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接知青
作者:爱吃草莓的小橙子   回到六零年代,踹开剧情奔小康最新章节     
    桃园公社下辖的13个大队,距离公社驻地都不算太远,最远的不过30里地,最近的桃园大队更是不到2里地。
    就这二里地,桃园大队也是开拖拉机来的。
    季翔和颜桂香跟桃园大队的司机小杜开玩笑:“就这么两步路,还值当的你开个车来?”
    小杜表示:“人家都开车,就我不开,那去我们大队的知青该怎么想啊?说不定人家以为我们大队穷,没有车,觉得我们不勤劳肯干,对我们印象该不好了。如果他们去了我们大队,发现我们有车却不开来接他们,那对我们印象更不好了。”
    季翔:“……”
    颜桂香:“……”
    听起来竟然有一点点道理。
    季翔跟知青们说:“还有时间,你们可以在公社逛逛、看看,了解一下我们桃园公社,想买东西的可以去供销社,想取包裹的去邮局,打电话也去邮局,这俩地方挨着,你们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各个大队也都有代销点,平时需要的东西,在那里都可以买到,想逛就去逛,不想逛就直接去大队。以后想来也可以再来。”
    知青们一听,纷纷决定要出去看看。
    到了陌生的地方,有机会熟悉环境,自然要熟悉一下。
    他们把行李放在公社大院,结伴走到了公社最繁华的中心大街。
    中心大街铺了沥青,十分平整,而且弄得挺宽,大概相当于一条三车道,街道两边是供销社、副食店、邮局、书店、信用社、资源回收站、农机站,南北两头和中间分布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
    这么说吧,公社的公家单位都集中在这儿了。
    任秀珍挺惊讶的,这个公社和她上辈子了解到的很不一样,没有想象中那么落后,有点像八十年代的乡镇。
    知青们边走边看,还叽叽喳喳的聊着天,主要是讲述自己擅长什么,来了以后应该如何表现,如何发挥作用。
    任秀珍又感受到了一点小小的震撼。这群年轻人的主人翁意识真的好高!他们真的是把公社、大队当成自己的家了,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家建设好,把生活水平提上去。
    她还以为之前遇到的刘成君是特殊情况呢,没想到这是普遍情况。
    逛完之后回到公社,来接人的拖拉机手们就开始招呼知青上车。
    柳树屯大队来的拖拉机手是颜玉英,她热情的招呼道:“到柳树屯插队的任秀珍同志、陶思齐同志,请到我这儿来。”
    任秀珍赶紧走到她身边,和她一起过来的,是另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知青,看起来应该不到20岁。
    颜玉英问她们:“你们还逛吗?不逛咱们就走了。”
    任秀珍摇了摇头,“不逛了。”
    陶思齐问她:“同志,您怎么称呼啊?”
    “我叫颜玉英,你们叫我颜同志、颜玉英同志,或者叫我玉英姐,都可以,我年龄比你们大,今年28了。”
    “玉英姐,我是陶思齐,今年18,就是咱东省人,江北市的。”
    颜玉英笑着跟她握了握手,说道:“思齐,你好。”
    然后她又把手伸向了任秀珍:“那你就是任秀珍同志了,我也叫你秀珍吧。欢迎你们。”
    任秀珍伸出手,和颜玉英握了握,也笑道:“玉英姐,你好。我是沪市来的,今年21。”
    颜玉英笑道:“都比我小。拿我当姐就行。来了柳树屯,都是自己人,有事就去找我。找别人也行,咱们柳树屯都是乐于助人的人。”
    她帮着任秀珍和陶思齐把行李搬上拖拉机,让她俩坐上车,自己摇把启动发动机,然后上了驾驶座,跟颜桂香和季翔摆了摆手:“季书记、颜主任,我们先走了。”
    “走吧。开车慢点。”
    “哎。”
    车开出去没多远,陶思齐问颜玉英:“刚才那个季书记和颜主任是公社的吗?”
    “是,季书记名叫季翔,是咱们公社一把手,颜主任叫颜桂香,是公社主任,二把手。颜主任是咱们柳树屯人,她虽然当了公社主任,每天还是回大队去住的,你们有事也可以找她。她原来是咱们柳树屯大队的妇女主任,刚调上来没多久。季书记原来就是公社负责组织工作的。”
    陶思齐夸道:“她们俩好朴素,我还以为她们也是大队来接人的,或者是在公社帮忙的,没想到是两个领导。”
    任秀珍很惊讶,这不就相当于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吗?这两位女同志挺厉害的!
    颜玉英哈哈大笑,“领导也是普通人啊,咱们两位领导都是接地气的,贫下中农出身,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真心关注百姓疾苦,你们以后接触多了就知道了。咱们柳树屯还有一位副县长呢!她也没搬走,还是回大队住。就是这段时间工作忙,吃住都在单位,不能天天回了。过段时间忙完了就好了。”
    谢赟当了副县长的事到底还是在大队传开了,曾一度引起轰动。不过呢,时间一长,大家就习惯了。小谢副县长依然是他们熟知的那个谢斌斌,没有变。
    全队人现在都拿副县长不当干部了。
    任秀珍:“……”
    果然是时代不一样。副县长住村里,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这在后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陶思齐对此接受良好。他们那儿的市委书记经常骑着二八大杠去菜站买菜,见谁都笑眯眯的打招呼,市里的其他领导也差不多,生活中和普通人真没两样。
    任秀珍问道:“玉英姐,颜主任调上来了,那咱柳树屯的妇女主任谁当啊?”
    “我啊。我现在是柳树屯的妇女主任。”
    任秀珍:“……”
    颜玉英又说道:“这回来的是你们两个女同志,所以是我来接你们,咱们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来的是男知青,就是赵主任来接。赵主任是大队的治保主任,是颜主任的丈夫,他还在大队呢。”
    任秀珍说道:“我看分给大队的知青,要么是两个男同志,要么是两个女同志,没有一男一女的情况。”
    颜玉英笑道:“你观察还挺仔细,的确是这样的。这样安排是为了方便你们知青建立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就像你和思齐,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女同志,一见面就能有话聊,想问我什么就直接问,我也就直接答了。我们大队去年来的知青是两位男同志,今年就是两位女同志,整体上男女数量是差不多的。”
    任秀珍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陶思齐问道:“玉英姐,我们住哪儿啊?”
    “有知青点,男同志一个点,女同志一个点。之前他们都选择集体住知青点。想要单独住也是可以的,大队有空房子,可以免费提供。你们是有住房补贴的,住房的问题大队会负责帮你们解决。这点你们放心。
    你们可以先去知青点看看,不想住的话再考虑单独住。之前的女知青们都愿意住在一起,一开始地方不够大,她们宁愿挤一挤,后来又扩建了,现在够住的。”
    陶思齐说:“我和大家一起住,我来插队,也想过一下集体生活。”
    颜玉英笑道:“女知青集体挺好的,互帮互助、互相谦让、互相鼓励,她们做的特别棒。”
    任秀珍没说话,她上辈子住过校,大学宿舍里一共4个女孩子,都矛盾重重的,谁的闹钟响的次数太多,谁打电话声音太大,谁上厕所时间太长……全都是事,她不太敢相信集体住宿没有矛盾这样的说法。
    但是她也能看得出来,陶思齐是真的向往,颜玉英说的也十分真挚,不像是随口编出来的。
    她问道:“没有人单独住过吗?”
    颜玉英摇头,“没有。我们这儿来的第一个女知青叫钱高韵,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说好听点叫单纯,说难听点就是有点傻,高韵自己都这么说。当时就她一个,我们颜主任,那时候还在大队当妇女主任,一眼就看穿了她的性格,不放心她自己住,就把她安排在了我们大队一对姐妹家里,让她们关照着点。
    没想到,后来成了惯例了。以她们家为基础发展出了女知青点,房子不够住,又扩建了好几间。现在那对姐妹,姐姐招工去县制药厂当工人了,妹妹在县畜牧局当副局长,她们家就彻底成了知青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