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奋不顾身的他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率领三万骑出酒泉,与匈奴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万余人,然李广利本是庸才,经此一役,汉军亦损十之六七。
    李广利回师南下时,又被匈奴军队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幸亏假司马赵充国率将士百人拼死突围,打乱敌人阵脚,才终于捡得一条性命。
    “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这时主动请缨,说愿意带领五千人出居延,接应李广利。原来,李陵虽有将才,李广利却只要他负责运送粮草,李陵当然无法一展所长。这下机会来了。
    可是,打了这么多年,汉朝的府库早已虚了,可用的战马也越来越少。武帝对李陵说,没有那么多的战马。言下之意,是反对李陵出征。李陵这年只有二十出头,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况且祖父李广一辈子威名赫赫,却从未封侯,最后含恨自杀,这成了压在李家人心头的一块大石。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族,李陵没有退却,坚持要出关一战匈奴。
    武帝最喜欢年轻人一往无前的气概,于是点头应允。武帝爱李陵之才,不肯让他白白送死的,于是下诏叫“伏波将军”路博德为李陵后援,在必要时接应他。可是路博德推说,如今是秋天,塞外草肥,正是匈奴兵强马壮的时候,出征不宜,不如等到明年春天,待其匮乏,我愿与李陵一起出征。
    武帝阅览了路博德的上书,拍案大怒,他以为是李陵怕了,所以让路博德站出来推搪。
    于是在没有战马,没有后应的情况下,李陵出发了。他并不害怕,因为虽然没有战马,但是他麾下的每一个士兵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兵,每个人都配有当时最先进的强弩。然而,李陵没想到的是,这一走,便再也没能回来。
    一个月后,李陵军与匈奴三万骑兵相遇在浚稽山。匈奴人多,遂将李陵部围在两山之间。李陵命军士在营前摆上辎重车阵,抵御匈奴骑兵的冲击。紧挨着辎重车后面的,是持戟荷盾的人墙兵士,人墙之后,列的是持着弓箭的士兵。每当匈奴骑兵想要冲过来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尽是如雨的利箭。弓弦嗡嗡之声不绝,匈奴兵应弦而倒,伤亡惨重。于是败退上山,李陵领着汉兵乘胜追击,杀了几千人。
    匈奴单于怕了,原先他欺李陵人少,以为片刻就可把他拿下。哪知道他所面对的不是五千血肉之躯,而是杀红了眼的魔鬼。于是急调左右两部共八万余人,希望可以靠人海战术战而胜之。李陵部果然加速伤亡,不支后退。李陵问道:“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
    李陵怀疑是兵士耽于妇人之乐而丧失了战斗力。早在一个月前,刚出征时,便有兵士将关东盗贼的妻子抢来,藏在车里,用以安慰“寂寞的旅途”。时士气已衰,需要血的激励,所以李陵将这些女子找了出来,全部杀头。李陵斩杀妇人,与项羽破釜沉舟一样,都是要告诉将士们,想要财货妇人,就冲出去!
    果然,士气迅速回升,第二日双方开战,李陵部斩杀了三千余匈奴。
    但是,人数上巨大的劣势是不可弥补的。李陵军虽然又杀了数千匈奴兵,但自身伤亡也不小,而弓箭越来越少,于是且战且退。匈奴损失惨重,单于就有了疑虑——这支汉朝精兵战斗力强悍,我们久攻不下,一点点追着他们往南走,难懂他们只是一个诱饵,在前面有着大队的兵马潜伏,就等着我们入套?于是有了退意。匈奴将领倒没想这么多,他们劝道,我们几万人打人家几千人,却打不赢,以后恐怕再也无法叫周边部落臣服,而汉朝也会因此更加轻视我们!
    两军相持数日,匈奴又损失两千多人。匈奴这次真的想退了。而其实李陵此时也是山穷水尽,矢尽粮绝。
    本来,胜利就在眼前,谁承想这时出了一个叛徒管敢。管敢为校尉所辱,一气之下投降匈奴,把李陵率部外强中干的实情都说了。于是单于不顾一切地发动总攻。汉军的箭矢仍如飞蝗,箭矢不可再生,可是总有射尽的时候。且匈奴军处在高山,居高临下,占尽了地利,他们的箭矢之密,从天上往下看,就像是泼往山谷中汉军的黑水!汉军溃了,“南撤,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如此,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凭借。
    此时的汉军只有三千人了,在没了强弩劲箭的优势之下,他们只能拿起短刀、车辐与匈奴兵肉搏,而他们身在峡谷,被匈奴前后堵住,再无退路!
    站着的越来越少,倒下的越来越多,身边尽是狰狞死尸发出的恶臭,耳边尽是痛苦无告的呻吟。夕阳西下,李陵对着天边那一抹凄艳的血色,长叹说:“兵败,死矣!”已有了末路悲意。军吏劝道:“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浞野侯就是赵破奴,他曾被匈奴人俘虏,后来逃回汉朝,受到武帝礼遇。军吏提到赵破奴,其实是要李陵投降。李陵知道他的意思,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于是李陵“斩尽旌旗”,又将随身珍宝都埋了,慨叹说:“要是仍有几十支箭,我就可以脱身。现在无兵可以再战,明天我们只有受缚一途。所以大家四散逃了吧,各凭天命,定有能够逃出重围的人将我们的经历报告给天子。”
    阴云蔽月,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领着十几个人突出重围,后面跟着数千匈奴追兵。韩延年战死。李陵仰天长叹:“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之后,武帝后悔没有及时救援李陵,说:“李陵出塞时,就应让强弩都尉去迎接。在朝廷下诏,才让老将路博德心生奸诈,使李陵军覆没。”于是派使者慰劳赏赐李陵军中逃回的士兵。
    武帝误听讹传,诛灭李陵三族
    李陵在匈奴待了一年多后,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迎接李陵。公孙敖之军无功而还,说:“捕获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练兵来防备汉军,所以我没有战功。”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其三族。
    道听途说,不辩真伪,枉杀李陵全家老小,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其后,汉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对使者说:“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说:“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李陵说:“乃李绪,非我也。”
    陵曰:“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
    李陵与苏武交谈中有“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不杀我的老母,使我能实现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这就同曹沫在柯邑订盟可能差不多,这是以前所一直不能忘记的!逮捕杀戮我的全家,成为当世的奇耻大辱,我还再顾念什么呢”的表白。
    这段话表明了李陵暂时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再报汉室的心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汉昭帝即位后,向来与李陵友好的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派李陵的老朋友任立政等三人出使匈奴,借机劝李陵归汉。使节在酒席上抚摸佩刀上的环,触碰李陵的脚,大声说“汉朝已经大赦,中原安乐,主上年少,辅政的是霍光和上官桀!”李陵表示“吾已胡服矣!”而且以“大丈夫不能第二次受辱”的回应。
    痛哉!休对故人思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