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很好,很好,有了他们我们北地就算是真的形成规模了。”冷悠然也看出来了,刚刚那些兵身上都带着些杀气不像是没经历过战争的小士兵。
有些人身上还有些暗伤,虽然不明显但是冷悠然还是看出来了。
那些伤在她这里都是小问题,不说范老,就是自家师父也在呢!
多重的伤都能给他摆平了。
她不懂东晋征兵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那些人看起来不大就要退下来,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马上就能带兵了。
这些可都是除了他们自己手下的人,真正上过战场的士兵。
“小妹不嫌弃就行,本来我们收到爹信的时候想从部下抽调一些人出来的,不过爹说不能打草惊蛇,所以我们只带走了这些伤兵。”
“可以了,可以了,有这些人就足够了。”冷悠然连连摆手,她还是知道军队里的情况的。
要是他们真的带走一队人马,不用赵明耀下令估计他们也不能全须全尾的从军营里安稳出来。
“小妹不嫌弃就行,那这些日子我就联系一下之前那些已经退下来的兵士,如果他们愿意,我就让他们也都过来。”
“这件事倒也不用那么操之过急,人员还是要筛查仔细一些才好。”冷老爷子连忙出声制止。
不是他不想士兵们过来,而是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
他要是不出声,估计他家那个孙女头脑一热就应下了。
这可不行,毕竟要是大批量的招揽士兵,指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到时候北地就真的成为众矢之的了。
冷成业此时也说道:“对,玉衡这件事不急,你们能来就好,至于其他的人,你们这些日子慢慢看看,要是可以的话还是让那些士兵自己想想可有相熟的人,当然了,要是那些人的家眷想要过来就更好了,这样的话他们有归属感。”
还有一点他没说,就是如果他们的家人都在这里,那些士兵必定不敢有外心。
冷成栋和冷老爷子都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也跟着附和道:“对,大哥说的对,不说你们以后找来的士兵,就是现在已经过来的那些士兵,你们也可以问问他们,要是家人愿意一起过来的话,我们也有地方安置,现在北地人员较少,如果他们现在过来的话,刚好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选择生活的地方。”
大厅里的人在这时候也都反应过来了。
确实是这样,如果他们的家人都来了,先不说会给北地增长人气,就是他们家人都在这里那些士兵便不敢有外心。
“好,一会我和五弟一起去统计一下,要是他们愿意我们立马安排,至于,至于不愿意的,之后我们安排他们做事的时候也稍微留些心。”
冷老爷子满意的点点头,多年不见的这个孙子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了。
虽然看着粗心大意,但是心思还是很细腻的,思路也很清晰。
“这件事慢慢来,你们好不容易过来就先好好玩玩,这两日城里要来不少人,你们也刚好一起看看。”
今日离天泽已经去接人了,晚上的时候城外还有一批人要过来。
想起之前离天泽送回来的消息,他侧目看向冷成栋,“成栋,道观修建的怎么样了?”
冷成栋点了点头,“爹,你放心,今日已经全部都收拾好了,刚刚我已经把里面需要的东西都送了过去,听说嫂子带着侄子们过来了,我就回来看看,一会儿还要过去盯着。”
“行,你去处理吧,你嫂子和侄子这里有我们在,眼下你的事情比较重要,不能让道长们过来没有地方休息。”
“是,爹,那孩儿先去忙了,嫂子,玉衡玉承你们也休息一下,晚上我们再聊。”冷成栋站起身和三人招呼了一声。
“去吧,去吧,三叔。”乔浩蓝这里自动就把冷成栋划成了老三。
冷成栋他们长年在京城生活,未免让人怀疑冷成栋依旧喊冷成业大哥,但是私下里只要是冷恒在的话,都是喊二哥的。
现在这里的都是一家人,所以乔浩蓝喊喊也没关系。
冷成栋走后,冷老爷子又看向冷悠然,“然儿,今晚那些人你去接一下吧!”边说边给她使眼色。
冷悠然秒懂,“好,晚一点我就去迎迎他们。”
冷玉衡和冷玉承听说小妹要出去,不等乔浩蓝说话也异口同声道:“小妹,我们和你一起去。”
冷悠然...
这可不行,那些人还在空间呢!
冷老爷子自然知道孙女在想什么,“不用,让然儿去吧,那些人都是然儿找来的,她去就行,你们好好休息一下,这么早就过来了,一定是连夜赶路。行了沁柔,雨双,你们带着你大嫂也去休息一下,成业你把玉承和玉衡也带下去休息一下。”
冷成业和华沁柔听到老爷子的话,很快便忙活起来。
等人都走了后冷老爷子才对着冷悠然说道:“离小子一个人去了可以吗?”
“没事的,陈世叔也跟着了,不过陈世叔的丈人一家过来,是不是要安排好住处,祖父你觉得我们后面那排院子怎么样?”
冷老爷子想了想,他们后面一排除了预留好的一套三进宅子是留给冷恒一家的,其余九家还没有人入住,“可以,就让他们住在那吧,要是不够就依次往后面排,还有百年他们,估计这次应该会一起搬出去,你一会出去前把库房里的东西在添补一些,这两日趁着他们还没到先收拾一下。”
“行,一会我就去库房补货。”
冷老爷子知道一直依靠冷悠然的空间也不行,便又说道:“之后的人会越来越多,看样子要让你爹找些人准备些家具了。”
“嗯,这次会过来很多人,到时候刚好看看有没有会木工的,要是有的话,我们就先在城里开个家具铺子吧!这样以后来的人都可以自行去购买。没钱就先赊账,或者以工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