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法不责众
作者:漫尽雪   好孕连连,相府嫡女她腰肢酥软最新章节     
    “臣妾恭迎圣驾。”
    “平身吧。”
    听到命令,谢贵妃站起身来抬头看向面前之人,发现皇帝身边站立着一位貌美佳人。
    她的皮肤犹如白雪般洁白无瑕,弯弯细眉如同晨雾中的轻柳,那双眸子里仿佛藏着清澈秋波。
    尤其那点朱唇,鲜艳夺目,就连身为女子的她也被吸引。
    “谢贵妃娘娘万福。”
    这位美人举止优雅流畅,体态曼妙多姿。
    回过神来的谢贵妃淡淡应答:“妹妹真漂亮啊,初次见面就这么有礼数。”
    待三位坐定之后,皇帝直接对谢贵妃开口说:“慕雪年纪尚幼,从小在家被娇养长大,请谢贵妃以后照顾好她,不要难为她。”
    沈慕雪听闻此言先是一愣,不明白这究竟是对自己的一种爱护,还是暗指给对方听?
    这句话很容易引起人的嫉妒情绪。
    谢贵妃出身寒微,在小时候因为家庭贫穷被送入皇宫,如今皇帝这样称赞沈慕雪的背景,无疑等于是在提醒对方两人的不同之处。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谢贵妃却并没有表露出不满情绪,反而微笑道:“陛下说得极是,我初见慕雪妹妹时就非常喜爱,又怎舍得给她脸色看呢?从今后每逢初一十五,所有妃嫔前来向我问安之际都可以见到慕雪妹妹的身影。”
    作为后宫实际掌权者,每天都会有其他妃子前来向其行礼致意。
    但今天慕雪却来得较晚,其他人早已离开。
    “还好你能明事理,”皇上表示肯定之意,目光却依旧紧盯着低头沉默着的沈慕雪,生怕对方受到冷落或欺负。
    “其实不用每天都这样做,从现在开始只有每月固定两天需进行集体请安活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新规则,谢贵妃惊愕不已以至于差点没稳住重心而摔倒在地。
    “难道这段时间内我对他人有何失敬之举?”
    皇帝此举似乎并不是针对任何不当行为作出惩罚,而是为了保护新晋宠妃。
    如此一想,一股凉意自心底油然而生。
    “好一个善于迷惑君主之心的女人!等着瞧吧……”
    看到她面露寒霜之色,皇上面带询问地问道:“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臣妾没有任何意见。”
    皇帝握着沈慕雪的手离开了,只留下谢贵妃孤独地站在风中。
    不久,毓秀殿里传来了一阵清脆的瓷器破碎声。
    “给我查清楚,淑妃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迷住了陛下,让陛下对她呵护备至。”
    旁边的宫女如容假装颤抖,心里却在嘲笑:昨日不是还扬言要等淑妃怀孕后再调查吗?
    怎么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
    过了一会儿,有人前来禀报:“听说昨天陛下出宫去了谢府,遇见了沈家的大小姐,然后便颁下圣旨将她带进了宫里。”
    “再去谢府打听一下,昨天到底出了何事?”
    谢贵妃在房间里急躁地踱步,皇上不能生育,现在虽然宠爱着淑妃,也只是眼馋罢了,正如他对待其他嫔妃时一样。
    这样的宠爱不会长久。
    她需要冷静思考,究竟为什么皇上突然对沈家的女儿感兴趣。
    沈大将军掌握了北疆五十万兵力,难道是因为军权,皇上才刻意对沈慕雪表示宠爱?
    除此之外,她想不通沈慕雪还有什么能让皇上如此关注的地方。
    毓秀殿里的人办事麻利,不到中午便把一切都打听清楚了。
    “娘娘,据谢府的人说,谢大公子心悦淑妃,原本计划让她误食催情药,谁知阴差阳错间是沈家二小姐服用了药物,结果被大公子占有了,淑妃恰巧被陛下救了下来,便带回了宫中。”
    实际上,这件事不能全怪贤安王。
    毕竟他对如何审理案件毫无经验,他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取悦贵妃之上。
    只要贵妃的兄长看谁不顺眼,他便会将这些人的名字加入黑名单。
    再添上一些政治上的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名单上的人数自然增加了不少。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很清楚这份报告背后隐藏的问题,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们仍没能找到有力证据来支持或反驳。
    况且前面有贤安王作为挡箭牌,这让他们觉得无需过多忧虑。
    至于折子里提及的名字列表,二人毫不担心。
    “法不责众”这一原则深植于心,更何况遇难者虽为贵妃侄子,总不至于因一个人之故而牵连整个朝廷半数官员受惩罚。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处理此类敏感事件时,皇上面前最终会选择宽宏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动荡。
    所以当看到贤安王呈递上来的奏折后,二人并未提出异议或者做出任何调整,直接允许其递交给圣上。
    皇帝手中捏着这份材料时感到非常不满,甚至有过想把它扔回贤安王脸上的冲动,然而理智告诉他不可如此行事。
    没有子女意味着继承人将成为关乎国运的重要决定,而贤安王身为唯一亲侄,未来很有可能接掌朝纲。
    初次承担重要使命的经历如果过于难堪,则不利于后续统治稳定。
    再加上太后的提醒与淑妃夜间流露出的忧虑,更是加重了皇上的纠结情绪。
    思虑再三后,皇帝强忍着心头怒火开口:“继续调查此案吧,不必急于结案,一定要做到明镜高悬。”
    然后便挥手让三人退下。
    离开大殿的路上,贤安王心想名单或许显得冗长了一些,计划着回去精简几个条目后再重新提交,并希望能在自己的冠礼之前顺利完成任务。
    那时若能得到贵妃赞许并在宴会上为他说几句好话,说不定能提前获得太子之位呢。
    但旁边两位老臣显然另有解读,拉住正要离开的贤安王解释道:“恐怕皇上有其他打算,并非仅仅是对进度不满。依微臣所见,应慢慢推进,直至接到明确指示后再做定论。”
    听完这话,贤安王越发困惑了,毕竟在他看来,似乎只需去除几位名字即可解决目前困境。
    “两位大人何出此言?”
    贤安王不解问道。
    尚书回答说:“皇上很可能根本不信任这份名册内容。故而要求进一步验证真伪,以避免冤假错案发生。既然陛下已经表示过不必着急收尾,那我们最好遵照其意拖延下去。”
    总而言之就是想方设法推迟事情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