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真是难为他了
作者:小欠狗   地球遗弃?我反手改造成行星飞船最新章节     
    这里面有龙国科学院的卫星之王王琦,航天科工集团的总工程师李游……个个都是业界响当当的角色。
    相比之下,姚宏杰还算个学弟。
    这些专家,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顶尖人物。
    王琦和李游本来没空看监控视频,也没时间掺和姚宏杰他们的救援小组。
    术业有专攻,两人专注于航天设计研发制造,而姚宏杰擅长训练和应用。
    平日里顶多在火箭发射或联合科研项目上有交集。
    两人正忙活着宇宙飞船的监测任务,毕竟在外太空航行,任何小疏忽都不能有。
    可这时,姚宏杰的电话打进来,让他们瞧瞧正在直播的节目。
    两个人心中都藏着一点疑问。
    就算电视上播放他们获得了最高科技成就奖的消息,以他们的身份地位,其实已经不太关注这类事情了。
    不过,听说是老先生安排的,他们俩只好先把手中的工作搁一搁,领着自己的团队和学生们一起看起了直播。
    这群人终日忙碌,根本不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节目。
    在清晰的镜头之下,韶叶绘制的机械图纸完完整整地展示在了大家眼前。
    王琦一眼就辨认出这些零件属于机械领域。
    不仅标注了加工的倒角,还提及了一些加工技术和材料处理方法。
    但这些零件,他却一个都没见过。
    毕竟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他们不可能所有零部件都见识过。
    “看这样子,这位小伙子是个机械迷。
    王琦点点头,说道:
    “姚宏杰难得推荐这个视频给大家,咱们也趁机看看,就当作是一种放松吧。
    这两个月来,大家都紧绷着神经,辛苦了。”
    周围的人连忙说不辛苦,视线纷纷转向了视频。
    王琦说道,“看起来像火箭,但又不太确定。”
    “那是火箭横躺着的状态。”
    李游提醒他。
    “看来我们的科普工作还得加把劲啊,都飞到太空了,怎么还认不清航天飞机、火箭的样貌?”
    王琦咂舌道。
    随着监控视频的细节调整,他们开始注意到更多细节。
    紧接着,视频中又连续展现了几样零部件,看上去十分眼熟。
    王琦以前见过类似的产品设计方案,也是采用的扁平化设计思路。
    “等一下!这些图纸似乎是火箭发动机的?”
    火箭发动机吗?
    随着他的话语,一幅幅电子机械设计图适时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与他同行的,无一不是非凡人物。
    可以说,龙国航天领域设计、制造及运用维护两大板块的顶尖工程师齐聚一堂。
    正因为有他们,龙国的航天事业才能迅猛发展。
    “看看总装图,别说,还真有几分意思,看着还挺让人费解的。”
    “他年纪轻轻,竟然会设计火箭发动机?真是难为他了。”
    “火箭发动机?会不会是模型,制作玩具用的设计图?”
    “我注意到了,上面标的直径单位是厘米,看来是火箭玩具吧?”
    李游在旁摇头,说:
    “你们看旁边的这张结构支撑图,很明显这个尺寸应该是米!但直径以米计的火箭,算得上超级火箭了吧?”
    “你们瞧他的喷口是向上的,和咱们的火箭正相反。”
    “你们看,边上那张纸上还有计算公式,好几个我都见过。”
    “我去,你不说我都没留意。
    边上怎么还有普朗克常数的应用?这是造发动机吗?我咋感觉像是个超大型引擎?”
    “老兄,不就是一枚火箭嘛?直径一米,还算不上超大型?”
    “是啊,这就奇怪了……”
    众人望着韶叶在电脑上飞速绘图,如同直接从脑中印上去一般,流畅无阻。
    航天部的工程师们,最初对着屏幕上的图纸和设计图还没觉得有何特别,随后便发出惊叹声。
    他们是专业人士,只要细看便能发现这些图纸信息量巨大。
    作为领头人的王琦,此刻已按捺不住。
    如果真是火箭发动机,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这个人单枪匹马,顶得上数百人的团队。
    当他看到韶叶手握鼠标,键盘快速敲击,一张张设计图跃然电脑屏幕,还不时在纸上进行计算,他眼中的震惊之色更甚。
    因为他又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在一张设计图旁,镜头捕捉到的公式令他心头震撼。
    “快!那个公式,谁来处理一下,提高清晰度?”
    一旁的工程师连忙上前,打开电脑,调出一个画面。
    没过多久,几分钟后,一幅高清画面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是我们卫星通信的成果?”
    航天局的工程师们见到这无比清晰的画面,立时激动不已。
    王琦回头一望。
    一名博士生迅速递上了马克笔,二人合力推过一块黑板。
    对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位老师的脾性再了解不过。
    见到了公式,必然会亲自验算一番!
    王琦在黑板上急书,进行计算。
    同时,他还口中念念有词,抄录下一个待验证的公式递给李游:
    “联系计算机所,要对这个进行验证。”
    他并非物理学家,自然也难以解读。
    但老王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事情紧急。
    王琦的黑板上字迹渐多,不断修正,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