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楚庄王的大谋划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晋国风云最新章节     
    按我们的惯例,新君即位,得先交待一下国际形势。
    此时的周天子是周定王,这位可怜的周天子在位期间给我们留下的故事,主要的便是楚庄王打着勤王的旗号,讨伐了陆浑之戎。
    然后,楚庄王在洛邑搞了一出中原问鼎的故事。
    当然,故事的主角是楚庄王和王孙满。但不管如何,这是周定王时期的故事。
    我们所关心的所,是几个大诸侯国的情况。
    首先必须要讲讲楚国,毕竟,此时的楚国,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楚国国君楚庄王在连续平定了国内公族公子燮和大夫斗克的叛乱、附庸国舒国宗国巢国等国叛乱后,再次率军平灭了东夷诸国之乱。
    然后,又平定了附庸国庸国、麇国造反,以及令尹斗越椒为首的斗氏家族叛乱。
    接下来相继灭了庸国、舒国,再是任用贤相孙叔敖,武功赫赫,且国内大治。
    此时的楚庄王一心北上中原与晋国争锋,誓报城濮之战,并争春秋霸主之位!
    西方强国秦国呢?
    秦国现在基本消停了些,这主要是赵盾担任中军元帅时为晋国打下的基础。此时的国君是秦桓公。
    东方大国齐国呢?
    齐国总是不老实的,老想着给晋国弄只小鞋穿穿,老牌强国的面子一直挂在脸上。
    此时的国君是齐惠公。
    对齐国,晋国必须要当心,必要时得挥出大棒。齐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必须令其老老实实归顺于晋国这个中原诸侯联盟盟主。
    宋国、郑国、曹国、卫国、鲁国等传统诸侯总算还是归顺晋国的。其中最忠心的是宋国和郑国,但这两个诸侯总被楚国欺负,需要好好照顾。宋国国君是宋文公,郑国国君是郑襄公。
    鲁国是三心两意的,前几年刚被晋国修理过,国君鲁宣公甚至还被晋国扣押过一段时间。
    对了,鲁国现在是铁心与齐国站在一起的。
    曹国国君是曹文公,这是一个铁心追随晋国的诸侯。卫国国君是卫穆公,他与晋景公一样,都是于公元前600年继任为国君的。卫国也是铁杆小弟。
    至于其他的小国,如燕国是燕宣公时期,许国是许昭公时期,邾国是邾定公时期,杞国是杞桓公时期,纪国是纪庄侯时期,莒国是莒渠丘公时期,滕国是滕昭公时期。
    这些暂时可以忽略不计,基本都是追随晋国的。
    需要点到的是另外几个诸侯。一个是陈国,此时的陈国国君是陈灵公。
    此时的陈国更是一个烂透了的国家,国君陈灵公与两位公族大夫一同与另外一位公族大夫夏御叔的遗孀夏姬搞乱七八糟的关系,很快便将发生内乱。
    对了,陈国刚刚被晋国修理过,中军佐荀林父刚刚在公元前600年率诸侯联军讨伐过陈国。
    虽然,史书记载荀林父无功而返,但其实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陈国根本无力抵抗。陈国应该是很快便投降了的,所以此时的陈国表面上是归顺晋国的。
    一个是蔡国,国君是蔡文侯,几乎毫无作为,但基本上是追随楚国的。
    再就是正开始在春秋舞台上亮相的吴国,以及后来的越国,此时都是楚国的势力范围。
    好了,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此时与楚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蔡国、吴国、越国、秦国以及传统南方一些诸侯。
    与晋国结盟的国家主要有宋国、郑国、鲁国、卫国、曹国、燕国、许国、邾国、杞国、纪国等国。
    表面上臣服晋国但内心不服的,主要是齐国。
    对晋国来讲,还需要考虑的一个国际关系便是北狄,尤其是北狄中一支叫赤狄的部落,现在是晋国的重要敌人。
    刚刚坐上晋国国君之位的晋景公屁股还未坐热,春秋江湖又出事了!
    公元前600年,楚国又北上了。
    根据楚庄王的战略,楚军的进攻方向当然是郑国。
    作为中军元帅,郤缺二话不说,率联军便奔赴郑国,并且在郑国的柳棼击败了楚军!
    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料的记录实在太简单了。而且,不同的史料记载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如有的说是郤缺率联军击败了楚军,有的说是荀林父率联军击败了楚军,还有的干脆就说郑军自个儿击败了楚军。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柳棼之役,楚军是败了。
    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楚军虽然败了,但仍不消停。这与其他诸侯国不同,一般情况下,一国既然战败,那至少会消停个一段时间。
    但楚国绝不,楚庄王根本不在乎一次小小的军事失利。史料记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楚军连续进攻郑国。
    没人真正洞晓楚国的战略意图!晋国各路将佐都未重视起来。
    楚庄王进攻郑国,是一盘战略级别的大棋:北上中原必然先得郑国,而得到郑国对楚国来讲是很轻易的,但这不是楚国的最终目的!
    楚庄王的最终目的的,是击败晋国,以报当年楚国在城濮大战失败之仇,从而确定新的中原霸主。
    但晋军貌似很忌惮楚军,所以往往是要么不接触,要么就小规模的打一仗。
    楚庄王需要的失,是晋国三军与楚军的终极一战,一战而定天下谁为霸主那种级别的一场战役。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楚庄王不断示弱。在小规模的对晋作战中,屡屡败北,这便助长了晋军某些将领的骄横之气。
    这是谁也未曾想过的!是啊,晋国这么强大,打谁谁就会服,连楚军也屡屡败北。
    但谁会想晋国的强大背后,正是陷入了楚国这位现任英明国君楚庄王精心摆下的一盘大棋局呢?
    所以,尽管楚军在柳棼之役被晋郑联军击败,但很快楚军又卷土重来。
    我们来看看这些年楚国是如何图谋郑国的。
    公元前600年,楚国出兵讨伐郑图。晋国由代行中军元帅郤缺率军援救郑国,双方爆发柳棼之役,楚军败。
    公元前599年,楚国再次讨伐郑国。
    连续几年被楚国打击的郑国实在是受不了了,郑国决定表面上臣服一下楚国,以免遭受连续的兵祸。
    但晋景公听说郑国臣服了楚国,非常生气,立即组织联军讨伐郑国。
    这一次,是由刚在两年前提拔为上军将的士会率领晋军讨伐郑国。
    郑国一看惹怒了盟主,只好立即表示归顺晋国。
    楚国一看郑国这根墙头草又倒向了晋国,于是再次举兵北上,与晋郑联军在郑国的颖北爆发了战争。
    颖北战役的结果的,当然是按楚庄王的战略意图而走的:楚军败走。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再次发兵讨伐郑国。
    郑国这一次干脆不抵抗了,直接表示归顺楚国。
    楚军撤退后,郑国又立即派人赴晋国说明原因,与晋国再次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