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故障复现,问题确认
作者:老狼爱牛羊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最新章节     
    第369章故障复现,问题确认
    “好了,停下吧。”
    朱雪峰心里已经有了数,发动机不能再不降温就提升转速了,这个可是柴油发动机,温度对缸体里面的压缩混合空气影响很大,搞不好真会爆缸。
    实验一共持续了不到两分钟,缸体的温度的确上升不少,但总的来说,还没完全高起来,毕竟时间太短。
    “时间太短了,发动机温度都没来得及真正升起来,这代表不了什么,”
    “就是,这么点时间,不能证明高可靠。”
    “缸体发热,故障也没复现,这次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现场议论纷纷,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海军代表走了过来。
    “小朱同志,你刚才的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我很好奇,你得出了什么结论,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牛代表,我有了初步结论,还需要和各位前辈们一起探讨一下。”
    最后查到一张放行单,工厂也承认,精度比图纸要求差了一点,设计方和军方通过评审后都认可,并签了《超差代用放行单》。
    下面议论纷纷,分析的方法很多,这么直接了然还真没见过,的确像棵树,也像扒光了肉的鱼刺,是好法子,这样的确逻辑更清晰,更有条理,也不容易遗漏相关可能。
    “在什么叫应该没有问题,多款发动机都是这个配合尺寸,应该就是没问题。”
    “这个图,我把它叫故障树,也叫鱼刺图,这个就是故障,咱们来分析抱缸的原因…。”
    实验现场支起来一块黑板,朱雪峰按照自己的草图在黑板上画了一根倒立的树杈。
    “各位前辈,各位专家,我这里有一点想法,在这里献丑,也就是个抛砖引玉,望大家别笑话。”
    “这位前辈,我们的分析还没结束,您听听还有没有这种可能。”
    看着下面举手的厂方人员,朱雪峰虽然被打断,还是很礼貌的示意。
    “有话您请讲。”
    朱雪峰点点头,又指着急于解释的设计方。
    “这次设计方的精度要求提高了不少,这次我们生产也采用了你们厂的技术,精度也提高了很多,应该比以前的发动机配合更好,虽然比设计方的要求差一点,这也是我们厂近些年来精度最高的一次。”
    “关于这个,我想说明三个问题,通过测量,缸体和活塞的尺寸偏差均略大于设计要求。”
    这时候,赵厂长也带着人匆匆回来了,他们检查了铸造的全过程,没有太大问题。
    军方也点点头,当时的让步放行他们也是讨论过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才能开始下一步。
    设计方还是不能理解,“可是我们以前的配合尺寸都是这样,多次验证,怎么就没问题。”
    设计方不太同意朱雪峰的用语,当场指出。
    “他们的精度最高就到这样,已经远远好于以前,所以我们签署了让步放行,我们只是按你们厂的精度要求提出,即使他们没达到,我们也不认为这是原因。”
    “请您也发表您的看法。”
    面对质疑,朱雪峰笑着说道。“您要这么说,也没错,7000转还能正常运转,配合应该是没有问题。”
    “配合尺寸正常情况没问题,当发动机缸体温度升高,水冷系统开始工作,缸体和活塞的散热效果不一致,导致活塞卡住!”
    “所以你最后怀疑还是缸体和活塞的配合,你这次验证虽然奇怪,好像也验证了配合没问题吧。”
    朱雪峰收回手,“我也同意你们的看法,这个不是根本原因,通过测量我知道,活塞是负公差,这个误差会导致发动机功率略有下降,不会导致抱缸。”
    “再说一个问题,以前的发动机没有达到过这么高的转速,对摩擦的热量估计不足,这个也有一定影响。”
    这下底下没人反对,朱雪峰接着说道。
    “配合尺寸的设计上我认为有点问题,这次选用的是新材料,和以往铸铁的膨胀系数有轻微差别,沿用成熟配合尺寸,在这时候就是个隐患。”
    “温度不高时不明显,转速持续升高,温度也急剧变化,再通过水冷导致缸体和活塞温度不一致,问题就出现了,不知道各位前辈和专家同不同意我的看法…。”
    底下一下子安静了,大家都是行业内的翘楚,一个膨胀系数不同就说明了一切,这次实验的确也证明,温度相同时,问题不大,温差出现时,故障肯定出现。
    一阵议论纷纷后,慢慢响起了掌声,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大,没想到是材料的变化,导致膨胀系数不同,以前不会出现问题的尺寸现在就不合适了。
    “当然,这只是我们目前的判断,到底是不是散热和尺寸配合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再用试车来验证一下。”
    “刚才不是验证了吗?”
    朱雪峰摇摇头,“这个转速才达到七千转,远远未达到设计方要求,刚才是汽缸已经受损,不适合进行高转速实验,咱们不是一次做了三套吗,那两套正好拿来做比对实验。”
    几方人马都有些心疼,这一台就得不少经费,再实验两台,谁都心疼。
    “牛代表,那两台应该和这一台一样,没法正常投入使用的,虽然还没实验,也肯定算是废品。”
    朱雪峰话虽然刺耳,但想想,的确只能是废品,牛代表点点头。
    “那就按轧钢厂的实验方案来试试,确保咱们问题找得准。”
    两台发动机远远摆开,相距二十多米,为的是避免意外。
    “按方案,直接从5000转开始,每个转速持续十秒,一千转一次变换,一号机不用水冷散热,二号机水冷散热。”
    转速很快再次到了七千转,意外的是一台都未抱缸。
    “升到8000转。”
    朱雪峰一直仔细的盯着发热的活塞,外面传来一阵惊呼,太危险了,刚才很意外没有出现抱死。
    现在意外出现了,一号机8000转速还在正常运转,二号机在7000转坚持了几秒后被迫关机,出现了抱缸,故障复现。
    “升到9000转,维持一分钟,关机。”
    意外再次出现,一号机9000转依然正常工作!一分钟后关机,大家才放下心来。
    船厂的代表有些迷糊。“为什么会这样?不散热却能运转,散热却出现故障?可要是长时间不散热,这机器也会烧坏。”
    柴油机厂的代表还是很清楚,毕竟是业内人士,“不散热大家都相同膨胀,当然没问题,一散热这配合尺寸的设计不足当然就出来了。”
    这次实验再次验证了温度和膨胀系数以及配合尺寸上面的协调性存在问题,设计方也是红了脸。
    “对不起,的确是我们考虑不周,忽视了这个问题,回去我们就重新计算,争取早点改好。”
    设计方重点关注了球墨铸铁的强度和韧性,的确在原发动机上进行了大幅修改,却忽略了这个不起眼的因素。
    “我们厂有几套产品的配合尺寸,可以提供给你们进行参考,当然,发动机的个体差异很大,也就是个参考。”
    设计方明白这个道理,没法照抄,但还是道谢。
    按理说,剩下就没有轧钢厂什么事了,但厂方、军方和设计方都提出让轧钢厂的同志争取再多待几天,等新的图纸出来样品,顺利试车后再走。
    没办法,几人只能留下,这可是重点任务,得确保成功的,朱雪峰被特意邀请参与发动机再次设计工作。
    倒是狠狠地学到了不少东西,这种巨型发动机是朱雪峰从来没有想过和接触过的,很多想法和思路就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剩下的几天,朱雪峰几人也就在军方和厂方的带领下,简单参观了一下造船厂。
    其实也就是在外面瞧瞧,厂房里面是不让进的。
    “这就是这次的舰艇,怎么样,个头大吧。”
    一个隐蔽海湾的大型厂房里停放着一艘完工的大型舰艇。
    “的确个头不小,应该是护卫舰吧。”
    “嗯,这是最新的护卫舰,才研制的,重115吨,要是咱们自己的发动机成了,这航速应该能达到35节,到时候,就论速度,这一片的舰艇谁也跑不过咱,就是白头鹰来了,也跑不过咱们。”
    的确,35节的速度很惊人,这时候还没什么舰艇能跑这么快,关键还是这艘护卫舰个头小,才115吨,但用在近海巡逻和防御还是足够用了,这一片没有太过于强大的海军舰艇。
    “本来我们想进口发动机的,老毛子的便宜,有劲,却只能跑450个小时,发动机就报废,这可没办法。”
    “这么点工作时间也叫发动机啊?”
    朱雪峰一行都很意外,按这个说法,跑不到二十天就废了,这是啥玩意。
    牛代表尴尬的笑了笑,“这款发动机是给鱼雷快艇用的,所以设计上就这么长的寿命。”
    众人恍然大悟,鱼雷快艇看起来又快又飒,可它的存在就是一种悲壮。
    这时候的海军,只有鱼雷快艇的数量尚还说得过去,近海海战利器,也算半个自杀式快艇,没办法,海军穷啊。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儿时看过的电影,一群鱼雷快艇围着巨人一般的驱逐舰打转,号称群狼战术,活生生的逼退不可一世的驱逐舰,真是悲哀,和后世的汽车炸弹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是啊,海军还是太穷了,只能发展一点近海战力,以防御性为主。”
    牛代表点点头,“所以后来我们想进口民德的发动机,1300马力啊,可惜缺口太大,我们至少要二百台,国家掏不起,我们才咬着牙研制了新发动机。”
    “还得感谢们轧钢厂啊,及时研制出了新材料、新技术和提升发动机的动力的技术,没有你们这三样,只要缺一个,我们也搞不出来。”
    海军这次发动机要是能成功,的确轧钢厂的三项关键技术缺一不可。
    “我们设计后,推算,最大功率能达到1600马力,这可是比进口的还强,哈哈,还花不了几个钱,等成功了,我们会报上去,给你们厂请功。”
    …
    “别看我们这舰艇不算大,舰艇上舰炮和防空火炮的火力可是很强,在咱们亚洲这一片,没有比它火力更猛的。”
    朱雪峰也就有了印象,这应该就是后世的62式护卫舰,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最终定型版本,后世一共生产了接近四百艘,外卖了七八十吧,剩下的,在二十年内一直算是海军主力舰艇。
    海军虽然也有几艘从老毛子那里弄来的几千吨的驱逐舰,但毕竟少,过于宝贝。
    家里穷不舍得让这些宝贝参战,更多的是为海军培养人才,而真正撸起板砖冲上前干架的就是那些几十吨上百吨的小炮艇。
    想到海军用小炮舰和敌人贴身肉搏,心中就有一丝的酸楚,还记得无畏的渔船向扶桑护卫舰发动撞击的悲壮,然后光荣的瘪着船首回港口。
    缺大型舰艇啊,这个可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国力和技术的多重困难只能交给时间。
    看着不远处摆放整齐的小快艇,不用说,这些都是鱼雷快艇,果然,就听牛代表介绍。
    “这就是我们的鱼雷快艇,目前数量全世界第一,速度最高能达到50节,没有任何舰艇能逃脱它的追击。”
    剩下的话没说,大家也知道,追上了,自己大概率也牺牲了,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主要武器就是鱼雷,快艇上的战士只有常规轻武器,在舰炮和舰艇的火力覆盖下…。
    这个时期的鱼雷也很不靠谱,仿制的很不成熟,大毛子走了以后,进展也不顺利,所以每一颗鱼雷都是宝贝,必须凑近了发射。
    …
    正在加工的鱼雷快艇的防水格挡,还是给了朱雪峰很大启发,他对舰艇和船只结构不算了解,但防止沉没的隔断仓使他马上想起了后世常备的冲锋舟。
    对了,后年的夏天,要是有一批冲锋舟,该能挽救多少家庭和生命,作为一名经历过洪水洗礼过的后世京城人,再清楚不过了。
    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他早已记住明后两年,内地很多地方发生洪灾,尤其是后年,也就是六三年京城、冀、津也将出现罕见降水导致的大洪灾,无数人流离失所,给京城造成极大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