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风筝的风(7.1k)
作者:肉都督   1990:从鲍家街开始最新章节     
    这首曲子比《风筝》要短不少,陈恺歌感觉都没到两分钟,只一会儿就听完了。
    曲子结束之后,王军正把磁带往回倒,又重新听了一遍。
    虽然周彦之前说还有一个曲子没有录,但其实在王军正看来,《天堂回信》的配乐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除了《风筝》之外,周彦给《天堂回信》还写了十几段曲子,这些曲子都不长,短的只有几秒钟,长的也就二三十秒。
    这样多的曲子,对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来说,应该是足够了。
    至于周彦说的最后一首曲子,他也没有细说,所以王军正就以为跟之前那些小段落一样非常短,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一个大大的惊喜。
    陈恺歌在曲子里面听到了夏天,而王军正更多的是听到了童年,她自己的童年。
    小的时候,王军正就是个假小子,还是个孩子头,天天带着院子里的其他孩子在街头巷尾“流窜”。
    恍惚间,仿佛几十年前延市的老街景穿越时空来到了她的面前,小妮儿、二毛、大小子……一个个儿时玩伴的名字也在脑海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随着音符跳动。
    等到第二遍曲子结束之后,王军正才长长地舒了口气,随后露出笑容,“周彦,你小子又给我一个惊喜!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曲子配进电影了,这首曲子叫什么?”
    周彦笑着说道,“风。”
    “什么feng?”
    “风筝的风。”
    因为电影是在春天拍的,没有夏天的画面,所以周彦就没有用原本的名字《夏天》,改成了《风》。
    这首曲子会用在电影中两个小孩在在巷子里面追逐嬉闹,爷爷在后面追的场景,周彦原本想取名为“追风”,后来想了想,将追字去掉,只留了一个风。
    “风,挺不错的。”王军正笑着点点头,又问周彦,“你明天上午有没有时间,去把曲子的终版给录制出来?”
    周彦用随身听录出来的曲子,音质达不到要求,肯定是不能直接剪到电影里面的,还需要另外使用专业设备录制出终版来。
    “没问题。”周彦点头:“那我明天上午过去把曲子给录出来。”
    其实这首曲子里面除了钢琴之外,周彦还要加一点小提琴,不过没有关系,本来配乐就是分轨录制的,他一个人就能搞定,不需要另外找人。
    不过后面《故宫的记忆》录制终版,那周彦一个人就搞不定了,架子鼓他可玩不转。
    “那好,你在这儿坐会儿,我去剪接车间看看。”
    王军正把磁带从收录机里面退出来,然后拿着磁带出了办公室,她要去剪接车间对着片子听这首《风》。
    等她走后,陈恺歌笑呵呵地说道,“看得出来,王导真的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王导喜欢就好,配乐主要还是为电影服务。”
    陈恺歌从口袋里面掏出烟,做样子给周彦让一根,还没等周彦拒绝呢,他就自己将烟点着了。
    王军正在办公室的时候,他有所顾忌,不太敢点烟,王大姐脾气可暴,看不惯直接就开怼,一点面子都不会给人留。
    点上烟,舒舒服服地吸了一口,陈恺歌笑道,“周彦,以后有机会,咱俩也合作一把。”
    他说的合作,自然是要请周彦担任配乐指导,而不是像这次《霸王别姬》一样,周彦只是配乐组二把手。
    之前的一首《风筝》,还有今天的这首《风》,让陈恺歌垂涎欲滴,这样的好曲子,用在电影里面,肯定能给电影加分不少。
    陈恺歌已经想好了,以后他要是再拍一些比较柔情的电影,就可以找周彦合作,他在这方面的才能显然很突出。
    周彦笑了笑,“应该会有机会的。”
    他也在脑海中捋了一遍陈恺歌后来拍的电影,如果从配乐角度来考虑的话,恐怕也就《妖猫传》跟《长津湖》能让他产生一点兴趣。
    在他看来,后面跟陈恺歌合作的可能性估计是不太大,所以他刚才的笑容多少带着点敷衍的成分。
    ……
    “咚咚。”
    《bj文学》的办公楼,主编梁金光正在自己办公室里看各组送上来的稿子,忽然听到门口传来敲门声,便抬起头来。
    门口站着一个青年男人,个子不高,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梁金光之前没见过。
    “你好,是梁主编么?”男人笑着问道。
    梁金光挑了挑眉毛,“你是长安过来的黄健新吧?”
    男人笑着点头,“没错,是我,之前给你打过电话。”
    “进来坐。”梁金光笑着站起来,给黄健新倒了杯水,“我今天上午就在想,你什么时候过来。”
    黄健新接过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本来是昨天晚上就能到燕京的,路上出了点状况,一直弄到中午才到,实在对不起。”
    “有事情耽误住了很正常。”梁金光笑着摆摆手,随后直接说起了正事,“你在电话里面说,对《清水里的刀子》感兴趣,是想要把它拍成电影还是电视剧?”
    “电影。”
    听到要拍电影,梁金光也是挑了挑眉毛,“我们杂志发表的作品能改编成电影,我自然是高兴并支持的,但你也知道,影视授权是作者的事情,所以这事你需要跟作者聊。”
    黄健新点点头,“这个我知道,所以我也是想从你们这里拿到周产老师的联系方式。”
    梁金光想了想,说道,“你直接找他也不太好,有些作者不太喜欢别人贸然过去打扰,这样吧,我先让人去跟他说明一下情况,问问他的意见,如果他有意愿的话,你们就见面聊聊,如果没意愿,那就算了。”
    “周产老师现在人在燕京么?”黄健新问道。
    “在,你要是不着急去办别的事情,就在我们社里面等会儿,要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办,就明天再过来。”
    “那我等会儿吧。”
    黄健新这次到燕京来,就是为了《清水里的刀子》,自然希望能够尽快把事情确定下来。
    来之前,他想的是最好杂志社能够把周产的联系方式给他,然后他直接去找周产聊作品授权的事情。
    但是他没想到梁金光挺保护作家的隐私,不愿意直接把周产的联系方式给他,既然如此,他便只能等着了。
    随后梁金光就去跟小说组交代了一声,让他们去找人。
    ……
    周彦跟陈恺歌扯了会儿淡,也没等王军正回来,就跟陈恺歌告辞,回了学校。
    一回到宿舍,周彦就看到坐在他床边凳子上的华扬,此时正低头盯着地面发愣。
    “华编辑,你怎么来了?”周彦诧异道。
    华扬听到周彦的声音,抬起头来,脸上的笑容一下子绽开,“周彦,可算把你给等回来了。”
    见他这样,周彦也好奇,“你等我干什么?”
    “好事。”华扬直接起身走到周彦身边,一把抓住周彦的袖子,“赶紧跟我去一趟社里面。”
    周彦被他这一套动作弄得莫名其妙的,但还是跟着他往门外走,走了几步之后,华扬才解释道,“今天有个导演来社里,好像对《清水里的刀子》很感兴趣,社长让我来找你过去。”
    “清水里的刀子?”周彦一脸的疑惑,“这不才刚刚发表么?”
    “所以啊,热乎着呢。”
    周彦又问,“是哪个导演?”
    华扬摇摇头,“具体叫什么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姓黄,个子不高。”
    就这点信息,周彦也没办法猜到是哪个导演。
    其实他不太想跑这一趟,照理说,既然对方想找自己要作品授权,那应该登门拜访,哪有让自己跑过去的道理,这逼格一点都没有了。
    不过碍于华扬的情面,周彦也没说什么,还是骑车跟着华扬去了他们杂志社。
    到了社里面,华扬带着周彦去了招待室。
    因为等待的时间比较长,黄健新不可能一直都在梁金光办公室待着,所以他跟梁金光聊了一会儿就被小说组的组长钟兴华带到了会议室。
    周彦跟着华扬走进招待室,一看到黄健新,便惊讶道,“健新哥?”
    刚才在路上,他就在想这黄导到底是谁,只不过想了一路也没头绪,没想到竟然是黄健新。
    黄健新是长安制片厂的导演,就跟刘清住在一个宿舍。
    那段时间,周彦,黄健新还有刘清他们几个天天晚上都要打牌,混的非常熟。
    主要是黄健新跟刘清关系特别好,他们两个是同批进入长安制片厂的,一个在道具组,一个是场记,都是非常不起眼的职务。
    不过后来黄健新表现很好,一路上升,85年的时候独立执导了剧情片《黑袍事件》,并且凭借此片拿到了新时期十年电影奖的最佳处女作奖。
    自此之后,他就正式走上导演之路,后来又拍了电影《轮回》,这片子送到国外参赛,虽然没有拿到什么奖,但也为他攒下不少名气。
    刘清则一直都在做道具师,两人的人生轨迹完全走出了两条线,不过关系却依旧非常好,没事的时候,黄健新就会搞点白酒找刘清喝点。
    周彦在长安制片厂住的时候,也跟他们喝过两次。
    黄健新原本正在跟钟兴华聊天,听到周彦的声音,就转头过来,脸上的表情比周彦还要惊讶,“周彦?!”
    随后他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像是被锥了屁股一样,腾一下站了起来,一脸不可思议。
    “你是周产,周产是你?”
    周彦笑了笑,“健新哥,你这是在跟我说顺口溜么?周产是我笔名没错,你就是黄导?”
    在场的另外两人也都是一脸懵,钟兴华开口问道,“黄导,你跟周产认识?”
    “认识,当然认识,我们是室友。”
    这话一出,钟兴华跟华扬两人就更懵了。
    这两人竟然是室友?什么室友?
    看到他们脸上的疑惑,黄健新笑着解释道,“周彦之前在我们制片厂待过一段时间,他就住我们宿舍。”
    虽然黄健新认为自己解释的挺明白,但是钟兴华他们却依旧满脑子的疑惑。
    周彦为什么会跑去长安制片厂?还跟黄健新住一个宿舍,他不是央音作曲系的学生么?
    虽然还是不明白,但是钟兴华也没有再往深了问,他只是笑道,“既然你们认识,那就好办了,影视授权的事情,你们两位直接聊吧。我们这个招待室,随便你们用。”
    “不用,不用,既然是周彦,那我们去其他地方聊吧。”黄健新笑了笑,又转头对周彦说道,“老刘他们还在楼下等着呢。”
    之后黄健新又去跟主编梁金光打了个招呼,便跟周彦一起下了楼。
    ……
    长安制片厂的那辆得利卡面包车就停在《燕京文学》办公楼的后面,周彦跟黄健新走到车边上时,刘清已经躺在后排的一堆布料上面睡着了。
    周彦拍了拍窗户,提着嗓子喊道,“着火了。”
    刘清一下子醒了,先是在车里面看了看,随后又伸头在外面望了望,没看到有着火点的地方,便嘀咕道,“哪里着火了,净跟我胡扯。”
    说完,刘清又倒头去睡。
    但是刚躺下,他又弹了起来,直愣愣地盯着周彦看。
    “周彦?”
    他的声音充满了疑惑,“我做梦了么?”
    黄健新此时已经坐上了副驾驶,转头对刘清说道,“老刘,你没做梦,这就是周彦。你快点起来开车了,找个地方填饱肚子,中午吃的两个包子这会儿都化干净了。”
    刘清翻身爬起来,问道,“你的事情搞定了?”
    “算搞定,也算没搞定。”
    “跟我打哑谜呢?到底有没有搞定?”
    黄健新笑了笑,“你先开车,咱们路上说。”
    ……
    “这么说,那篇《清水里的刀子》真是你写的?”
    二十分钟后,路边的一间涮肉馆子里面,刘清瞪大了眼睛,看着周彦,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黄健新跑大老远要找的作家竟然就是周彦。
    周彦笑了笑,“你之前不还帮我收过信么?我还以为你知道我给杂志社投稿。”
    刘清扯起了嘴角,“我知道个屁!每次那么多信,我还能一个一个去看从哪儿寄来的?而且就算看到你收到杂志社的信,我也想不到这小说是你写的啊。”
    黄健新笑呵呵地往铜锅里面倒肉,“老刘,这我就要批评你了,你早看到周彦收到《燕京文学》的信,又知道《清水里的刀子》作者叫周产,怎么就联想不到周产就是周彦呢?”
    “谁知道他收的是《燕京文学》的信?”刘清嘟囔了一句,又说,“我就问你,你听到周产的时候,有半分联想到周彦么?”
    黄健新为自己辩解道,“也不是半分都没有……”
    “嘁。”刘清压根不信,他又看向周彦,“周彦你这鬼笔名真难听,叫什么周产,比难产没有好听到那儿去……”
    黄健新扒拉了一下刘清,表情严肃道,“老刘,注意你的语气啊,现在坐在你面前的可不是以前天天跟我们在一起厮混的小老弟周彦,而是知名大作家周产,我这电影授权要是拿不到,可全赖你。”
    周彦哈哈一笑,“健新哥,你别臊皮我了,我总共也没发几篇小说,谈什么大作家。”
    黄健新调侃道,“就你这还不满足,二十岁在《燕京文学》发表小说,能有几个人?”
    刘清认真地点头,“没错,这个确实厉害。”
    周彦看到刘清认真的表情,吓了一跳,心说又给这粉头子找到新素材了。
    黄健新从铜锅里面捞了一大筷子羊肉,送到周彦的碗里,笑眯眯地说道,“那这个授权的事情……”
    “没有问题。”周彦十分干脆地应道,黄健新夹来的羊肉他也笑纳了。
    听到周彦答应,黄健新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我就知道你老弟靠谱。”
    刘清在旁边学着黄健新刚才的语气,怪叫道,“什么你小子,他小子的,叫周老师。”
    黄健新也不跟他抬杠,非常配合地点头,“哎,周老师。”
    周彦翻了个白眼,“你们怎么骂人呢?”
    这话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来,喝一个。”
    黄健新又端起酒杯,三人碰了碰杯子。
    今天他们并不急着回去,刘清也不用开车,所以也喝了酒。
    一杯酒下肚,黄健新才说起授权费的事情,“今年授权费什么的似乎都在涨价,不过我们经费确实也不太足,我能给你的,只有三千块。”
    周彦笑道,“三千已经可以了。”
    三千这个价格放在一年半以前,那绝对是高价。
    那时候苏瞳的《妻妾成群》授权费拿了四千,已经是国内最高价了。
    但是这一年多,行情不断上涨,三千已经不算高。
    当然,也绝对不能说它低,现在一部小说的影视授权费基本上也就是这个价格。
    其实这玩意没个准,要看拍电影的是谁。
    黄健新要拍《清水里的刀子》,并没有企业投资,就是制片厂自己出钱,那预算肯定一般。
    但是像张一谋跟年代公司签约,还有陈恺歌跟汤臣电影合作,经费都是这些公司出,预算肯定要高很多,作品的授权费出到两三万的天价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就算是价格低一点,周彦也无所谓,黄健新可是个潜力股,后来他可是执导了《建党伟业》跟《建国大业》两部历史大片,现在交好,绝对不亏。
    退一步说,即便黄健新不是什么潜力股,就看着刘清的面子上,周彦也愿意给个友情价。
    听到周彦对价格没意见,黄健新又端起酒杯跟周彦单独喝了一个,“周彦,说实话今天我感觉就跟做梦似的,来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周产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是否好沟通。”
    “这他没有说假话。”刘清在旁边给黄健新作证,“一路上,他老是在嘀咕这个事情。”
    周彦笑道,“这个计划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先琢磨剧本吧,最近厂里面挺忙的,拍摄的事情后面看安排。”黄健新微微叹了口气。
    “都是瞎忙。”刘清似乎酒劲上来了,说话的时候还拍桌子,“今年我们的时间,不都被老谋子给浪费了?要不是他,能有这么忙么?”
    周彦听他提到张一谋,好奇道,“对了,我年初去长安的时候,你说《一地鸡毛》要开拍,现在什么情况了?你们还没有去渝都么?”
    “去啦!”刘清长长地叹了口气,“又回来了,他一句话,我们几十号人跑到渝都待了那么长时间,一场戏没拍,又说不拍了。”
    “什么意思?”周彦疑惑道。
    “什么意思,仗着自己是大导演,胡闹呗!”
    黄健新见刘清喝得有点晕乎了,就主动接过话茬说道,“我听说是张导在渝都没有找到拍摄感觉,然后又看到另一篇小说,特别有感觉,所以就转移阵地,现在准备拍这部小说了。”
    周彦眯了眯眼睛,问道,“什么小说?”
    “万家诉讼。”黄健新说出一个名字来。
    周彦眉头一挑,果然,张一谋最终还是要拍《秋菊打官司》,之前他还在想,自己的到来这么快就对张一谋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改变,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其实周彦还挺想看到改变出现。
    张一谋拍的《秋菊打官司》他已经看过,但是张一谋拍的《一地鸡毛》他却没看过,如果能看到,也算是一种新的体验了。
    他也理解刘清为什么有这么多怨言。
    站在张艺谋的角度,他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有感觉才拍,没感觉便摆,是尊重艺术。
    但是站在这些工作人员的角度,他们为了这个项目花费了那么长时间,现在说变就变,确实非常难受。
    有的人心比较宽,反正就是拿死工资,拍啥不是拍啊,管你怎么变,也不影响我工资,只是刘清这种性格显然办不到。
    周彦微微叹口气,现实如此,一个导演功成名就,自然是有无数的幕后人员要做出牺牲。
    “来,继续喝,不管那些鸟事。”
    刘清拍了拍桌子,又开始跟周彦他们碰杯。
    这顿酒喝到后半程的时候,就演变成周彦跟黄健新两个拉着刘清,让他不要喝多,但是不管两人怎么拉,刘清最终还是把自己给喝趴下了。
    刘清喝趴下倒也不愁人,直接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看着已经睡过去的刘清,黄健新笑着说道,“这家伙,就是嘴上说说,在张导剧组里面干活,他比谁都认真。”
    周彦点点头,这一点他同意,刘清就是那种表面恶人。
    “刘哥是性情中人,我也特别喜欢跟他这样的人打交道。”
    “不然你以为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处过来的。”黄健新笑了笑,又打了一个酒嗝,随后问周彦,“你的《蚁蛉》是不是送去评奖了,现在有结果么?”
    周彦挠挠头,他也知道年代公司要拿《蚁蛉》去参加电影节,但是具体参加什么电影节,什么项目,他一概都不知道。
    年代公司也不可能特意为了这事跟他联系,除非最终有好的结果。这种小项目去参加电影节或者什么比赛,也不会花钱把周彦这个导演给请去。
    周彦去国外来回一趟,花费可能比拍电影本身花的钱还要多。
    “其实我都不知道参加了什么比赛。”周彦如实说道。
    黄健新也理解情况,点头道,“听说参加不止一个电影节,有参加比较出名的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还有一个是巴西的短片电影节,不过我不记得名字了,之前听张导提过一嘴。”
    “嗯,他跟年代那边接触多,知道的也比我多。”
    那个比较出名的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周彦都没听过,更别说什么巴西的短片电影节,连黄健新都叫不出名字,肯定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奖了。
    黄健新笑道,“听说那个巴西的电影节就是七月份左右开始,所以我才问你有没有结果。”
    周彦耸耸肩,“我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如果举办过了,那应该是没有拿到什么奖项。你说的那个法国克莱蒙国际短片电影节,很出名么?”
    黄健新笑道,“当然出名,已经办了十几年了,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短片国际电影节,也是法国仅次于戛纳的第二大电影节,《蚁蛉》要是能够拿到这个奖,那你的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周彦来了兴趣,问道,“这电影节什么时候办,参赛有什么要求?”
    黄健新想了想,说道,“时间应该是冬天,具体什么参赛要求,我还真没有研究过,这事你得问年代公司那边,他们有专门的人钻研这个。”
    周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克莱蒙国际短片电影节,他倒是可以关注关注。也是好长时间没跟侯啸贤他们联系了,他可以找时间给侯啸贤打个电话问问。
    黄健新看出来周彦对克莱蒙国际短片电影节有兴趣,又笑着说道,“《蚁蛉》还是有些希望的。”
    周彦也笑了笑,他知道黄健新在安慰他。
    《蚁蛉》是不错,但是要说拿大奖可能差点意思,整部短片所表达的东西不够丰富,关键就靠结尾的脑洞,这种片子参加电影节本来就是比较吃亏的。
    他如果真要想在克莱蒙国际短片电影节上有表现,也是要换个其他作品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