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设置百官
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最新章节     
    第163章设置百官
    南康大长公主府。
    司马兴男在建康逗留也有一段日子了,宗女贵妇们的吹捧让她乐不思归。
    直到听说了桓温在江陵道观里寻欢作乐,她才让人收拾起了行囊。
    司马兴男在江陵自然是有耳目的,否则当年桓温在尼姑庵里鬼混,司马兴男又怎会知道。
    她才不管桓温如今贵为楚公,进位大司马的威风,说到底,不还是沾了自己儿子的光,否则老奴有何功劳能够加官进爵。
    桓温得知司马兴男即将返回江陵,刚刚得到封赏的喜悦也被冲淡了许多,甚至将佐们提议往道观庆祝,也被桓温拒绝。
    公主马上就要回来了,老奴可得养足精神侍奉公主。
    最终,在桓温的尽心侍奉下,司马兴男也没有问罪于他。
    与此同时,桓熙再得一子的消息也为桓温、司马兴男夫妇所知。
    桓温固然也思念阿满、洛娘,以及新出生的小孙儿,毕竟阿满、洛娘如今四岁了,而桓温还是在他们襁褓时见过,而香孩儿甚至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但他并没有遣使北上,让桓熙将儿女送来住上一段时间。
    因为桓温也正在准备北伐。
    如今占据了江州,荆州不再受到朝廷的军事威胁,桓温可以随意调动军队,再也无人可以羁绊他。
    筹划数年的北伐,也该付诸实践。
    桓温发誓要让世人好好瞧瞧,自己当初被庾翼称赞为当世英雄,可不是浪得虚名。
    而桓温的目标,正是周成所占据的许、洛之地。
    过去,桓温、桓熙对洛阳嗤之以鼻,是因为占了也守不住。
    桓熙需要进攻前凉,而桓温则需要防备江州。
    洛阳面对河东之敌,基本不设防,二人又分不出重兵把守,只得放任周成占据颍川、河南二郡。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曾经被视为鸡肋的洛阳,如今却成了香饽饽。
    有桓冲镇守江州,桓温能够放心的在洛阳地区集结重兵,不必担心朝廷会趁机袭取荆州。
    光复旧都,捞取政治资本,倒还是其次。
    能够经营洛阳,等人口兴旺了,桓温大可逼迫朝廷,还于旧都。
    一旦朝廷被迫离开了江东,便等同于砧板上的肉,可以任意拿捏。
    将来即使想要谋朝篡位,也会方便许多。
    况且,以周成的实力,桓温想要攻取洛阳并不困难。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桓温隐忍多年,再次亮剑,还是挥向弱者更为稳妥。
    桓温已经派人北上送信,告知桓熙,自己将在今年内举兵北伐。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三月初五。
    朝臣车灌奉太后之命,出使江陵、长安,先在江陵宣读诏书,持节策命桓温为楚公,封国建号为楚,以荆、江二州三十二郡为其封国疆土。
    桓温拜受诏书,与将佐同庆。
    不久,桓温效仿曹操受封魏公,建都于邺,以荆州江陵为楚国都城。
    又立宗庙,祭祀桓氏先祖及社稷之正神。
    建国之后,桓温有了设置百官的权力,其中,以郗超为楚国尚书令,其余将佐,皆有被授予楚国官职。
    只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楚国世子,却是梁国国公。
    一如征服者威廉一世,既是英格兰国王,又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
    与此同时,虽然朝廷册封的使者还在赶来长安的途中,但桓温已经派人快马提前从江陵送来了消息。
    长安军府的众人为此欢欣鼓舞,都在想着自己能在梁国获得什么样的职位。
    这也是桓熙麾下将佐为何这么热衷于让他建立封国的原因,只有他进步了,大家才能一起跟着进步。
    好消息接踵而至,谢艾派人快马回报,敦煌郡、西海郡已经相继归附,西域长史李柏等人也上表臣服。
    杜胄已经带着四千步兵以及他们的家眷,上任敦煌太守。
    同时也把桓熙对前任敦煌太守的委任一并带了过去,前任敦煌太守将会被调往秦州,担任武都郡太守。
    谢艾如今正在回师的途中,三千将士中的一千步卒已经被留在了敦煌,他们的家眷也将被迁往敦煌郡。
    剩余两千骑兵,将会被安置在武威、西平、金城三郡。
    至于谢艾,则会东出,来到长安,担任大将军府的幕僚,同时也兼任楚国官职。
    三月二十日,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车灌终于是抵达了长安。
    “.今以雍州之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始平、新平,梁州之汉中、梓潼、巴西、涪陵、广汉、魏兴、上庸、新城,秦州之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狄道,并州之河东郡,凡二十二郡,封君为梁公。
    “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卿以大将军领雍、梁、秦三州刺史如故,又加督凉州八郡诸军事。
    “梁国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寮,皆如诸侯王之制。”
    众人耐心听车灌念罢诏书,都在期盼着桓熙受诏。
    桓熙见状,也没有假意推辞,当场谢恩受诏。
    将佐们无不称贺。
    梁国建都于长安,桓熙以三省六部制为梁国官制。
    以王猛为梁国尚书令,领尚书省六部,兼吏部、户部二部尚书,总揽庶政,兼领东晋大将军府长史。
    又以权翼为梁国中书令,领中书省,秉承梁公意旨,掌管机要,负责制令决策,兼领东晋大将军府主薄。
    唯有负责审核决策的门下省暂时形同虚设,桓熙以赵俱、朱序、桓伊为梁国侍中。
    三人都不在长安,自然不能履行职权。
    赵俱兼领东晋凉州长史、武威、金城二郡太守。
    朱序兼领梁国秦州长史,天水太守。
    桓伊兼领梁国梁州长史,汉中太守。
    谢艾被任为梁国兵部尚书,兼领东晋大将军府司马。
    邓遐为梁国领军将军,统率禁军,执掌宿卫。
    基本上,但凡是桓熙的亲信将佐,尽数获得了梁国的官职册封,与桓熙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君臣名分。
    过去,他们之间其实只是府主与幕僚,以及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而已。
    今晚食言了,只码出来了7000字,与1W2的目标还差了5000。
    我今晚请假整理一下思路,欠的字数一定会给大家补上来。
    明天第一章在下午两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