说中说李治表面单纯无害,可心机深沉,并没有像李泰那样光明正大的抢太子之位,但背后还是做了不少事情来争权。
李承乾当然也知道,只要自己不作死,李世民永远不会废太子。没办法,李世民就是杀兄弑弟上位的,他想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名正言顺的上位,所以废太子,只要太子不作死,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可历史上的李承乾就是自己作死,策划谋反才让李世民废了这个太子。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不知道李世民是谋反的祖师爷吗?从晋阳开始撺掇老爹李渊谋反,攻破长安。到大唐太子的梦魇玄武门,哪个不是李世民谋反的证据?
现在的李承乾可不是历史上的李承乾,深知历史走向。身为一个网文小作者,曾经也是写过关于隋唐历史的小说,可谓是对隋唐历史非常的了解,小事或许不知道,但是大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是不可能像历史上的的李承乾一样作死。
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阻止李治的出生,反正以后长孙皇后生出来的几个孩子,似乎下场都不是很好。
城阳公主,下嫁莱国公杜如晦次子杜荷,后杜荷谋反坐罪处死。再下嫁薛瓘,后面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薛瓘被贬房州,城阳公主也随之前往房州,就再也没有回过长安。(ps:莱国公杜如晦是贞观四年追赠司空、莱国公的,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杜如晦是被封为蔡国公。)
晋阳公主,李明达,乳名兕子。为人聪慧,性格温和,由李世民亲自抚养,因为长相相似长孙皇后,而且幼年就学了一手好书法,尤其是飞白和李世民写的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成为了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之一,但也在十二岁时因病去世。
新城公主,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也是李承乾最小的妹妹。贞观十七年下嫁魏征之子魏书玉,因为李承乾的谋反,所以婚事取消。贞观二十三年又下嫁长孙诠,后长孙无忌被诬谋反,长孙诠流放巂州,不久被杀。最后改嫁韦正矩。
三个女儿似乎都没有特别好的人生。
最主要是因为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先后生下了三子四女。本有家族遗传气疾的她,因为生的孩子太多,身体已经亏空,导致长孙皇后年仅36岁就崩逝于立政殿,谥号:文德皇后。
李承乾深知,要是长孙皇后能够活的久一些,或许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甚至长孙无忌最后不会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有那么大的权势,不至于后来全家都被流放,死在了流放的途中。
长孙皇后的寿命,就像是一道分水岭,将唐朝的历史分为了两段。李承乾心中暗自盘算,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母亲,不能让她像历史上那样过早离世。他决定从现在开始,更加关注母亲的身体健康,寻找名医良药,为母亲调理身体。
同时,李承乾也意识到,要改变命运,还需从自身做起。他努力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展现出卓越的才能,以赢得父亲的认可和信任。此外,他还要小心应对弟弟李泰,不能让他有可乘之机。
在这个过程中,李承乾要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太子,他希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大唐的未来。
开创不一样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