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选人才举办比武 秦叔宝决心进京
作者:离耳   隋唐演义群英传最新章节     
    且说这隋文帝杨坚自坐上天下之位,至今已然过去了十二年的悠悠岁月。自从开皇九年天下逐渐安定之后,隋文帝杨坚便一心扑在治国理政之上,励精图治,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大力推行均田制,使百姓有田可耕,生活有了保障;整顿户籍,使得国家对人口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改革货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他的英明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段辉煌盛事。
    然而,纵使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繁荣景象,隋文帝杨坚的内心深处却始终存有一桩令他忧虑不已的事情。那便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一批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逐渐老去,他们的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而在沙场征战、保家卫国的关键领域,中坚力量却显得日渐匮乏,国家将领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尴尬状态。每每想到此处,隋文帝杨坚便如鲠在喉,忧心忡忡,难以展颜。
    这一日,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御书房内。隋文帝在这庄重的御书房中特意召见了伍建章、高熲两个他视为心腹的知心大臣。待二人恭敬地行过礼后,隋文帝紧皱着眉头,神色忧虑,眼中满是深深的愁绪。他缓缓开口说道:“朕近日来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心中所忧之事,想必两位爱卿也能猜到几分。想当年,朕能平定天下,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们功不可没。可如今,他们皆已步入暮年,而新一辈的将领尚未能完全挑起大梁。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若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统率三军,这如何不让朕担忧啊!朕每每思及此,便觉心头沉重,如压巨石。”
    伍建章和高熲将隋文帝杨坚的担忧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伍建章微微仰头,脸上努力挤出一丝宽慰的笑意,缓缓说道:“陛下,您且宽心。想当年靠山王杨林扫北之际,那突厥大将沙图射确实勇猛无敌,让我军倍感压力。但正因如此,我们通过比武选拔的方式,硬是从众多勇士中脱颖而出了宇文成都、魏成、新永丰三名大将。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为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一晃眼过去了五年,我中华大地广袤无垠,人杰地灵,更是英雄辈出。依臣之见,何不再去举行一次比武选拔,广纳天下英雄豪杰。如此大规模的选拔,定能为我朝挖掘出更多有勇有谋的良将之才,充实我军的力量,让我朝的军威更盛,陛下也能安心了。”
    高熲连忙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一脸郑重而诚恳地附和道:“陛下,伍将军所言甚是在理。微臣也甘愿和伍将军一起担当此次选拔的官员,为陛下尽心竭力,分忧解难。再者说,这些老将们也都有儿子,将门无犬子,说不定他们的后人也能在此次选拔中大放异彩,崭露头角,继承父辈的英勇与智慧,为我朝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延续家族的荣耀。”
    高熲说完,目光转向身旁的伍建章,那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且难以言喻的情绪。他心中跟明镜似的,清楚得不能再清楚,这伍建章的儿子伍云召和侄子伍天锡,那可都是青年人中的出类拔萃之辈。伍云召枪法精妙,身姿矫健;伍天锡力大无穷,勇猛非凡。他们在江湖上早已声名赫赫,是众多青年武者所敬仰和追赶的对象。
    想到这里,高熲不禁暗自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脸上流露出一抹无奈和遗憾。只可惜自己的儿子高弘德对武艺毫无兴趣,整天沉醉于诗词文章之中,舞文弄墨倒是颇为擅长,可论起武功,却实在是令人摇头。如今他的武功水平,甚至还比不上自己年轻的时候。
    隋文帝听了二人的提议,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目光深邃而凝重。过了片刻,随即表示可以,他抬起头,神色严肃且庄重地说道:“若此选拔日后能成为常态,文、武皆可举办,广泛地招揽天下的贤能之士,为国家所用,这实乃国家之幸事,百姓之福分啊!”
    后来,此事在隋炀帝杨广在位之时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杨广极具雄心壮志,他不满足于现有的规模和形式,不仅大规模地扩大了选拔的规模和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改革和完善。他精心制定了更为规范和公平的选拔标准和流程,力求让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在杨广的大力推动下,这一举措逐渐演变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最终,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科举制的先河。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晋升的通道,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一创举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世选拔人才开创了全新的道路,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极为深远、不可磨灭的影响。
    于是,朝廷迅速发布通告,通过驿站快马加鞭,沿着四通八达的官道,传遍了隋朝的各个地方。那通告上明晃晃地写着:凡是武功高强者,皆可前来参加选拔,一展身手,为国立功。
    这通告一经传出,犹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四方,首先引起了山西太行山一带农民出身的雄阔海的注意。雄阔海本就天生神力,能单手举起千斤巨石,双臂一晃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为人豪爽仗义,广结好友,在那太行山一带也是颇具声名。然而,身为农民,他的生活始终充满艰辛与无奈,一直渴望能有机会一展身手,凭借自身的本领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此次朝廷的选拔通告,于他而言,无疑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伍建章的儿子伍云召,自幼便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习武,其枪法精湛绝伦,变幻莫测。当听闻此次选拔之事后,他那坚毅的目光中瞬间燃起了熊熊斗志,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这场选拔中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为家族增添无上荣耀。
    伍建章的侄子伍天锡,性格豪放不羁,向来好勇斗狠,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对于这样一个渴望在战场上厮杀,追求威名与荣耀的人来说,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能够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
    邱瑞抚养长大的尚司朗的儿子尚师徒,自小就受到极为严格的训练。他每日闻鸡起舞,刻苦修习武艺,无论是枪法还是兵法,都已颇有造诣。当得知朝廷举办选拔之事时,尚师徒那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满是坚定与自信,他立志要借此难得的机会为家族争光,让世人皆知尚家的威名。
    魏成的儿子魏文通,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勇猛无畏,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身强力壮,武艺精湛,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一心想要在这场盛事中崭露头角的他,早已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期望能在选拔中大放异彩。
    新永丰的儿子新文礼,同样怀揣着壮志雄心。他日夜苦练,期盼着能在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为家族带来荣耀与辉煌。
    越王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虽出身贵族,自幼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却并非纨绔子弟。杨玄感胸怀大志,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武艺和非凡的谋略。他希望借此机会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施展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和家族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罗松,枪法绝伦,堪称当世无双。他深知这是一个能让自己名震天下的良机,因此早已跃跃欲试,准备在选拔中展现自己的绝世枪法,让所有人为之折服。
    还有那日渐长大的张仲坚,他心怀大志,聪明睿智。面对这次难得的风云际会,他渴望能够崭露头角,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勇气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天下英雄,如同过江之鲫,纷纷都怀着满腔的热忱涌向这盛世长安。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与抱负,满心期待着能在这场风云际会中崭露头角。
    瞧,那道路之上,有的骑着高大威猛的骏马,英姿飒爽,宛如天神下凡。他们身着华丽的战甲,腰间佩剑闪烁着寒光,身后紧紧跟着一群忠心耿耿的随从,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有的则选择徒步而行,目光坚定如磐石,虽背着简单的行囊,却步伐轻快如风。他们身形矫健,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仿佛脚下的道路就是通往荣耀的征途。
    还有的乘坐着装饰华丽的马车,那车帘随风轻轻飘动,透过那若隐若现的缝隙,隐约可见其器宇轩昂的身姿。车内之人或是闭目养神,养精蓄锐;或是透过车窗,观察着外面的景象,心中暗自盘算着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
    一路上,尘土漫天飞扬,犹如一层黄色的薄纱笼罩着大地。马蹄声如雷轰鸣,车轮声吱呀作响,脚步声沉稳有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澎湃的交响曲。
    他们或是结伴而行,三五成群,谈笑风生。彼此交流着各自的武艺心得,分享着江湖中的奇闻异事,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那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自信。
    或是独自一人,默默赶路。他们面色凝重,眼神专注,心中反复演练着即将到来的比试招式,思考着应对各种情况的策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即将面对的挑战。
    这汹涌的人潮,如同滚滚洪流一般,不可阻挡地向着长安汇聚。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烈火,都期待能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事中一展风采,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夺目的印记。
    当然,此番空前的盛会,也引起了山东济南府历城县的两个少年的浓厚兴趣。这两位少年究竟是谁?正是那风华正茂、年龄在二十岁上下的秦琼(字叔宝)和程咬金(字知节)。
    想当年,秦彝和程有德在济南府那场惨烈的战斗中英勇战死后,仿佛是命运那无形的丝线刻意为之,竟将这两个身世坎坷的后辈阴差阳错地牵系在了一起。自那时起,他们便在这历城县相依相伴,不知不觉间,一住就是十来年。
    这十来年里,他们二人的武艺皆由秦彝的马童副将秦安悉心传授。秦安呐,那可是个实实在在忠厚老实的人,一颗心对秦家忠心耿耿,毫无二意。
    平日里,都是由秦琼那善良坚毅的母亲宁夫人慷慨出资,做些小生意,含辛茹苦地操持着,以此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
    秦琼一脸认真地说道:“大哥,为了咱们家能安稳度日,不被过往的是非纠缠,我喊您大哥,这样能避人耳目,少些麻烦。”秦安重重地点了点头,应道:“叔宝,你考虑得周全,就依你说的办。” 于是,从那以后,秦叔宝喊秦安为大哥,而周围不明就里的人们,也就跟着喊秦叔宝为“秦二哥”。
    此时,秦叔宝和程咬金二人在秦安的悉心教导下,在这历城县可谓是声名远扬,打败无敌手。他们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每一次在与人较量中胜出,都让他们的自信心极度膨胀。
    这一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秦叔宝和程咬金像往常一样,并肩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秦叔宝手里拿着那朝廷发布的公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道:“咬金啊,你瞧瞧这朝廷的公文,如此规模盛大的比武大会,正是咱们一展身手的好时机!凭咱们的本事,定能在那长安大放异彩,说不定还能从此飞黄腾达呢!”程咬金听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大,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大声说道:“叔宝,你说得太对啦!咱们在这历城县已经难逢敌手,到了那比武大会,也定能把其他人都比下去!到时候,让全天下都知道咱们的厉害!”
    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武艺其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们二人丝毫不知,当年的秦安也只是跟在秦彝身边学了个大概,并未掌握秦家武艺的精髓。这秦琼所习的武艺,与他父亲秦彝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境界相比,那简直是云泥之别,相差甚远。
    很快,方才还兴奋不已、摩拳擦掌的程咬金,那明亮的眼神就如同被乌云遮蔽的阳光般迅速暗淡了下去。他低垂着脑袋,整个人仿佛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嘟囔着:“叔宝啊,我这心里头这会儿是一点底都没有。虽说我程咬金天生力大无穷,论力气那是没怕过谁,可这些年我对学习武功这事儿实在是不上心呐。平日里跟你过招,我也经常是输多赢少,连你都打不过。就我这半吊子的功夫,去了长安,能有啥出息?”说完,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满是懊悔与沮丧。
    秦叔宝见程咬金这般模样,赶忙伸手用力拍了拍他宽厚的肩膀,一脸诚恳地安慰道:“咬金,你可千万别这么垂头丧气的。咱们离比武大会还有些时日,这期间咱们加紧练习,定能有所长进。”
    程咬金抬起头,脸上依旧苦兮兮的,继续说道:“再者说,秦安大哥他不懂我们程家祖传的天罡三十六斧,就只瞧着我力气大,便教给我一些马槊的使用方法。可就凭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到了长安那人才济济的地方,面对众多高手,能行吗?我心里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他紧紧皱着眉头,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深深的担忧和极度的不自信。
    秦叔宝静静地站在那儿,眼神专注地凝视着自己的瓦面金装锏,以及秦安精心为他打造的那杆铁枪。他的目光坚定而又充满期待,仿佛能透过这两件兵器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良久,他缓缓转过头来,看向一脸愁苦的程咬金,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咬金啊,你切莫这般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的。咱们应当振作起来,鼓足勇气去面对前方的挑战。就算此次前往长安,那里高手如云、强者如林,咱们未必能够一举夺得头筹,摘得那荣耀的桂冠,但这又何妨?咱们就当是去那繁华无比的长安见见世面。毕竟啊,那可是长安!是咱们整个天下的中心,是无数英雄豪杰心之向往的神圣之地。
    在那里,各方英才汇聚,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即便最终咱们不能在这场比武中胜出,但若能结交一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天下英雄,与他们相互切磋武艺,交流心得,那也是极好的呀。人生在世,匆匆数十载,能有这样难得的经历,能够亲身感受这风云际会的盛事,也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了。咬金,咱们应当心怀壮志,勇往直前,莫要被未知的困难和强大的对手给吓住了!”
    程咬金听了秦叔宝的这一番话,原本那如浓云密布般笼罩在脸上的阴霾,瞬间就好似被一阵狂暴的飓风骤然吹散,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丝一毫都未曾留下。
    他猛地一下抬起头来,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炽热如烈火般的光芒,兴奋且大声地说道:“叔宝,你这话说得真是太在理啦!咱可不能还没动身出发呢,就先自己把自己给吓怂了。大不了就当是去那繁华的长安城好好地长长见识!”说着,他用力地拍了拍自己厚实的胸膛,那“啪啪”的声响仿佛是战鼓敲响,每一下都充满了力量,似乎要将内心深处所有的胆怯和犹豫都彻底拍走。
    “有你这番话点醒俺,俺老程现在啥也不怕了!管他外面是啥样的顶尖高手,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定能在这一番闯荡中有所收获!”程咬金咧开嘴,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大牙,豪迈爽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震耳欲聋,充满了重新燃起的昂扬斗志和对未来无限可能的热切期待,仿佛要冲破云霄,直达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