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镇守辽东十万军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辽东城下,太子河畔。
    地里的玉米、大豆苗又已经是一片绿油油,再过不久,金秋之时又将丰收满仓。
    李世民还穿着出征时在定州跟太子分别,太子送他的那些褐色袍子。
    风吹过,已经带有一丝凉意。
    “留守三万人,朕觉得还是有些不够,应当再增加一些。”
    随着乌骨城、黎山城、扶余城的接连拿下,皇帝制订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已经开始在考虑班师之事。
    原定留守三万兵马,现在似乎有点不够,毕竟攻取的城墙很多。
    积翠山以西,因主要的重镇都被攻取,高句丽余下的大量中小山城,城主纷纷弃城,带着军民逃跑,撤到了积翠山以东诸城。
    一下子又占领了大量无人城池,
    这三万人摊大饼似的分摊各城,不免越摊越少。
    可也不能不派兵驻守,
    如今安东都护府,又增加了三个都督府,分别乌骨州都督府、大行州都督府、扶余州都督府。
    拥有了六个都督府,十八个州。
    按皇帝的意思,每个都督府一正一副双城重点驻防,其余城堡则少量驻扎,这也是按原来高句丽人的一个区域配双城核心的设置。
    比如太子河流域,就有辽东城和白岩城,两城离的也近。
    新城则和盖牟城一组,扶余城与金山城一组。
    安市城与建安城一组,卑沙城与积利城一组。
    而鸭绿江口的大行城则与泊城一组,乌骨城和黎山城一组。
    一个地区,一正一副两城,组成一个核心,守住这两核心,那么这个区域也就能控制在手。
    大城驻三千,副城驻两千,如此六组十二城,就要驻军三万人。而另外的那些山城堡垒,以及后续的烽燧港口码头等也要驻军。
    就算按镇戍法分兵驻守,上镇五百,中镇三百,不及者为下镇。五十人为上戍,三十人为中戍,不及者为下戍。
    也要设立许多镇戍,
    大概是要设立二十个上镇,三十五个中镇,九十个下镇,而戍,总共也有三百余个。
    仅这些镇戍,大概就得有四万多人。
    加上前面的十二城的三万驻军,就要驻军七万余人。
    这远超之前计划的三万军,
    超出这么多人留守,不仅仅是多留些兵的问题,还要涉及到物资补给等等。
    尤其是过冬的衣物被子等。
    粮食和薪柴的问题,倒是已经解决了,
    营房这些也不用担心,都是进驻现成的城池堡垒。
    这地里的大豆小麦玉米等,十月还能再收获一季,过冬前还能得到许多储备。
    “赶在渤海封冻前,过冬的棉衣棉被这些都能供给到位。”
    “这个一定要抓紧,尽量提前一些,”李世民拢了拢身上的衣服,再三嘱咐。
    望着辽河上那些运输船,李世民许久后终于道,“准备提前班师吧,说不定还能赶上的跟太子共渡中秋佳节。”
    心中虽然还有一些小遗憾,
    但皇帝也不是那种轻易就迷失自我的人,
    “辽东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此次东征取得如此大捷,高句丽人已经尽逃往积翠山以东,龟缩诸城中瑟瑟发抖不敢出,
    留下部份兵马驻守辽东即可,陛下早日班师凯旋。”
    该夺取的城池都夺取了,
    虽鸭绿江以西还有不少城池堡垒,但现在继续去啃那些山城也没啥意义,
    趁着这秋高气爽的,早点班师撤退,还能省点粮草消耗。
    这个冬天,双方都没有余力再大规模的进攻了。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唐军此次是大捷,不仅彻底摧毁了高句丽人的三道防线,辽泽、辽水、辽东千里长城,甚至直接突破了积翠山,都已经打到鸭绿江口了。
    辽东乌骨道更是彻底打通,从辽东城直通鸭绿江口大行城。
    这相当于大唐已经随时有能力,直趋平壤。
    高句丽经营数百年的辽东山城防御体系,已经彻底失败。
    大唐是进可攻退可守。
    完全占据主动了。
    今年不打了,明年随时可以继续打,打不打,都大唐说了算。
    “这些驻守辽东的将士们,朕打算以后把他们的家眷亲戚都迁移过来,直接落户辽东,”
    皇帝有借鉴武怀玉之前在西域搞的那套镇戍体系,不再是从中原内地轮调士兵到边地驻防,那样来来回回的成本太高,也不稳定。
    从内地抽调士兵,直接连同家眷迁移到辽东落户,这些士兵成为长驻边军。
    在辽东设立折冲府,划设地图,分授军田,给边军家眷们也多分些田,甚至把一些高名丽俘虏分赏给边军为奴。
    这些人就是未来辽东的骨干基石,后续再迁移百姓来实边,再将一些高句丽百姓也纳入统治。
    这种体系对于迅速稳固新收复的辽东是有很大好处的,当然也有一些隐患。
    隐患自然就是这些边军时间一长,就形成一个地方藩镇集团。
    以前边军,是内地府兵轮调过来,当值个一两年就回去了,来自天南海北,军官将士都一直在流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将嘛。
    但实行这种常驻边军,甚至边军本土化后,士兵不再是府兵而是成为募兵,是常备职业兵,中下层军官也都流动减少。
    将士们家在边地,所有关系都在边地,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集团。
    对于镇戍边疆,确实比起原来的那套轮戍法更高效,但时间久了,中央朝廷对边地掌控力度肯定会下降。
    唐玄宗的十大节度,确实也是为李隆基的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但后来却也导致了安史之乱。
    任何制度其实都有利有弊,
    甚至制度运行中也会不断的打补丁。
    制订之初,都是针对当前需求的,只是后来渐渐又出现了其它问题。
    对现在的李世民来说,
    他迫切需要的是稳固他打下来的辽东,甚至要为以后继续攻灭高句丽,收复朝鲜半岛而做准备,
    当前皇帝最迫切要考虑的是如何稳固新占领地,并为征服整个高句丽做准备,至于说边军未来有可能地方集团化的问题,皇帝当然也清楚。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就比如北魏六镇,后来也是照样成了地方武人集团,六镇大起义还葬送了北魏,而武川和怀朔两镇武人,也先后建立了东西魏、北齐北周。
    可就如同武怀玉在西域先试行的边军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一样,李世民现在很看重当前的好处。
    至于以后的问题,可以在灭掉高句丽征服朝鲜半岛后,再重新调整。
    安东大都护府由三万兵马,变成七万驻军,甚至可能是八万驻军,苏定方这个大都护的兵权就有些重了。
    六都督府十八州,八万边军。
    “怀玉啊,你来兼领安东大都护,让苏定方做副大都护如何,这么大摊子,朕担心苏烈经验不足,把持不住。”皇帝问。
    武怀玉一点没犹豫的就拒绝了。
    皇帝连苏定方都不能完全信任,又岂会把如此大权交给他,皇帝要真这么信任他,那就让他继续在西域统领好了,哪用的着调他回朝,扯出那么多事来。
    “臣建议,可以按旧例,由一位皇子遥领大都护之职,苏烈可以大都护府长史或副大都护职主持府事,朝廷再择几员干臣出任佐贰,一起与苏定方主持辽东,则可安稳矣。”
    苏定方的能力,还是得到李世民的充分肯定的,只不过他并不能完全信任他。
    或者说,皇帝谁也不会完全信任。
    辽东现在有这么大摊子,必须慎之又慎。
    第二天,
    皇帝在辽东城中召集随驾大臣们,商议班师,以及驻军等事宜。
    最终议定,
    辽东驻军八万,其中六都督府的正副十二城,正城三千副城两千共三万人,正城驻守的称军镇,副城驻守的称守捉。
    其余山城堡垒又驻镇戍兵马,上镇五百中镇三百不及三百为下镇,上戍五十中戍三十不及三十为下戍,
    另都护府置一牙军,
    总驻军步骑八万人马,另统领高桓权的高句丽禁卫军十二营一万两千人,附庸城傍军一万二。
    “七皇子安州都督蒋王李恽,遥领安东大都护。”
    “右骁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安东大都护府长史、辽东州都督、刺史,”
    “韦挺检校安东大都护府司马、张俭为安东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兼营州都督、刺史。”
    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苏定方这大都护没当一个月,改成长史了,倒是韦挺从白衣效从,到盖州刺史,再到新城都督,再到大都护府司马,虽还加了检校二字,却也是跳着升。
    此外,就是皇帝把营州都督府,又划到安东都护府下了,这样安东都护府实际就是七个都督府,
    辽东六都督府步骑八万人,这还没算上营州的兵马。
    张俭这个营州都督也加了个安东副大都护职,而李道宗由建安州都督刺史升副大都护。
    原建安州都督、刺史之职由吴黑闼接任,
    庞孝泰任大行州都督、左难当任乌骨城都督。
    扶余都督授给了契何力,新城都督则授给了执失思力这两个胡人驸马大将。
    苏定方神色激动,满脸兴奋的上前谢恩接旨,他没有丝毫的不满自己降职了。
    他这个安东大都护府长史,却是实际主持大都护府事,麾下七都督府二十一州,十万兵马。
    还押领奚、契、等诸蕃落,
    真正的实权在握,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了。
    武怀玉也为师兄高兴,他也终于是彻底熬出头了,从此在大唐军界也是一尊大佬了。
    武怀义也要接着回西域继续任安西大都护,而程咬金也将去河套接任单于大都护,
    若加上牛进达已出任凉州都督、刘兰成为夏州都督等,武怀玉这系在军中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