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赵云、张辽二人领兵,星夜兼程,直扑卫氏族地。
大军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卫氏族人毫无抵抗之力,尽数被擒。
赵云命人将卫仲道及其一众族中核心人物押至广场之上,当众宣读其罪状。
“卫氏一族,仗势欺人,鱼肉百姓,甚至在皇城买凶杀人,无恶不作!今摄政王殿下有令,解除卫仲道与蔡琰婚约,并将卫氏一族,满门抄斩,以儆效尤!”赵云声音洪亮,如雷霆般在广场上空回荡。
卫仲道面如死灰,瘫倒在地,其余卫氏族人亦是惊恐万状,哭喊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赵云铁面无私,手起刀落,将卫氏一众罪魁祸首斩于刀下。
消息传出,河内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因为刘备还下令,将卫氏所有田产,尽数分发给当地百姓。
“摄政王英明神武,爱民如子”的赞誉之声传遍了整个河内。
与此同时,荀彧在典韦的护送下,也顺利抵达了颍川。
他先是拜见了荀氏族中的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
“诸位长辈,彧此次前来,乃是奉主公之命,前来邀请荀氏一族出仕,共襄盛举!”荀彧躬身一礼,言辞恳切。
几位长辈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捋了捋胡须,问道:“文若,你且说说,你那位主公,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值得我荀氏一族倾力相助?”
荀彧微微一笑,说道:“主公仁德宽厚,爱民如子,且文武双全,胸怀大志。主公曾于酒宴之上,即兴作诗一首,名为《蜜州出猎》,诸位长辈请听。”
说罢,荀彧便将那首《蜜州出猎》朗诵了出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诗一出,满座皆惊。
几位长辈听罢,无不击节赞叹,连连称奇。
“好一个‘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等豪情壮志,非常人所能及也!”
“文若,摄政王,果然非常人也!”
随后,荀彧又将刘备的种种事迹,以及当前的天下大势,向几位长辈娓娓道来。
他重点强调了刘备的仁德和能力,以及他匡扶汉室的决心。
几位长辈听完,沉吟良久,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文若,你回去告诉摄政王,我荀氏一族,愿助他一臂之力!”
荀彧闻言大喜,连忙拜谢。
他又马不停蹄地去拜访了荀氏年轻一辈的才俊,其中便包括了荀攸和荀谌。
荀彧将刘备的事迹和《蜜州出猎》一并告知了荀攸和荀谌。
二人听罢,对刘备心生敬佩,当即表示愿意追随刘备,共创大业。
“我二人愿随文若,前往投奔刘使君,共谋大事!”荀攸和荀谌齐声说道。
荀彧大喜过望,他知道,有了荀攸和荀谌的加入,刘备的势力将更加壮大。
至此,荀彧此行的目的圆满达成。
整顿几日后,他便带着荀攸、荀谌以及荀氏一族的支持,踏上了返回的归途。
“报!”
一声急促的呼喝,打破了原野的宁静,惊起林间一群飞鸟。
正策马并行的赵云和张辽不约而同地勒住缰绳,战马嘶鸣着停下脚步,马蹄踏起一阵尘土。
“报告大帅,前方十里就是冀州边境!”
一名斥候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可探查到敌军动向?”赵云催马上前一步,沉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回将军,尚未发现敌军踪迹,但边境附近村庄皆已空无一人,恐有埋伏。”斥候低头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赵云眉头微蹙,沉吟道:“看来袁绍已经知晓我军动向,这是要诱敌深入啊。”
“哼,管他什么阴谋诡计,我等奉主公之命,踏平冀州,有何惧哉!”张辽冷哼一声,手中龙胆亮银枪闪烁着寒光,战意盎然。
“传令下去,全军提高警惕,呈战斗队形前进!再派出十队斥候,以百人为一组,于大军前方五十里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搜索,务必摸清敌军动向!”赵云沉声下令,声音中充满了威严。
就在此时,又一名斥候,匆匆来报:“大帅,刚才末将截下一份袁绍军的军报!”
赵云接过密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大变。
原来袁绍早已在他率军朝着冀州进发的时候,就知道刘备要来攻打他了。
于是早就安排了防御,并且派遣了手下大将,颜良和文丑,率十万大军在冀州边境,巨鹿郡埋伏。
“好一个袁绍,竟然早有准备!”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看来,这一战要提前进行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原地驻扎。
并下令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赵将军,袁绍此举,显然是想将我军诱入埋伏圈,一举歼灭。”张辽沉声说道,“当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冒进。”
“文远,所言极是。”赵云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巨鹿郡外,一支庞大的军队正悄然潜伏在密林之中。
为首的两人,正是袁绍麾下最勇猛的将领——颜良和文丑。
“文丑,你说赵云那厮会上当吗?”颜良手持大刀,望着远方,问道。
“哼,赵云手下兵马不多,又远离后方,粮草补给困难。只要我们以逸待劳,定能将他一举击溃!”文丑冷笑道,眼中充满了自信。
“好!那我们就静候佳音,等着赵云自投罗网!”颜良大笑道,声音在密林中回荡。
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赵云能否识破袁绍的诡计,化险为夷?
蔡琰与刘备的情感又将何去何从?
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