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急性子(第二更求月票)
作者:雁九   我的公公叫康熙最新章节     
    舒舒是真心欢喜。

    因为八旗选秀的缘故,勋贵人家的女儿多有些心高。

    不心高的,长得好看,行事规矩不错,也都会被留了牌子。

    剩下撂牌子出宫的,条件就都差了些。

    整个八旗勋贵人家,除了三家后族跟觉尔察氏,其他人家都不例外。

    福松能选择的余地并不多。

    这回可真是天下掉馅饼,福饼。

    舒舒立时吩咐小椿道:“回都统府那边告诉我额涅一声,就说阿哥要相看了,请她帮着预备见面礼。”

    小椿在旁,也是代福松欢喜,应了一声,立时下去了。

    福松见状,忙道:“姐,是不是太着急了?”

    舒舒摇头道:“不急,都是应该的,总要表示出郑重来。”

    不过是见面礼,皇子府这里哪里就预备不出了?

    舒舒是姐姐,也能代弟弟张罗,可是搁在重规矩人家看来,就显得怠慢。

    上面有父母在,还是长辈出面,才显得郑重。

    福松倒是有些忐忑,道:“可我方才跟张大人说了,总要两厢情愿才好,等到张姑娘点头了再说其他”

    这是被前头的事情弄的,被人嫌弃了一回,看着面上没什么,心里有些小自卑了o

    舒舒上下打量了几眼,实挑不出毛病,道:“放心,只要见了你,肯定会点头的”

    说到这里,她少不得提醒道:“张家是书香旧族,规矩跟八旗规矩不一样,以后亲事成了,若是有不同的地方,也要慢慢教导,彼此体谅。”

    既是张廷瓒能跟福松提这个,那肯定是经过张英点头的。

    父兄点头,张家四小姐没有拒绝的道理。

    毕竟现在议亲,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门亲事十有八九了。

    倒是两家生活习惯不同,估计有个磨合的时间。

    福松点头道:“我晓得

    不说旁人,只说十阿哥跟十福晋夫妻两侗,就是跟其他夫妻不同,可是两人如今也过的很好。

    只看用心不用心罢了。

    这会儿功夫,九阿哥射完箭出来,看到福松神色郑重模样,道:“怎么了?是不是科举案又有什么后续?”

    福松摇头道:“没有。”

    舒舒笑着说道:“福松红鸾星动了…

    九阿哥听了,道:“镶蓝旗的还是镶白旗的,是年家还是另外一个考第一那家?"

    舒舒摇头道:“都不是

    她将张廷瓒看上福松的事情说了。

    九阿哥也是欢喜道:“好消息啊!爷还以为是那两家看上福松了,没想到是张家,张大人眼光不错……”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道:“到时候爷给福松添个温泉庄子,往后也好孝顺丈人跟舅兄去……”

    舒舒想了想,道:“之前在镶蓝旗买的宅子也可以收拾起来了。”

    这皇子府的配房,只有两进小院,太狭窄了。

    那边买的宅子是三进的。

    福松看着两人一唱一和,说的热闹,忙摆手道:“姐,姐夫,不急,回头再说……张姑娘才豆蔻年华”

    如此,就算定亲,成礼也要两、三年后。

    舒舒道:“没事儿,先预备着,两、三年的功夫,说快也快

    九阿哥在旁,道:“张家的家风没得说,这宰相门第也体面,就是家里人口多了些,他们跟咱们规矩不一样,是‘父母在、不分家’,到时候不单单是一堆大舅子、小舅子,还有一堆内侄,不过有些不在京中”

    舒舒听着这话不对,看着九阿哥似笑非笑,道:“爷嫌小舅子多了?”

    九阿哥摇头道:“不是一回事儿,这不是担心福松不耐烦应酬人多么。”

    福松性子看着开朗,也只是看着开朗罢了。

    他并不是爱热闹的性子。

    福松摇头道:“没事儿,挺好的,跟家里一样·

    舒舒也晓得趁热打铁的道理,想了想,道:“我记得张相夫人三月初是六十大寿,这边的寿礼还没有送过去,回头跟张大人说一声,你过去送一趟。”

    福松点点头。

    如此也不算突兀。

    几人正说着话,外头就有了动静。

    是小松进来了,道:“福晋、九爷、阿哥,夫人过来了,已经进府了…男

    九阿哥听了,忙对舒舒道:“你别动,爷去迎迎!”

    “嗯。”舒舒应着。

    九阿哥跟福松出去了。

    觉罗氏大踏步地进来,后头跟着几个婆子,捧着大包小包的。

    “岳母

    “额涅

    九阿哥与福松躬身见了。

    觉罗氏止了脚步,点头笑道:“就盼着这一天呢,总算有动静了。”

    原以为要等到舒舒出了月子,才能顾得上此事。

    没想到,今日就得了好消息。

    九阿哥笑道:“这阵子福松跟着张学士读书,被张学士看中了。”

    福松抿着嘴,也带了欢喜。

    觉罗氏见了,拉着福松的手,道:“好,好

    舒舒在屋子里已经等得不耐烦,推开窗子道:“额涅,只惦记着娶儿媳妇,忘了您的宝贝大闺女了?”

    觉罗氏白了她一眼,脚下动了。

    等到进了屋子,看清楚舒舒模样,觉罗氏嘴唇动了动,说不出话来。

    舒舒上前扶了觉罗氏的胳膊,笑道:“您别担心,太医每日请脉,都说好着呢!"

    现在的孕期算法,跟后世不一样。

    按照现在的算法,到二月底是满七个月,差不多是三十一周

    按照后世的算法,还要再往前推,就是三十三周左右。

    三十六周就算足月了。

    要是能熬到三月中下旬最好,要是熬不到,到三月初也问题不大。

    觉罗氏点点头,将不安压下,指着后头的大包小包,道:“正好春装多做了几套,有两套红色,最是衬着脸白……”

    说到这里,她道:“回头相看完了,正式拜访的礼要等等,仔细打听打听那边的人口喜好再预备。”

    要不然的话,随大流预备几样,怎么能显出男方的心诚?

    福松是正主,眼下却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

    九阿哥道:“那倒是不好跟张大人打听了,不过也方便,张家的赐宅在西华门内,都在皇城里,回头让高衍中打听就是了。”

    觉罗氏点头道:“如此正好。”

    九阿哥也是个急性子,跟福松道:“我去跟张大人说说,要不然你明天就去送寿礼吧,省得闹心扒拉的,还预备学习,等到事情定了,好好读半个月书,回头入宫考试,保二等争一等……”

    福松也觉得这样安排很好。

    眼见着觉罗氏拉着舒舒,母女也要有私房话的意思,他就跟着九阿哥出来。

    福松有些羞愧道:“不该这么着的。”

    他怕影响姐姐待产,让姐姐辛苦。

    九阿哥摇头道:“这样才好呢,也给你姐姐找点事儿做,要不这一天天的数日子,爷怕她等烦了。”

    说完这个,他摆手道:“你看书去吧,爷去见张大人。”

    两人作别。

    九阿哥去了前院的值房,张廷瓒正在看福松昨日的课业,是两道策论。

    一道治水的,一道是直隶雨水不足、土地出产不丰如何富民的。

    因为这些年朝廷重视治水,所以关于治水的考题不算新鲜。

    福松这一篇解的并不算出彩,只能说是中上,可是上面却列举了有史以来各种治水之法,以及那些方法背后的人力财力的抛费对比,还有成效对比。

    张廷瓒看了,若有所思。

    九阿哥脚步轻快的进来,就看到张廷瓒若有所思模样。

    他探身看了两眼,道:“是福松的功课不好?”

    张廷瓒这才看见他,忙起身道:“九爷

    九阿哥在他对面坐了,道:“别客气,坐吧,往后也不是外人了。”

    张廷瓒讶然,这消息未免传得也太快了些。

    九阿哥笑道:“福晋欢喜,打发人告诉都统府那边,岳母也过来了…

    张廷瓒诚恳道:“是臣存了私心,看上阿哥人才了。”

    九阿哥道:“这不挺好么?明天就让他过去,代皇子府送寿礼,也去给老夫人请安。”

    事到如今,张廷瓒倒不好推托,道:“那臣回去禀告家慈,明日扫尘以待。”

    九阿哥眼睛转了转,轻咳了一声,道:“爷晓得价们书香门第规矩严,可是也得分什么时候,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也不好盲婚哑嫁,到时候让两个孩子看看,要是相中了,也圆满;要是有不乐意的地方,不必勉强,不会影响咱们的情分。”

    张廷瓒哭笑不得。

    九阿哥才比福松年长一岁,好像长辈似的。

    还有他跟九阿哥之间,不是正常的上下级么?

    怎么还有情分了?

    不过张廷瓒也明白九阿哥话里的两个意思,这亲事成不成,还是以两个孩子为主。

    要是有一方不乐意的,就作罢。

    这是给福松留了个余地。

    张廷瓒也不恼,人都有远近亲疏。

    九阿哥行事,又是不遮不掩,将护短摆在外头的。

    等到下午,张廷瓒回家,就给父母禀告了此事。

    即便是张家先透的话,可是对方二话不说就答应上门让张家人相看,这个就比较有诚意了。

    更不要说,那边的长辈也动了。

    张英点头,看着姚夫人道:“只当寻常相见就是。”

    姚夫人笑道:“虽还没有见着人,可既是跟九福晋容貌相似,那指定错不了。”

    她没有见过九福晋,却是听过其名的,听说是皇子福晋里的美人。

    张英摇头道:“不当以貌取人。”

    张廷玉正好访友回来,给父母请安,也听了个齐全。

    他看向长兄道:“这是大哥的意思?姚家长辈之前来信还问起小妹许字之事"

    姚家是张家的姻亲,姚夫人与张廷玉去年丧了的发妻姚氏都出自姚氏一族。

    张家三姐,也是嫁给姚家子弟。

    虽说都不是一房人,却都是亲族。

    张廷瓒听了皱眉,道:“很是无礼,这一辈已经互为嫁娶,可以了,再提联姻事,当是下一辈才是!”

    张廷玉沉默。

    姚家这些年衰败的厉害,他岳父跟两个舅兄接连谢世,下边小辈还没有考出来。

    谁会想到,堂堂大司寇人家,随着他岳父的谢世,前后不过二十来年,竟落得个后继无人的局面。

    张廷瓒看着张廷玉,不高兴道:“我知你念着两家情分,可是有你三姐的前车之鉴就够了!”

    张廷玉忙道:“弟弟不敢,就是没想到父亲会为小妹在京城择婿

    毕竟他们不是京城人氏,之前他们这一辈的兄弟姊妹嫁娶,都是桐城旧亲人家。

    就是下一辈,现在已经有一个侄媳妇进门了,也是老亲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