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武林大会五十八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   宋吹最新章节     
    这里的华山派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华山派,是道教嫡系隐仙派的一个分支。

    老子西出函谷关,尹喜辞官不做,入关传道。而之后所以拜在尹喜门下的学生们,便称呼自己为“隐仙派”,隐为态度,仙为追求,隐仙派由此得名。

    远在秦汉时期便有道教隐仙派高人隐居于华山,因此华山也流传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希夷先生!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端拱二年(989年)七月,去世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

    在赵宋,希夷先生绝对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但上了《资治通鉴》及《长编》,就连《宋史·陈抟传》都单独列传了,这可是十分罕见的,只要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就知道,想在史书里单独列传是多么的困难,很多名臣将相都没这个资格啊。

    陈抟老祖的前半生虽然精彩,但也就是相比较于普通人而言,真正被神话还得归功于高梁河车神赵光义。

    斧声烛影之后,赵二登上了皇位,正统性受到了质疑,这很困扰赵二啊。

    就在这个时候,坊间突然流传起了一个传闻引起了赵二的注意。

    五代十国,军阀割据,战乱不休,民不聊生。赵匡胤的母亲杜氏也和众人一起逃荒,她把两个孩子分别放在筐子里,挑在肩上一路行走。结果遇见了一位道士,而这位道士眼力不是一般的好,一眼就看出这妇人挑的两孩子与众不同,吃惊的说出“谁说世上无天子,此时天子一担挑!”的预言。这在当时杜氏听了肯定是觉得无稽之谈,并不以为意。不过随着赵二的上位,这个预言成真了!

    其实这个传闻是个典型的马后炮,漏洞百出。

    首先,赵大和赵二足足差了12岁,就算是赵二刚出生,赵大也已经12岁了,12岁的半大小伙还需要挑着走吗?

    其次,赵大不是平民出身,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父亲更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妥妥的官宦世家,还是有兵权的那种。这样的家庭条件,什么时候得轮到与难民一起逃荒啊,还得是主母杜氏亲自挑着小孩啊!

    这样的传闻别说上层不信了,就连在坊间反应也就是一般,但是赵二却如获至宝。

    古人信天命,只要做实了这个传闻,那么赵二继位的正统性也就有了,这是天意,上天早有安排,我和我哥哥赵大都是天子!

    为了做实这个传闻,赵二想到了陈抟。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

    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号“白云先生”。

    陈抟几次得皇帝召见许以高官厚禄却不动心,向道之心坚定如斯为民间所乐道,在坊间拥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及影响力,被百姓视为陆地神仙,就是在道家内部也是备受推崇!

    如同后世一样,普通人说句话信者寥寥,但是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说句话,信者云从!陈抟正是那个时代的大v。

    赵二选中陈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陈抟不好名利,一心潜修,不会翅膀硬了就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在赵二亲自上场开始了造神运动。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了陈抟,随后便从宫里传出了当年正是陈抟看到了逃荒的杜氏母子三人,并说出了那句“谁说世上无天子,此时天子一担挑!”预言!如今官家坐上了皇位,想起陈抟老祖的预言,方知这是活神仙啊!

    皇帝都亲自下场背书了,陈抟还能怎么样呢?只能不承认也不否认,在他人眼里却是愈发神秘。

    道家本来没事都喜欢自己造神,如今还有皇帝背书,又怎么会错过如此良机,道家高人集体出动,利用自己在坊间的影响力,大肆宣扬陈抟老祖种种神秘的往事,并且指出陈抟老祖泄露天机(天子一担挑!),只能隐居不出来躲避劫数。。。

    有了皇帝和道家的双重背书,陈抟老祖彻底燃爆了整个大宋,也从侧面证实了赵二继位的正统性,老神仙当年就已经看出来了,说明这是上天的安排,有什么正统性能大过上天的安排?

    陈抟很识时务,尽管名声响彻神州大地,依旧隐居华山,不问世事!

    面对陈抟的识时务,赵二很满意,于是在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陈抟再次来朝觐,赵二更加以厚礼待之。

    赵二还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听。”

    陈抟回答:“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时候,勤行修炼的功劳也不及此。”

    赵二对陈抟更加满意了,同年,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才放他回山。

    端拱二年(989年)七月,陈抟去世于华山张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