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桃花源记》赏析(3)
作者:明空如月   静听诗意入禅心最新章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从这句开始,“心性桃源”的故事又进入了新的场景——将“自性桃源”进行了“拟人化”,与寻找“自性桃源”的寻觅者开启了一段对话和故事。注意,其实这两种角色象征着同一个“武陵人”其自性本心的两个面,即心性智慧训练中所说的“始觉”与“本觉”。本觉,即生命本有的觉性。始觉,即通过观心修行训练所获得的觉悟和智慧。从本觉与始觉的关系而言,本觉,相当于老师、前辈,始觉,相当于学生、后辈。所以,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即可视为一种隐喻,即始觉与本觉的对话,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前辈与后辈的对话。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这其实更像是一种反写——一个从未见过自性桃源的人,突然见到了从未见过的自性桃源,必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惊奇、惊喜。而这里则以拟人化的反写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了这种惊奇、惊异——“乃大惊,问所从来”——这里是人迹罕至的“绝境”,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呢?
    【具答之。】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有很深的意味。因为【具答之】三个字,乃是对如何找到“自性桃源”的再一次回答和肯定。这里省略了具体的过程,但却清晰地再次指向了从故事开始就一直隐而不显的秘密——从“进太元中“,一直到“豁然开朗”,完整地呈现了寻找和发现“自性桃源”的方法、路径、窍诀、关键等等。
    【便要还家】,我总是在想,以“自性桃源”的角度来解读陶令的《桃花源记》,真的仅仅是一种异想天开和胡思乱想吗?如果是的,那也未免太巧合了一些。比如在寻觅者【具答之】之后,“自性桃源”就发出了一个动作【便邀还家】。这是什么意思?这等于完全认可了【具答之】的内容。双方心领神会、心心相印、确认无误之后,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一步【便邀还家】——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哎呀,真是不容易,在外漂泊了那么久,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而且也通过了重重关口和考验,来到了这自性桃源之地,一定要记住,这里,才是你真正的家啊!来吧,现在我们一起回家吧!
    这个场景非常像心性智慧修行中的一个阶段——即见到了真心之后,却又不能完全确定自己见到的究竟是不是真心。这时就需要一位过来人——通常是修行者的指导老师,或者是修行者非常信任的老师或前辈,请他来帮自己检验一下真伪。这时,老师就会【问所从来】,修行者就会【具答之】。如果回答得没有问题,那么就会【便邀还家】,表示通过了检验。如果回答得“有问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点拨,清除迷障。这样的例子在禅宗公案中非常多,这里仅选取其中一例作为代表。
    夹山去见船子,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甚么寺?夹山曰: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师曰:不似似个甚么?夹山曰:不是目前法。师曰:甚处学得来?夹山曰:非耳目之所到。师曰: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夹山才上船,船子又说:“道!道!”夹山准备开口答话,船子又举浆打他。夹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指月录》瞿汝稷(明)编撰
    这是《指月录》中记载的一个公案。为什么选取这个公案呢?因为这个公案非常有代表性。
    此公案讲的是夹山禅师去见船子禅师的故事。夹山禅师自视甚高,所以与老师一见面就斗起了机锋。而老师却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对远道而来的夹山禅师非常尊重,开口便称其为“大德”。而夹山却没有生起应有的恭敬心,反而想要试试老师的深浅,所以立刻亮出了“刀锋”,逞起了口舌之利。但老师却犹如太极高手,总是顺着其机锋所指反向再推回去。其实,当夹山亮出刀锋的那一刻,老师就已经看到了他的傲气。但依然给予其傲气勃发的机会。然而在其正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却没想到老师突然剑锋回转,轻轻凌空一剑就挑开了其看似完美的“画皮”——“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这十个字犹如内里开花的神剑之光,瞬间就令其立刻照见了最深的病根——不管如何对答如流,也不过是意识之条索,舞得再炫,也改变不了其“缰绳”的本质,而舞绳者已经被绳所困、被绳所缚而不自知!所以夹山听到了这一句之后,遂哑口无言。
    这时,老师又开始了新的启发——现在老师的启发才真正开始。之前夹山一身的傲气是没有空余的地方去装老师的智慧教导的。因此在打掉了其傲气之后,启发才真正开始。且看老师是如何启发的——【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老师问了夹山这样一句话,其实是欲擒故纵之法。夹山的傲气和被语言概念所困的病根,真的已经除掉了吗?没有。前面的那凌厉一剑只是斩断了表面上露出的部分而已。剩下的那部分则缩回去不动了。怎么办呢?这就体现出了船子老师的极高之处,而且近乎于“阳谋”——这句话似乎不是对夹山说的,而是直接对着他那缩回去的残余病根说的。而且船子老师将其比喻成了一条鱼——鱼的特性是,倏忽而来,却又倏忽而逝,要抓住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船子老师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条“鱼”的弱点,直接对“鱼”下“饵”,而且明言道——我就是要垂丝千尺,从深潭中把“鱼”(你)钓(救)上来!现在鱼钩(饵\/药)就在你的嘴边,你为什么不说话(不上钩)了呢?这话一出口,老师就做好了下一步的准备!
    【夹山刚要开口,被船子一浆打落水中。】这说明老师已经完全预料到了“鱼”会“上钩”,即夹山又想用语言来表达——一念动处,鱼已上钩!于是老师毫不留情地再次挥剑斩之,而且这一次用了比第一次大了无数倍的力量,是“鱼”(妄念)所根本无法“预料”的打击——突然之间一下子就被打到了水里!注意,这时,如此大的变故,妄心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必然会断掉。这时,真心就会显露出来。但是,能不能被清晰地认出来呢?这还是一个问题。
    【夹山才上船,船子又说:“道!道!”夹山准备开口答话,船子又举浆打他。】这说明了什么?刚才老师为他创造的那么好的机会竟然又被他浪费了!竟然没有认出来而当面错过。所以老师不得不趁热打铁,再次举浆打他——为了打醒他。【夹山豁然大悟,乃点头三下。】老师再次打他的瞬间,妄念再次断掉,而这一次真心也抓住了机会照见了自己。真心照见自己的那个瞬间,一切都豁然开朗。所以夹山已经彻底明白了,于是点头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
    船子接着说:“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这句话显示了船子特别慈悲的一面,他的意思是说,打你这几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东西太细微了,不用非常手段就无法让你看清自己的盲区,容易把假的错当成真的。夹山答:“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这时夹山已经真正明白了,所以就自己之前的傲慢表示了深刻的反省,而且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反省忏悔的一面,也显示了智慧的一面——再玄妙的语言也触及不到真正的智慧本体,再凌厉的机锋也斩不断自己的傲慢习气。同时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智慧本体离于语言,不打破对玄谈妙语的执着就无法见到真正的大道,而一旦领悟了真正的大道,那么即使借助于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也知道这仅仅是一种方便而已,没有什么值得认真的。船子叹道:“钓尽江波,金鳞始遇。”船子老师也不由地感叹到,自己在这里等待了几十年,今天才终于等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话的人。能把心心相印的大道智慧传递给真正的“道器”,令大道的光明慧灯传递下去,也就此生无憾了。
    之所以插入这个公案的故事,是想把【具答之】和【便邀还家】所隐含的剧情以同类场景的故事补写一下,以便更好地体会这两句话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