閼冲本娅欓懝锟�:閸撳秵娅欓懝锟�:鐎涙ぞ缍�:[瀵板牆鐨�鏉堝啫鐨�娑擃厾鐡�鏉堝啫銇�瀵板牆銇�]
第222章 史书bug(李世民:没有人程处默更适合清查佛寺!)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史书里的bug#】
    “波、屋、哥。”
    得益于天幕昨日给的评论机会,各朝能够评论的人,尤其是朝臣抽中评论的朝代。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东拼西凑,大概也搞懂了拼音字母的音。
    尤其是唐朝,众人还在评论时间结束之前,练习了许久。
    天幕标题一出,程咬金试着念叨出来,又对魏征问道:“这拼出来是个啥啊?”
    “哥?”
    魏征嘴角微扬,看着抓耳挠腮的程咬金:“别瞎叫,我可没那么老。”
    “你特么……”
    魏征往天幕下方一指:
    【bug,英文,含义为:程序错误。】
    顺着魏征指的地方望去,程咬金更懵了。
    “错误,我懂。”
    “说文解字记载:程,最早是一种长度。”
    “而荀子也曾言:程者,物之准也。”
    “序则更简单了,说文解字里说:序,东西墙也。”
    “程序连在一起可能是指一种既定顺序吧。”
    “但程序错误,俺老程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嘿,裴老儿,你这是什么眼神?”
    裴寂揉了揉眼睛,确信站在自己面前的是程咬金,惊呼道:“你还读过说文解字和荀子?”
    程咬金脸瞬间黑了:“俺是武将,又不是莽夫,经典俺也读过。”
    “不是,我又没说你不识字,我只是以为你只读兵书……”
    “君子六艺,俺都会,说不准还比你强!”
    不怪裴寂惊讶,实在是程咬金平时作风实在太过迷惑人,很难让人想到他也是正经世家出身。
    “史书里的程序错误,是说史书顺序记错了,还是说史书出错了?”
    魏征在沉思,因为自己负责校定古籍,还负责编撰《隋书》。
    虽然编写史书,会用春秋笔法,可以有主观臆断,甚至可以对某些事删减,又对某些事大书特书。
    但这不代表能留下明显错误,这可是身后名。
    “别想了,再想下去天都黑了。”
    程咬金伸出五指在魏征眼前晃了晃:
    “再不找个县城落脚,今夜只有以天为被了。”
    长安。
    被尉迟恭‘押送’着的程处默用商量的语气问道:“叔,我去买点吃食,给父亲带过去?”
    “你是去买吃食,还是从后门跑?”
    程处默讪笑两声,试图蒙混过关。
    “别想了,陪你父亲去吃吃苦,挺好的。”
    “免得在这长安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叔,过分了哈,这些事我可没做过,俺打的都是权贵,说出去可是替天行道。”
    “睡的女人,都是给了钱的,你情我愿的事情。”
    “哦~”尉迟恭挑眉问道:“那是谁吃酒打欠条,被人家拿着欠条堵在门口?”
    “欠条嘛,又不是不给钱,我只是暂时囊中羞涩,谁知道他们几天都等不了……”
    “几天?”
    尉迟恭笑道:“我没记错的话,是两个月零几天吧?”
    “打欠条就打吧,你好歹把上次的付了。”
    “不仅不付,还次次都打欠条。”
    “你若不是这身份,早被人打死了。”
    程处默虽不服气,却也没反驳。
    见状,尉迟恭道:“服气了?”
    “服。”
    “服就接旨吧。”
    “???”
    “圣人口谕:让你去探查各地佛寺情况。”
    程处默:圣人???
    哦,想起来了,天幕说我朝后来用圣人代指天子,没想到陛下提前用上了。
    回过神来,程处默结结巴巴的问道:
    “我……我……我行吗?”
    “陛下怎么想的啊?”
    尉迟恭不知想起什么,突然笑了起来,肯定的答复道:“除了你没人行!”
    “圣人亲口说的。”
    程处默昂首挺胸,面向长安,恭恭敬敬的行礼:“谢陛……圣人信任,臣上刀山下火海,必不负圣人所托。”
    程处默直起身来,得意洋洋的望着尉迟宝琳。
    尉迟宝琳想起李世民的原话,嘴角抽动。
    李世民的原话是:全大唐都知道程处默是什么德行,哪怕他殴打僧人,刮佛像的金粉,都没人觉得奇怪,所以他最适合这事。
    而尉迟宝琳也有任务,用李世民的原话说:你虽然和他一样,但比他好点,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人办,你还要看着程处默,别真让他把僧人打死了,即便僧人有违国法,也该用大唐律处置。
    这下,不用尉迟恭催促,程处默走的虎虎生风,还反过来催促尉迟恭。
    “叔,走快点,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见到父亲了。”
    哈哈,感谢圣人。
    父亲有皇命在身,我也有!
    儿子不比老子差,父亲还敢打我吗?
    众人的吵吵闹闹,并没有影响天幕的播放。
    两张图片,上下分列。
    【《晋书·王国宝传》:询、胤既至,而不敢害,反问计于珣。珣劝国宝放兵权以迎恭,国宝信之。语在《珣传》。】
    【《晋书·王询传》:恭寻起兵,国宝将杀珣等,仅而得免,语在《国宝传》。】
    天幕标题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请问,王询到底说了什么?
    众人都读过史书,某人说的话,在其他人的传里,不是很正常的吗?
    程咬金:“这算什么错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写的啊?”
    评论区的第一条高赞评论和程咬金说的一样。
    〖史书中的“语在xx”和“说了什么”没关系,意思是某件事在其他的传记里有记录而已,
    比如三国志张绣传里“董卓败,济与李傕等击吕布,为卓报仇。语在卓传。”
    对照董卓传,这段的记载是“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
    魏征嘴角不自然抽动,程咬金见状问道:“你要死了啊?”
    闻言,魏征嘴角抽动的更厉害了。
    不就坑你几头牛,至于咒我死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两个列传都没有记载这句话?”
    “怎么可能,史官怎么可能出现这么简单的错误?”
    “我现在更好奇的是天幕中的晋书是之前修的,还是我朝修的?”
    裴寂嘲讽道:“哇,魏征,你完了,连后人都知道你修史修出错误了。”
    “我在修隋书,晋应该另有他人……我猜,应该是房玄龄主修的。”
    〖请认真审题,如果不理解,我给你翻译一下。
    张三传记载:张三杀了李四,李四死之前张三讲了一句话,这句话记载在李四传里。
    李四传记载:李四被张三所杀,李四死之前张三讲了一句话,这句话记载在张三传里。
    问题来了:张三到底说了什么?〗
    〖你说的那家肯德基在什么地方?
    海底捞对面。
    那这家海底捞在什么地方呢?
    肯德基对面。〗
    〖很形象。〗
    〖想起了《说文解字》,老:考也。考:老也。〗
    〖小学老师:这个知识点等你们上初中了就会讲,这里就不再说了。
    初中老师:这个知识点小学就已经学过了,就不再赘述了。〗
    〖你们大学会讲的vs你们高中讲过了。〗
    〖想起新三国里的一段:关平看见张飞过来就放火,张飞看见火起就冲出来。〗
    〖有没有可能修史的时候,两传原稿都有一模一样的话,但是编辑成书的时候抄录审阅这两部分的人分别聪明的发现了这一点,然后各自想到了引用的办法让自己有时间摸鱼,结果原稿散失,这两位同时摸鱼就导致最终成文谁也没把对话认真记下来。〗
    〖你的猜测很大概率是真的,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下令重修《晋书》,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另有十八人辅助,更不用说剩下负责翻阅、抄录的人。〗
    〖一群人里总有一两个摸鱼的。〗
    〖《晋书》x,《魔法目录》?。〗
    长安城外。
    程咬金:“还真是……”
    魏征:“果然不是我。”
    裴寂:“我想看看他们脸色是什么样的。”
    “你居然想看陛下的笑话?”
    “裴老儿,这是你第二次侮辱陛下了。”
    裴寂:……
    我特么是说房玄龄,什么时候提陛下了?
    “程咬金!你怎么也颠倒黑白,玩上阴谋诡计了?”
    程咬金双手摊开,耸耸肩:“没办法,昨日被人坑了,无师自通。”
    长安,两仪殿。
    李渊遵守承诺,没有嘲笑李世民。
    但李世民的脸也黑了,虽然是未来之事,但被后人就这样说出来……丢人从三皇五帝丢到后世了。
    “臣等……”
    众人刚要起身行礼,就被李世民出言拦住:
    “坐下吧。”
    “些许错误是难免的。”
    李世民余光瞥见压抑着嘴角弧度的李渊,又对众人说道:
    “接着议事吧,孙神医已经按照天幕的方法研制出火药,想来火器制造亦在不久之间。”
    “现在先解决谁?”
    如今唐朝的火器,与秦时墨家巨子研制的一般。
    虽然还没有火铳、火炮,但想来也要不了多久。
    不出意外,速度应该会比秦朝快,毕竟唐朝的冶炼技术比秦朝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李世民现在让众人议的便是:先打哪里?
    有多少钱,够打哪里?
    是先去倭国,还是先解决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