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药王一号
作者:ampc68   智脑:数据炼丹录最新章节     
    “这是药王一号,万吨级巨轮,长一百二十米,宽二十五米,十米载深,……”李青云如数家珍道。
    他显得极为开心和激动,显然对于自己的杰作十分的满意,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
    “药王一号,这名字不错!”李玉点头道。
    他仔细的凝望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心中也是充满了感慨万千。
    这可是异世界,竟能让他重现和重见这种科技造物,也实属罕见和难得,十分不易啊!
    若非借助李青云和药王谷之手,单凭李玉的努力和积攒,还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总之,李玉这次也算是坐享其成,赢麻了赚翻了,投资回报不是一般的高。
    当然,李青云和药王谷也是如此,双方互利共通,各取所需,是一场难得的双赢局面。
    “呵呵,这可是万吨级巨轮,造价不菲。”
    “价值自不用说,单是其巨大体量,在玄天大陆就实属罕见,甚至说前所未有。”李玉心道。
    对于这种巨轮的参数,李玉是心知肚明。
    毕竟,几乎所有的关键资料和图纸都是由他亲自查询和提供,自然是门清的很啊!
    也正因为如此,也没有人比李玉更明白和了解李青云口中那些参数的含义。
    以及背后代表的工业意义,单是这一整套产业链,及技术支持,就不是那般简单。
    这从海湾工业区,如今完善的布局和建设,那成规模聚集的产业链,可见一斑。
    绝对是妥妥的实业振兴!
    ……
    “不错不错!”
    “仅仅半年时间就能有这种成果,父亲您还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李玉不吝夸赞道。
    “谁说不是呢,毕竟你我可是投入不菲啊,能不下苦功吗?”李青云点头道。
    “也对!”李玉也是点头道,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参观和研究,这座名为药王一号的巨轮。
    这是海湾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钢铁宝船,费时约四个月,如今已基本完备,包括里面的装饰也是一应俱全。
    换句话说,这艘巨轮已具备出海远航的条件。
    也随时都可以出海,去完成各种测试,以及获取灵气资源的任务。
    不过,说实在的,这种万吨级巨轮,如果放在蓝星上,其实算不了什么,大约也只属于一种轻型船舶。
    比这种更大的巨轮巨船,那是比比皆是。
    甚至大十倍,乃至百倍的都有,那种大型船舶或是航母,真的就和一座小岛没什么两样。
    那场景和场面,自然是更加惊人,比眼前的更加震撼人心。
    相比之下,万吨巨轮真得不算什么,就和小孩子平常过家家的玩具没啥两样。
    事实上,在三十三世纪的蓝星,万吨级的巨轮,真得只是小船,只能用来小打小闹。
    一般也只能用于内河或近海航行,且多以旅游载客,或是小型家居货运旅店之用。
    倒不是说这些船只没有远航的能力,而是没必要也不适合,在性价比上差的很多,很不划算。
    不过,同样的万吨巨轮,若是放在玄天大陆则完全不同了。
    以玄天大陆的造船水平,这种万吨级巨轮,前所未见,意义非凡,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相比之下,那些木舟楼船铁甲舰,只能在内河浅海行驶,还经常遇到各种意外,真得是弱爆了!
    而像这种万吨巨轮,不仅适合在深海航行,而且只要有充分准备,区区万里远航也不在话下。
    ……
    “好在,这种船航技术只是普通级别。”
    “在智脑中也天然集成了一些类似的,源自科技树的基础资料和信息。”
    “若非如此,没有蓝星网络服务支持,我也根本无法解锁和获取此类资料了。”李玉比较庆幸道。
    他体内植入的智脑,不仅仅是演算,记录,以及辅助的工具,而且还有强大的存储功能。
    不止是各种大数据的记录和存储,还有一些集成数据资料。
    不过,由于智脑内部存储容量有限。
    除了各种必要的功能权限,内存预留外,还有很小一部分留给了科技树基础资料的集成存储。
    这也是李玉一部分资料来源,虽说需要一些特定的积分和条件,才能开启和获取。
    但比起毫无头绪而言,也算不错了,至少有这么一个途径和来源。
    至于科技树,是三十三世纪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旨在以树枝分叉的形式,归纳,总结和记录,科技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一步步发展和形成的规律和资料。
    大约可以分为,基础类,深化类,以及未来类,三大类。
    其中,深化类,指的是各种细分交叉的学科和技术分类,最为复杂多变,丰富多彩。
    同时也是最完整的资料和传承,代表着蓝星当下的科技水准。
    未来类,则属于前瞻预测,某些可能性研究,某些趋势的预言,等等,是蓝星未来的科技展望。
    最后是基础类。
    这既是一种深化类的简化版简易版,又是一种简单记录的科技发展史和创造史。
    就如同一本简化的科技百科全书。
    以一种比较简单通俗的方式,最大化的阐述和保留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科技发展资料。
    甚至,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料,从无到有,发展和演化出一个相对完善的科技文明。
    就类似于李玉如今这种状况,完全可以借此,一步步的复刻和重现科技文明的盛世。
    唯一可惜的是,李玉似乎志不在此,也并不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
    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李玉如今有点拉胯的表现了。
    有点扯远了,继续说科技术的基础简化资料,一般都有明确的脉络,历史代际相承。
    就像有关造船业。
    从竹筏木排独木舟,到木船龙舟帆船,再到蒸汽柴油电混,更是到核动力,空天,宇宙飞船,等等。
    都有一些简单的关联,技术发展路径,以及经典案例参考,特别保留了一些工艺设计资料和图纸。
    这也是李玉手中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解锁和获取这一部分资料,李玉还特意花费了智脑中积累的专研积分,去学习了相关资料。
    总之,这一份资料,也算是来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