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天下泉城——灵泉灵脉
作者:阑风伏雨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最新章节     
    古城范围内,泉城每一眼清泉皆是化作了一处充满灵性的灵泉。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百脉泉,五大泉群是泉城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除了地处章丘的百脉泉之外,其余四大泉群皆坐落于泉城古老的城区之内。
    珍珠泉泉水清澈如碧,串串水泡从池底袅袅升起,恰似串串珍珠,圆润晶莹,疏密有致地缓缓上升,在平静的水面上漾起层层涟漪,迷离动人。
    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由泉水汇聚而成,向北流入大明湖。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泉池楼阁错落有致,池边松柏苍翠,垂柳依依,倩影倒映于水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黑虎泉的泉水从巨石下喷涌,泉水通过暗道由石雕虎头口中喷出,湍击岩石,发出震天的鸣响,声若虎啸,气势磅礴,那股股清泉如银龙奔腾,注入护城河,令人叹为观止。
    五龙潭潭水幽深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于大地,潭边怪石嶙峋,错落有致,静谧之中透着几分神秘。
    五龙潭周围有众多名泉如古温泉、东流泉、回马泉等。泉水从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水花飞溅,状若趵突。此外,还有宫家池、虬溪泉等从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飞。
    夏先衍在探查这些名泉所孕育的灵源时,发现由泉城独特的泉水文化所孕育而生的灵源,通过错综复杂的地下水脉,正开始不断的联系起来。
    地下水脉也正在借助灵源的力量复苏,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诞生的泉水,使得泉城的地下水位稳步上升。
    随着泉眼全部复涌,水量如此之大,每一处泉都宛如一个独立的水源之地,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着清澈甘甜的泉水。如果持续这样下去,泉城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座水网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水城”。
    在南部山区,新的泉眼仍在持续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尤其是锦绣、锦阳、锦云三川流域内,出现的最多。
    经过统计整个泉城范围内的泉眼数量奔着破千而来。
    鉴于这种情况,泉城所有的水利部门已联合起来,针对泉水问题进行了研讨。最终决定对黄河以南全市的河道开展拓宽挖深工作,尤其是在小清河市区内无法继续拓宽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河道挖深。
    省里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因为这关乎着未来小清河下游河道的安全问题。如果泉城诞生的泉水足够充沛,那么小清河将来可以开辟水路运输航道。
    夏先衍看着泉城政府目前的所有举措,认为绝对是正确的。光是古城区范围内的所有船闸就已全部开放,无需蓄水,这些泉水的流量便已将整个护城河的水注得满满的。
    泉城广场河道的一侧正在准备加高,以防止河道的水继续上升,灌入地下广场。
    夏先衍举了一捧泉水,感受着其中散发的灵气,这里似乎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灵脉。
    夏先衍顺着护城河边走边想,不知不觉来到了大明湖灵源,古城北面孕育而生的重要的灵源,也是构成这座古城灵源之地的一个主要灵源。
    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济水》中就有对大明湖的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侧湖”,当时的大明湖位于今五龙潭附近。
    泉城自古北部低洼,因泺水、历水与众多泉水的原因,形成大小不等的若干湖泊沼泽。西晋以前,大明湖范围很大,西至大明寺,南到濯缨湖,北通鹊山湖。
    北宋熙宁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大明湖修堤建桥筑亭,建成环湖风景带,并修建北水门、曾堤等,使其可调节城内湖水水位高低,奠定了今日大明湖的格局。当时湖面上有北渚亭、环波亭、北水香亭等亭榭,还有百花、鹊华、芙蓉等七座桥梁。
    南宋初期伪齐刘豫开挖了小清河,直接导泺水入海,鹊山湖逐渐干涸,只剩下今天的大明湖。端平二年(1235 年),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因该湖汇集趵突泉、天镜泉、东、西密脂泉之水,加之湖底更多涌泉,水明如镜,将这片水域正式命名为 “大明湖” 。
    元代始建北极庙,称北极阁,是济南市区现存最大的道教庙宇 1。学士李泂建大明湖水面亭后,又建超然楼。
    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两宋,,迎来济南二安。清代神韵派大师王士禛称李清照(易安)与辛弃疾(幼安)为“济南二安”,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词中龙凤。
    在趵突泉夏先衍已经去过了李清照纪念堂(李清照祖籍),而大明湖的则是辛弃疾纪念祠
    辛弃疾(1140 年 5 月 28 日 —1207 年 10 月 3 日),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 “苏辛” 。
    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
    归宋后,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他曾奏《美芹十论》《九议》等,分析金国形势,为南宋出兵积极谋策,但均未被采纳 。
    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粮灾期间主持救荒、兴修水利工程等,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执政卓有成效 。
    但因主和派打击,多次被贬官或罢职,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侂胄当政,筹备北伐,辛弃疾一度被起用,但因朝廷军队缺乏训练、装备不全,且辛弃疾举荐不当被调官后迅速被罢免 。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抗金的激情和热血。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抗敌,还在文坛上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
    他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被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题材广阔,善于化用典故,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英雄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等,抒发了恢复祖国统一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以及壮志难酬的忧愤。
    田园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
    婉约词:如《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得疏朗明爽,清丽中见俊俏,带有婉约风韵。
    在辛弃疾纪念祠隔壁则是晏公庙。
    晏公庙是为纪念春秋时期齐国着名政治家晏婴而建。晏婴(? - 前 500 年),字仲,谥 “平”,习惯上多称 “晏子”。
    他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 50 余年。他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着称,并且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在齐国国内和诸侯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晏子在外交场合能言善辩、不卑不亢。例如着名的 “晏子使楚” 的故事,他面对楚国的羞辱,通过巧妙的言辞和过人的智慧,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和自身的人格。
    他主张薄赋敛、省刑罚等,关心民间疾苦。他的思想和事迹对于齐国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后人建庙纪念,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正是这些历史名人所传承下来的文化孕育出了大明湖灵源,灵源诞生的灵气与造化之气又不断融入湖水之中,与汇聚而来的灵泉融合在了一起。
    看着不断向外散发灵气与造化之气,夏先衍低估了这座城市泉水的作用。原本他想着泉城多多少少会因为灵源集中,而导致其他市区缺少灵源可利用,没想到这些泉竟解决了所有问题。
    等所有河道串联起来以后,灵源将会通过水脉将造化之气传递到其他市区。
    调查完古城区域的主要灵源后,夏先衍来到了千佛山灵源之地。
    千佛山,春秋时称“靡笄山”,汉时多称“靡山”“历山”,魏晋时因山上建舜庙又名“舜山”“舜耕山”。
    千佛山最早见于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千佛山,古称历山。”,属于泰山余脉。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隋朝年间,齐鲁佛教盛行,善男信女在山的崖壁上雕刻了许多佛像,并修建了千佛寺,从此得名千佛山。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 60 余尊。
    唐贞观年间,对 “千佛寺” 进行重新修葺,并改称 “兴国禅寺” 。
    宋元时期,为纪念曾归隐于历山的鲁班而修建鲁班祠,祠堂内塑有鲁班像,塑像旁筑有木作工具,墙壁上还有有关鲁班传说的壁画。
    据明成化七年(1471 年)石志记载,兴国禅寺曾遭兵火破坏,成化四年(1468 年)德王府内官苏贤捐资建佛殿、僧房、厨房、粮仓等。
    佛山是虞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相传上古时期的舜帝曾在此山下耕种,因此又被称为舜山或舜耕山。景区内现存有历山院、舜祠、三圣殿、大舜石图园、历山溯源等舜文化景源。
    舜,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生活在龙山文化时期,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关于舜及舜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舜帝是华夏道德文化的鼻祖。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成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捩时期的重要推手,成为华夏文化三座里程碑之一。
    如果说炎、黄文化是华夏人的“血缘”之根,它侧重的是华夏人的生物性来源;舜文化则是华夏人的“文化”之根,它关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和华夏人之所以为华夏人的根本。
    虞舜被推崇为历史上道德最完备的帝王,从后世的《尚书》《史记》来看,其“德圣”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孝感动天、厚德载物、举贤任能、纳言从谏、惩治奸佞、以德化人、扩大疆域、敬敷五教、禅让帝位。大舜的这些功绩可以说对于华夏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内圣外王、德治、孝文化等,都是源起性的文化贡献。
    舜耕于济南的历山,历代盛传。从历代文献看,舜与济南历山的记载最为丰实。可以说,从文化的角度讲,大舜与济南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文献的佐证也最为有力。
    因为虞舜的文化,使得这里成为了一座大型的灵源之地,其面积覆盖了整个大千佛山风景区。
    调查完市区的灵源之地后,时间来到了晚上,夏先衍带着众人返回了古城灵源之地,进入珍珠泉灵源修行。
    第二天一行人向东出发,进入章丘区。
    第一站就是关于龙山文化历史遗址所诞生的灵源之地——城子崖遗址。
    龙山文化的名字来源于其首次发现的遗址 —— 齐鲁济南章丘区龙山镇城子崖遗址。
    城子崖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可分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层。
    1928 年,吴金鼎在齐鲁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文化遗存。当时的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该遗址的系统发掘,发现了大量独特的文化遗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陶。这些黑陶与此前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风格迥异,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制作工艺精湛、表面漆黑光亮等。
    1930 - 1931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文物。由于这个文化是在龙山镇首次被发现并确认的,为了方便对这种文化进行研究和指代,考古学家们便将其命名为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命名对于华夏考古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华夏考古学家自己发现、发掘并命名的第一个史前文化,标志着华夏考古学开始摆脱对外国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的依赖,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龙山地区。在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如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都发现了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遗址。
    这使得龙山文化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它代表了一个时期内华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主要文化类型,对研究华夏古代文明的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着深远的价值。
    龙山文化的发现,出土的油光黑陶器,是外国人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包括外国的地质学家、人类学家等之前也没见到过这种器物,就印证了此种黑陶是华夏本土的,证明了华夏文明的本土起源。
    城子崖遗址内建有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灵源围绕着遗址与博物馆应运而生,而后又逐渐扩张成为一片灵源之地。
    博物馆设计独特,远眺为一组古建城堡,俯视为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展览内容按照“考古圣地、文明之星”的主旨布展,展示内容由序厅、龙山破晓、文明之星、考古圣地、济南寻根五部分组成。
    展品:主要陈列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以及汉代济南郡(国)都城——东平陵故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和场景。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
    东平陵故城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所遗址,自公元前204年至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共历经1019年的沧桑。遗址位于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约0.6公里处,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近2公里。
    东平陵故城遗址总面积约360万平方米。分为冶铁遗址区和一号建筑基址尤其是南面和西面的城墙保存较完好。
    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出土战国钱币、钱范,陶、铜、石等制品,以及大量的当时社会所需的各种铁制品。考古表明这里是齐国时期重要的商业中心,还是曹操为济南国相时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