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愣,有些傻眼的看着坐在主位上的沈奎和李云溪,他眨巴着眼睛想说什么却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带着不可置信的语气轻声的问:“你们同意我的提亲了?”
沈奎看着傻女婿的啥样老大不乐意:“要不我们在商量商量吧,我看他有些··”
“沈伯父,不,岳父大人,荀彧这就回去请我娘找人算黄道吉日,尽快把提亲之事摆上台面,请岳父大人放心,我定不会让瑶瑶被看清。”
说着荀彧噗通跪下,磕了三个头,一脸傻笑的看着李云溪:“嘿嘿,慧夫人,不会,岳母大人,多谢你们同意,我这就回去了,失礼了,失礼了,荀彧告退。”
多日心愿得偿所愿,荀彧生怕岳父反悔,立马把这事板上锭了个钉,说完就起身出去了,沈奎越看他这样越心里堵得慌。
李云溪则有些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感觉:“好了,孩子的事情定下来了,咱们也该把嫁妆这些东西归拢归拢,预备着了。”
沈奎叹了口气:“都怪沈荣那个不争气的,要不是他,我怎么都得把婚事推到明年年节去,现在,哼,算是便宜了荀家小子,我那么好的闺女哟。”
沈奎说着捂着心口,有些难受,他孩子不少,但是最贴心的就是这个长女,双胞胎儿子整日舞刀弄枪不见人影,小闺女吧是个书呆子,一见面就要说一些他听不懂的长篇大论,长子吧从小就是一个小大人。
只有书瑶这孩子,打小就娇娇的,最会说一些让人高兴心软的话哄人了,一想到这个闺女就要嫁人了,沈奎这个九尺大汉都忍不住虎目带泪。
李云溪看了他一眼懒得理他:“我走了,你自己躲起来哭,别在厅堂里,让人看到在吓着。”
荀彧是个当机立断的人,沈家这边刚松了口,不过三日,荀夫人就请了英王妃做保山,正式提亲,办了订婚礼。
当天就下了聘礼,荀家的家底第一次展现在人前。
荀家给的聘礼足有一百二十八台,荀彧还想给更多的,还是被荀夫人给阻止了。
“你给的太多,到时候沈家的嫁妆怎么办?皇子妃公主的嫁妆也不过一百六十八抬,一百八十八抬,沈家一共就两个女儿,想来准备的嫁妆也少不到哪去,你把聘礼占完了,人家嫁妆往哪塞,真想不亏待了书瑶,就把东西在过一过,多给一些好东西,东西多放一点也就行了。”
荀彧一想也是,就把聘礼定在了一百二十八抬,每一抬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从庄子,田产,到金银玉石,再到古籍书画,甚至,皇宫里的圣上皇后都赐了两抬聘礼,也都是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东西。
下聘礼当天,来管理的那些人,眼里带着满满的羡慕嫉妒,都有些后悔没有早一点把荀彧这个优质女婿巴拉到自己家里,现在被人给截胡了。
婚期定在了十二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宜嫁娶。
李云溪从闺女还很小的时候,就在给孩子们攒嫁妆,攒聘礼,小到梳子铜镜,大到架子床,寿材,一样未落。
打她知道世家闺女出嫁,都是红漆寿材开道,嫁妆里包含了女子从生到死所有东西时,她就在想,自己没有的,她的孩子一样也不能少。
于是,沈书瑶的嫁妆,除了荀家送来的那些,李云溪准备的一点也不比荀家给的少。
但是,她们家只是官宦之家,嫁娶不能超越皇族宗室,李云溪就把原本给闺女准备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压缩到六十八抬,但是,还是有些打眼,又把荀家送来的聘礼在缩缩减减,最后凑成了四人台的一百六十八抬嫁妆。
原本嫁妆是二人抬的,但是沈书瑶的聘礼,嫁妆都不少,只能把二人抬换成了四人抬的,要不然,放不下不说,也抬不动。
而宫里已经到了耄耋之年的太皇太后还记得李云溪这个当年极受先帝重视的女子,临仙逝前还把李云溪的诰命升至一品,可见对其宠信非常。
太皇太后在荀沈两家大婚之日,命宫人送来两抬嫁妆,算是给沈书瑶添妆,也是给沈家撑门面,即使荀彧位高权重,以后任何人也不能说,沈书瑶是高嫁。
这两抬嫁妆的份量太重了,李云溪心里大受震撼,她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还记得她。
就在沈书瑶成婚后不过一个月,沈荣就再也撑不住走了。
这一年,赵氏和沈继业也知道了沈荣的荒唐,得了这样见不得人的脏病,带累了一家人,这种事情还不能宣之于口。
若是让人知道他得了脏病,外人该怎么看待沈家,看待沈奎,和刚入官场的云帆,还有嫁入高门的书瑶。
赵氏和沈继业对沈荣早已失望,这一年的时间,也让他们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个儿子要早他们一步先走了。
若是沈荣是因为正常的生老病死才没得,她们或许会很难以接受,但是沈家如今蒸蒸日上,沈荣的存在就是给沈家抹黑,就这么走了,他自己也不用煎熬了,沈家也不会被人指摘了。
沈荣的丧事,办的很低调,沈奎没有通知同僚,只是亲近的人去吊唁,也没有停灵,关于沈荣死后合葬这个问题,杨喜娘十分大度的道:“我只是填房继室,自是让夫君跟姐姐合葬。”
实则,杨喜娘是厌恶极了沈荣,不愿意跟他合葬,只要死后,她能入沈家祖坟,享受沈家香火就足够了。
时光匆匆,三年转瞬即逝。
彼时,沈书瑶已经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打破了荀家几代单传的传统。
而沈云帆也已经升职成了从五品侍读学士,并且经荀夫人保媒拉纤,娶了魏夫人的女儿薛姝。
薛姝父亲乃是兵部侍郎,薛姝性格外向,跟顾琦和沈书瑶都是闺中好友。
两人成婚前也都认识,她们两的性格属于互补类型,如今成婚两载,也已经有一个一岁半的闺女了。
至于李云溪她们的女学经过三年发展,从最初的御史抨击,朝廷大部分官员的上书反抗,说她们不安于室,意欲牝鸡司晨。
最后在李家荀家,庆云郡主,甚至昭阳长公主,和宫内的皇后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功的在大齐境内开办了第五所女学。
名为希望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