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前景色:字体:[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84章 县城考试 下
作者:张如白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安排考试的地方还在书院往里走靠东边一排的房间里,家长们只能在书院大门入口处的会客厅等着。
    最后坐下的时候张平安观察了一下,今天参加考试的学生一共有八十多人,分了两个课堂考试,整个六月份下来有七轮循环考试,每一次考试的卷面都不一样,如果每次都是八十多名学生报考的话,那大概总共有六百多名学生报考,白鹿书院每年录取的名额是三十,差不多是20:1的比例了。
    大概两刻钟后,所有学生坐好开始发卷,上首有三位夫子监考,很严格,学子之间也没有人交头接耳,这年头非常看重名声,作弊是很严重的事情,考场一时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张平安拿到试卷以后,首先从头到尾扫了一眼卷面,看了所有的题目,发现基本都是自己熟悉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前面一半题都是经义和时务策,主要考的是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这部分张平安很擅长,深吸一口气之后开始慢慢提笔答卷,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古代不像现代有文具可以随意涂改,阅卷的时候如果看到学生的卷面上都是墨团非常影响评分,这是之前罗夫子反复强调过的,宁可写慢一点也不能写快了全部糊成团。
    后面一半的题目是律赋、算术和试帖诗,其中有一道算术题是“分钱人二而多三,人三而少二,问几何人、钱几何”,大概是前世小学五年级的水平,稍加思索就能得出答案,对于张平安来讲算送分题了,最后答曰“五人、钱十三”。
    答完算术后还剩律赋和试帖诗,相对来说是短板,张平安活动了一下手腕后接着答题,也没有想着去抄用前世的名人诗句,做诗这个东西考验灵性和悟性,古人喜欢即兴赋诗,所以最终还得自己有真本事,不然早晚露馅儿,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张平安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关于两道以春天和桃花为中心赋诗的题目做的中规中矩,只能算押韵,出彩谈不上。
    全部答完后,张平安抬头看了看上首的沙漏,大约还有一刻钟的时间就要收卷,抓紧时间又从头到尾重新检查了一遍,眼角余光扫到坐在右上方的金宝抓耳挠腮的,眼带急色,明显是被试卷难住了。
    估计悬了!
    “时间到,停笔!”坐在上首中间的一位夫子看到流完的沙漏开口说道,声音不大但很有威严,所有学子同时停下笔。坐在左右两侧的两位夫子开始下来收卷,全部收完以后,所有学子才可出门。
    金宝坐在最前面,最先出去,张平安,刘盛远,罗福安,罗福贵几人随后出来,碰头以后金宝都快哭了,带着哭腔道:“怎么办,我好多不会,这肯定考不上了。”
    说着说着真的有点要掉眼泪了,张平安赶紧安抚道:“金宝,可千万别哭啊,这么多学子看着呢,你现在要哭了多丢脸啊,结果还没出来还不一定呢。”
    罗福安也显得怏怏的,愁眉苦脸道:“我也好多不会,唉!”
    罗福贵和刘盛远表情稍好一点,但也抱怨道:“其他的还好说,律赋和作诗夫子都讲的很少,我们练习的也少,只能说中规中矩,勉强答题,不出错就不错了,更别说出彩”。
    张平安也知道,乡下学堂读出来的这个没办法避免,只能温声安抚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已经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接下来就看结果了,而且我们还有剩余的三家书院要好好儿准备,先回去吧。”
    几人这才结伴往外走,在大门口的休息室和张老二几人碰了头,就准备回县城客栈了。
    金宝和罗福安两人都是大咧咧的性格,伤春悲秋只有那么一小会儿,在回去的路上就已经满血复活,又开始嘀咕起午饭要吃啥,看得金宝爹和罗父哭笑不得,刚才还想着怎么安慰俩孩子呢,得,这下用不上了。
    吃完午饭后,张平安和刘盛远作为学习最好的两个人,商量后提议下午的时间先练习律赋和作诗,哪怕先做几首备用也好,这样起码考试时能有点思路,不至于大脑一片空白。
    金宝爹看几个孩子读书辛苦,还特意去买了烧鸡和点心回来给孩子们吃。
    一晃眼到了第二天,众人起早赶车去青松书院参加考试,流程和在白鹿书院差不多,但是氛围让众人更自在,张平安想,用前世的话说应该是这两家书院更接地气,所以大家没那么拘束。
    不知不觉四天过去,所有考试都考完了,白鹿书院,青松书院,文竹书院的考试结果都已经出来了,现在只剩最后考的金桂书院还没出成绩。
    五人中目前只有张平安和刘盛远被青松书院录取,还是吊车尾,其余三人都没有上榜,金宝知道结果的当天就哭了半个时辰,不能接受和好兄弟平安分开的这个结果。
    罗福贵也满脸郁郁之色,罗福安倒还好,他知道自己水平一般,权当试试罢了。
    张平安和刘盛远虽然对白鹿书院很向往,但是竞争这么激烈,心里也清楚,能够考上青松书院就已经很不错了。
    张老二和刘父心里也是满意的,但是其他几人都没有上榜,也不好表现的太开心。
    罗父提议道:“不如我们今天晚上找个馆子好好吃一顿,明天就要回去了,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不管结果如何也该犒劳犒劳孩子们。”
    刘父点头道:“是该这样,今天我来做东,之前都是你们几位在请客,还给孩子们买了这么多吃的,今天无论如何该轮到我了。”
    刘父是一个不喜欢欠别人人情的人,随着几个孩子在不同的书院读书,以后彼此交际只会越来越少,最后这次请客只当还礼了。
    张老二几人看刘父说的真诚,便在街边找了一个普通的羊肉馆子坐下,点了个锅子和几样小菜,估摸抛费在一二百文。
    众人在乡下都是很少下馆子的,这几天赶着考试,也只是在客栈对付一下,第一次在县城下馆子吃羊肉锅还感到挺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