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登月方案
蓝星与月球的转移轨道是一个大椭圆轨道,探测器与火箭分离进入这一轨道后,探不需要自身加速,只要沿着地月转移轨道飞行,就可以到达近月点附近,探测器在近月点附近实施制动减速后,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就可以进行后续下降、上升、返回等一系列工作。
按照大夏航天集团提供给九州科技的资料显示,仅仅是发射登月探测器,火箭飞行就需要经过起飞、助推器分离、整流罩分离、火箭分离、器箭分离……等10个飞行阶段。
不仅如此,从火箭点火到与探测器分离的过程中,火箭还需要执行超过70个时序的步骤和动作,每个动作都涉及到多项关键产品和关键参数,比如控制指令、解锁装置等等。
也正是因为涉及到的关键产品和参数太多,所以当初九州科技提议立月球开发科学技术协会的时候,大夏航天集团内部有不少人都觉得九州科技有些“狂妄”。
毕竟,虽然大家都承认九州科技在科技制造领域很强大,但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九州科技还是太“年轻”了,以大夏航天集团内部掌握的航天技术和数据,只要愿意,立马就能够在月球开发科学技术协会拿到极高的话语权,
也只是现在这个技术协会还没有产生什么收益和价值,所以大家都将其当做九州科技自己设立的一个项目对接组织。
不过有一点让九州科技所有航天人员感到暖心的是,大夏航天集团半赠送半合作的这些数据当中,虽然有部分因为保密权限的原因,没有给予具体数据,但只要是给出来具体数据的项目,都没有弄虚作假,也没有刻意设置什么陷阱在里面。
或许是因为曾经北极熊的工程师有类似的劣迹,所以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大夏航天集团那几位年纪比较大的工程师还会语气严肃叮嘱道:“有什么不懂的,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就主动来问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
也就是在这种真诚的合作氛围当中,九州科技的航天项目才能有如此快的进步,不然每次有什么重要项目都需要做各种探测和数据收集,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张天浩、詹坤户、张攀阳、李建等人得知顾青到来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公司的技术人员一样收敛自己的讨论,而是和之前一样继续互动,只不过在互动当中,他们会不时将问题抛给自家顾总,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围在圈子里乱绕。
“如果采用直接登月法,那我们就需要火箭推力足够强大的同时,还拥有足够精密的控制能力,毕竟飞行器在火箭的推动下飞向月球之后,一旦进入月球轨道,就必须要借助登陆腿之间的制动火箭,才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飞行过程足够简单简单。但它需要推力足够巨大的运载火箭。
如果是一个五级火箭,其中大推力的一级就要有上千吨的推力,而其他级也需要数百吨的推力。但我们必须要解决控制系统,以及五级火箭模式先天的安全性问题和设备可靠性问题,毕竟载人登月不同于探测器登月,如果一旦在发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航天员能够生还的几率极低。”
“越是精密复杂的科技产品,就越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如果不采用多级火箭,那么火箭推力就无法得到精确控制。而且要想直接从蓝星发射到月球,火箭的载药量就必须要超过普通航天运载火箭,jz-404火箭和其改进型火箭都是长征某型号的优化版本,它的载药量恐怕最多能够支撑往返总共里程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难道我们要再增加一级?”
“不行,jz-404的发动机并不足够优秀,载药量多了,旅途一长,也容易出现各种小问题,究其原因还是能源与发动机虽然足够先进,但是还不够支持到能够进行登月往返的程度。”
“这不行,那不行,那我们怎么做?计算轨道吗?nasa在这方面倒是有想法,我们蓝星距离月球足足有38.4万公里之远,哪怕我们有周天星斗工程的帮助,地面与月球的通信肯定还会有时间延迟。
nasa提出采用数枚运载火箭将飞船和装载推进剂的逃逸火箭分别送入近地轨道,在近地轨道对接起来,对接后的登月组合体飞向月球。
但是这也面临一个问题,它们也没有合适的火箭可以用。”
“就别提nasa那个晦气了,它们连空间站都没办法搞,我们最多也就看看他们的方案研究方向,不可能真按他们的想法做,毕竟按照技术储备的程度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已经超越了nasa,有些设备都完全没有可对比性。”
“老李,你这话说的有道理,我想起咱们以前那几位去nasa工作的同学了,前阵子他们还想通过我的门路,找咱们公司寻求发射航天器的合作可能性。
不过都被我拒绝了,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成熟可以来的高科技制造工业,听听理论也就算了,真要做,还不如和咱们九州航天集团一起合作。”
顾青听到这些小情报时并不意外,毕竟人是不可能因为职业而改变人的多样性。
他清楚学术界和金融界也有类似的人情、人脉渠道圈子。
但是在听了几个方案之后,会议室现场的氛围却陡然冷却了下来。
有位比较年轻的工程师在看到自己老师和几位师叔、以及公司的几位高层都偃旗息鼓之后,鼓起勇气道:“要不咱们还是等等火箭分公司那边的项目突破情况?毕竟咱们设计的方案再多,最后还是要依据火箭与登月着陆器这些设备的具体情况而进行改变。”
但是等到他说完,立马就有一位工程师反驳道:“我们如果不提前做好预案,等到时候再设计,又要浪费许多时间和资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