鑳屾櫙鑹�:鍓嶆櫙鑹�:瀛椾綋:[寰堝皬杈冨皬涓瓑杈冨ぇ寰堝ぇ]
第200章 建国后称帝的天才们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建国后称帝的“天才”们#】
    【这个世界不缺“天才”,亦不缺想当皇帝的人,更不缺行动派,今天盘点几位建国后称帝的“天才”。】
    “不是没皇帝了吗?”
    “你没看后人说天才二字时,那奇怪的表情吗?很明显是和小孩过家家一样的。”
    【第一位:大中华佛国,石顶武。
    清朝光绪年间,地主石振顺自称“燃灯古佛”再世,在湘潭创立三期普渡道教,设立佛坛,并请人编写经书。
    石振顺死后,其子石怀珍继承其父的衣钵成为道主,自称“顶盘老祖”转世。
    石怀珍死后,再由其子石顶武接替成为道主,自称“刘先生”转世,号称“普衡法渡主”。】
    弹幕区:
    『又是佛,又是道的,这到底是哪教的?』
    『邪教呗,三七二十一都往里面装。』
    【而石顶武十七岁,加入当时的政府为官,后借助特务组织力量逐渐发展强大。
    丙戌狗年,其趁国家内乱,正式登基称帝,并制“黄杏佛旗”为国旗,分封左丞相王裕契,右丞相陈太来,保驾将军屈照白,军师张启方等人。
    同时收编流氓、土匪组建军队。
    戊子鼠年,潭湘解放,其占山为匪,被公安机关剿灭,但其本人并未落网,四处流窜。
    壬辰闰龙年,被捕归案。
    壬辰龙年,执行枪决。
    但在八零初期,部分残余分子在“丞相”李丕瑞的撺掇下,拥立石顶武之子石金鑫为帝。
    于某地农村复国,次日,旋即遭到镇压。】
    【第二位,圣朝国。
    林文勇,大巴山仪陇山区人,一名合格的精神小伙。
    结婚之后不务正业,靠着从一本《五公经》上学来的只言片语,号称自己是神仙转世,可以给人看病消灾。
    一开始,他的神棍生涯并不顺利,没有多少人相信他。
    丁巳蛇年三月,他潜入当地造纸厂行窃被抓。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习被放出来后,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所有人都在跟自己作对。
    于是他立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要当皇帝!
    因为他觉得只要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想偷哪里就偷哪里,还可以带上大内侍卫一起偷。
    十月,巴中农民陈某带着自己老婆张俊华登门求医。
    张俊华患有幻想型精神类疾病,常年活在自己编织的奇幻世界里。
    初次见面,张俊华手舞足蹈,神神叨叨。
    一会儿说自己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一会又说自己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随后,张俊华突然指着林文勇说:你以后要当皇帝!
    林文勇反问:何出此言?
    张俊华说:你看你左手的掌纹是不是有一个王字?
    林文用低头一看,果然自己的掌纹隐隐约约是一个王字。
    张俊华说:那就对了,你就是下一任皇帝!
    林文勇转头对陈某说:你老婆病的比较厉害,要不让她暂时住下,跟我一段时间慢慢调理?
    但实际上,他想利用这位仙女完成自己的皇帝梦。
    己未羊年,大年初二,张俊华已经在他家住了几个月了,林文勇的妻子自然不高兴。
    但张俊华说:我是天上的玉女,你老公是金童,我们本来是天生一对,现在咱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等他当了皇帝,你当皇后,我绝对不和你争。
    不出意外,这番话打动了林文勇的妻子,她点头答应了。
    就这样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三个人的电影。
    林文勇说:咱们以后的国家叫啥?
    张俊华说:圣朝,意思是神圣的王朝。
    同年,一月到五月,林文勇奔走在乡间小路,为自己的圣朝招兵买马。
    此时他已经有了几个徒弟作为亲信。
    他拉人入伙的方式非常简单,先打听好你家的情况,例如媳妇病了、庄稼收成不好或者猪死了之类的情况。
    打听好后登门造访,在聊天之中无意透露出来。
    比如他会说:我看你印堂发黑,你们家猪圈的猪几个月前死了两头吧?
    或者吓唬别人:你身上背着灾,所以你家去年开始稻子就减产了。
    再或者吓唬别人说:你要倒大霉了,就从年初你老婆生病开始。
    很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直呼:神仙在世啊。
    立刻选择加入圣朝国,而加入的仪式也很简单:写个字据,然后按手印就可以。
    林文勇还不忘叮嘱一句:不许背叛我,不然我灭你满门。
    并且在字据上也有这句:如果敢背叛圣朝,我自愿被灭满门。
    入会费是三十三块三毛三,其中三十块上交林文勇,剩下的三块三毛三,则分给徒弟们。
    经过一年多的活动,林文勇在川四、南河等地的六个县发展了多名骨干成员。
    他还杜撰了一本无字天书,上面没有字,但是他对外宣称只有自己才能看到上面的字。
    随后,他根据无字天书整理出十条规定来约束信众:对外不准说真话,对内不准说假话。
    不准称呼林文勇为皇帝,只准叫陛下。
    对待陛下必须忠心,否则全家会被阎王爷在生死簿上勾勒名字。
    人多的时候不许叽叽喳喳的吵闹。
    陛下说话不许插嘴打岔。
    庚申猴年八月三日,骨干成员二十余人在林文勇家中密谋。
    这次会议促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林文勇根据无字天书的启示,决定在两年半以后的七月七日登基称帝。
    第二:宣布了圣朝国各官员的任命。
    林文勇是皇帝。
    大哥林文高为宰相,二哥林文忠为丞相。
    宰相、丞相协助林文勇治理江山,统领社稷。
    大徒弟田建设掌管天下兵马,不过有了蘑菇弹之后,得由林文勇的原配岳父李卫东单独管理。
    蘑菇弹是国之重器,必须重视。
    二徒弟文兴华,负责外交,联络世界各国宣布建交。
    三徒弟许兵,负责情报调查工作。
    四徒弟许林,大内侍卫一把手,负责皇帝的个人安危。
    幻想型精神病患者张俊华封为一皇后,原配妻子封为二皇后。
    这个时候原配妻子不干了,她说:本来答应自己做皇后,怎么成了二皇后了?
    林文勇说:二皇后也是皇后呀,再说还让你爸负责管理蘑菇弹呢!
    话音未落,怒火中烧的二皇后上前一把薅住一皇后张俊华的头发,两个人瞬间扭打在一起。
    又是撕头发、又是抓脸,尖叫、怒骂、劝架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皇宫。
    林文勇跳出来大喊一声:谁再不住手,连皇后都没得当!
    这段小插曲才暂时消停。
    其余等人皆有封号官品,包括但不限于:国丈、王母娘娘、太白金星、财神、灶神、元帅、军师等。
    林文勇同村有一位常年脑血栓,话都说不清楚的男子,因为和林文勇的父亲常年交好,被封为县长。
    林文勇安慰他:给你的封地有点小,太大了怕你管不过来,将来你工作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把自己累着。
    会议之后,文武百官们带着人去各地秘密联络会员,短期内发展了会员近千人。
    就在林文勇觉得自己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意外来了。
    史称:祸起萧墙。
    林文勇原配的妻子不满自己当二皇后,于是找到一皇后张俊华的原配丈夫陈某告知了此事。
    他对陈某说:你知不知道我老公把你老婆分为一皇后?他连个大内总管的位置都没给你留!
    嫉妒不已的陈某,一怒之下,报警了。
    八月八日,圣朝国皇帝林文勇被乡里的派出所带回去调查,圣朝国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公安部门缴获无字,天书一本,国玺一枚。
    抓获相关骨干人员十三人,林文勇等人被判有期徒刑改造。
    而一皇后张俊华被送至当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
    评论区:
    〖划重点,两年半。〗
    〖小黑子,露出坤脚了吧。〗
    〖又现代又复古,说复古吧,他知道蘑菇弹重要,说现代吧,他还封灶王,不知道以为封神榜呢。〗
    〖其实也难怪历朝历代都禁止《五公经》,可篡改性太强了。〗
    〖为什么我掌心只有个“土”字?〗
    〖我不敢说。〗
    吴越。
    钱弘俶头疼的厉害。
    钱弘俶,吴越国主,纳土归宋后,因避讳,舍弘字,改称钱俶。
    年初,应宋主所约,会师唐之金陵。
    回朝后,便忧虑吴越未来如何自处?
    高僧延寿劝自己: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本来吴越国主都已经下定决心了,可偏偏天幕出现了。
    斧声烛影、崖山海战,这都特么的什么事啊。
    降是肯定要降的,为家族也好,为天下苍生也罢,总归是要华夏归一的。
    打是不必了,宋主可还活着呢,打不过。
    人贵自知,即便是赵光义为宋主,也打不过。
    至于,凭借天幕,研究武器,而后一统寰宇,只能说是想瞎了心。
    国名是吴越,吴越之地,是哪里还需要多解释吗?
    指望他们出力去收复北地,还不如指望赵光义,兴许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是现在去降,还是等赵氏解决好自家事,再去降,这是个问题。
    一桩桩,一件件,本就想的脑袋疼。
    天幕又提及《五公经》。
    ……
    该经乃是钱俶的祖父,吴越武肃王钱镠命属下所撰。
    借天台山五公菩萨之名造作谶语,以救处于末劫时期之世人。
    天幕又言及两宋造反之事颇多,若是如后世一般,有人借《五公经》起事,自己如何自处?
    赵匡胤是个好脾气,为人大度。
    但赵光义的心眼可不大,不是个好相与的。
    念及此处,钱俶觉得有必要入宋一趟。
    谈谈纳土归宋之事,再看看赵匡胤如何处置他弟弟。
    百姓没有吴越国主的烦恼,他们只好奇一件事:
    “称帝都不杀?”
    “不诛九族,也要灭满门吧?”
    湖边。
    五六张桌子,每张桌子配三四条长凳,便是一个茶摊。
    邻临湖边的一张桌子,一名小厮手持长柄茶勺,准备将茶末从罐中取出,盛入茶盏,待点茶。
    另一名小厮取出茶盏、盏托、汤瓶等物
    锦衣贵公子望向临街的桌子,三位青衣汉子,许是渴了,右手端着茶碗,如牛饮。
    “让郎君见笑了。”
    汉子见有人打量,余光望去,知是身份高贵之人,略带尴尬的笑着解释道:
    “郎君勿怪。”
    “茶摊,不分高下尊卑,皆可品饮。”
    贵公子起身,与几位汉子坐在一起,扭头对小厮道:“做好,送过来。”
    端起茶碗,见其中碎渣漂浮,鼻子靠近轻轻一吸。
    贵公子一饮而尽:“后人说的对,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我喝了你们一碗,”贵公子向湖边一指:“等会儿,我的做好了,也每人还你们一碗。”
    几位壮汉对视一眼,不知这贵公子是何路数。
    “敢问郎君,有何事?”
    年长的汉子起身,抱拳行礼问道。
    “无事,只是刚好听见你们刚才的讨论,想搭个话。”
    贵公子又指向湖边忙碌的仆人:“这群小厮,每日不是恭维我,就是讨我欢心。”
    “和他们聊事,聊着聊着就说我高见,一点意思都没有。”
    “见你几位聊这后世之事,我便想聊几句,若是惹几位担忧,某这就离去。”
    “原来如此,公子有何事想聊,某陪你聊。”壮汉一拍胸脯,应承道。
    还以为要招募某等去做造反之事,原来是聊天。
    聊天就不怕,某虽识字不多,却也走南闯北,从乱世活了下来,见识不算少。
    “刚才听你们说为何不灭全家,我想问几位可知道为何?”
    壮汉张望一圈,才小声低语道:“称帝不灭全家,是因为后世无皇帝。”
    “哦?”
    “哈哈,有道理。”
    贵公子轻推扇子,合在一起,轻轻在脑门一敲:“果然有道理。”
    “是我想复杂了。”
    壮汉端碗,浅饮一口,贵公子见状问道:“你怎么不问问,我是怎么想的?”
    “郎君,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不知道,如此才能在这世上活下来!”
    “壮士,可曾去过宋土?”
    “去过。”
    “可曾去过北地?”
    壮汉闻言愣了愣,眯着眼睛道:“郎君,想问些什么?”
    “我只是想知道各地风土人情罢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知壮士可否为我讲讲?”
    贵公子从香囊中摸索出一块碎金放在桌上,往壮汉身前一推:“不让壮士白讲。”
    闻言,壮汉双眼舒展开来,轻轻将碎金又推到贵公子眼前,解释道:
    “太贵重了,某等有命拿,无命享。”
    怕贵公子误会,壮汉往城内一指。
    贵公子收回碎金,思索一番道:“那这样吧,等讲完,我请你们吃酒,可好?”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