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南齐与北魏
作者:第二艺术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萧道成篡宋建齐,是为齐高帝。
    南北朝时期的萧齐也称南朝齐。
    然而南齐存在仅二十四年,也是南朝宗室内斗最严重、历时最短的一个朝代。
    萧道成即位之初也和刘裕一样,为政清明,勤俭持国。
    然而萧道成在位仅四年便去世了。
    太子萧赜继位是为齐武帝。
    萧赜在位十一年,执政期间抚恤受灾百姓,多次实行大赦,规定了官员轮换制度,注意学校教育。
    并与北魏互通使者,保持边境十多年间没有大的战争,被称为“永明之治”。
    公元493年,萧赜病逝,萧昭业即位。
    萧昭业为人喜好奢靡,即位后常宴饮无度。
    在政治斗争方面,诛杀王融等政敌,表面礼待萧子良为太傅,却将其排挤出中枢决策机构。
    此前支持他的萧鸾借机掌权,后引兵入宫杀掉萧昭业,以太后的名义废萧昭业为郁林王。
    萧鸾废帝后,沽名钓誉迎立萧昭业之弟萧昭文为帝。
    不久后又废掉萧昭文,自立为帝,即齐明帝。
    萧鸾作为旁宗夺位而立,对萧道成还在世的其他后代颇为忌惮。
    任用寒门势力抵御北魏入侵的同时,对内肃清宗室,将安陆王萧子敬、江夏王萧锋等二十九人先后杀死,萧道成的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
    南朝齐的皇权争斗其残酷与冷血程度,比之南朝宋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498年,齐明帝萧鸾离世,在位不到四年。
    其次子萧宝卷继任皇位。
    萧宝卷为人肆意无矩而又昏暴。
    对宠爱的潘玉儿什么都做得出。
    为了讨其欢心,萧宝卷耗费巨资为她修建神仙、永寿、玉寿三所宫殿。
    这些宫殿装饰奢华,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甚至在内廷为潘玉儿端茶倒水、捏脚捶背,完全不顾及皇帝的尊严。
    由于潘玉儿出生于市井歌妓,萧宝卷为了让她重温过去的生活,在皇宫里设立市场,让宦官杀猪宰羊,宫女沽酒卖肉。
    潘妃充当市令,自己则担任潘妃的副手,在皇宫中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将庄严的皇宫搞得乌烟瘴气。
    身为皇帝却将心思过分用在心爱的人身上,自然无心勤政。
    空耗财政加重百姓纳税负担,亦是不顾百姓民生。
    种种行为都说明萧宝卷心智不成熟,根本没有作为皇帝理应匹配的德行与责任心。
    而在朝的六位顾命大臣势力深厚、影响力大。
    萧宝卷滥用权力的意图受到他们掣肘与反对。
    对于顾命大臣们对他的谏言与劝阻,萧宝卷却认为是自己的皇权受到了钳制。
    竟然毫不顾及国家的安稳,对劝谏他的大臣们进行残酷屠杀,使得朝野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国家的统治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昏君的所行所为很快激起地方叛乱。
    乱事平定后,萧宝卷却又觉得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功高盖主。
    虽然萧懿出了五服不算宗室,但也同样出自兰陵萧氏。
    萧宝卷觉得萧懿会威胁到他的皇权,于是将之杀害。
    萧懿之弟、雍州刺史萧衍以报仇为名宣布举兵。
    在江陵立萧宝卷之弟萧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
    公元502年,萧衍攻入建康,萧宝卷被杀。
    同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梁武帝。
    存在仅二十四年的萧齐就此灭亡。
    而另一边的北魏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魏政权中后期。
    因为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皇族谋反等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给了门阀士族得以壮大的机会。
    另外北魏推行汉化的过程中,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全盘照抄了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这一选官制度后期完全依据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导致官职被世家大族垄断。
    出身名门望族的人更容易进入官场并担任要职,他们的家族势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强大的门阀势力。
    这些人为条件影响下,形成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共同统治各族人民的局面。
    产生了大量的汉族门阀以及鲜卑军事贵族门阀。
    这些门阀占有国家的大量资源,极大削弱了北魏皇庭的统治力量。
    进而又导致了统治阶级的堕落腐化,敛财奢靡之风席卷全国。
    比如高阳王元雍,明明是靠家族势力的贪污腐败得以成为巨富。
    生活挥霍无度,家中奴仆多达六千余人,婢女五百人。
    可这样人尽皆知的大贪官,却能位居高位担任丞相之职。
    如此腐败,连带着地方上的州郡刺史等大小官吏也大肆聚敛侵吞国家财富,严重削弱了国力。
    财富不会凭空诞生,这样的腐败也注定是建立在剥削百姓的基础上。
    繁重的赋税和兵役,使大批百姓无法生存,纷纷逃亡,导致北魏的赋税锐减。
    而为了维持财政收入,官府又加重对未逃亡百姓的征税,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引发了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根基。
    另外北魏从上到下崇佛,佛寺占有大量田产并且不纳税。
    例如胡太后主持建造的永宁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胡太后还要求各地都要修建佛塔,这使得地方官府更加严厉地盘剥百姓,百姓或逃亡或出家,北魏可纳税的民户越来越少。
    (稍后单开一章,专门讲佛教传入中原并给中原王朝造成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以及历史上的四次大规模灭佛事件。)
    积攒众多的弊病影响下,北魏也已行将就木,注定会向南朝齐一样走向灭亡。
    尤其在北魏摇摇欲坠之际,南梁名将陈庆之的北伐,给北魏的灭亡添上了最后一把火。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说的便是本非将种,亦非豪家,却以文弱之身能够得获如此殊荣的陈庆之。】
    大禹看着北魏和南齐都是这样腐朽混乱,叹了口气道:
    “自从看到春秋时期的管仲,仅凭一人之力就能革新出诸多治国良策,本以为两千余年后的治国之法集众家之所长,理应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子民繁荣富足。
    可历史一直演变到现在,反倒是王朝更迭频繁,战乱不休,帝王天子的英明与否,仍然是左右国家兴亡的重要原因。
    虽然文化技艺始终都在进步。
    可若还是不能寻得永安天下的治国之策,如此发展下去,我华夏不知还得历经多少苦难顿挫。”
    ……
    刘备对那陈庆之有所好奇。
    “以文弱之身却能统将领兵,使千军万马都能对其避之不及,这与军师何其相像?”
    孔明自谦道:
    “能使敌军望风退避,自是有极高的常胜杀敌之功才能成就如此威名,微臣的领兵之能,自认远不及矣,只能靠些许谋略远虑辅军制敌,就这,都还尚不敢言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