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的糕点,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味道确实不错。而且那边还有许多叶东林这边没有的糕点。
虽然附近的人不算多有钱,不过还是有几户人家,家底比较丰厚的。
手上有钱,根本就不在乎这二十文钱。
周围的人就这么多,去了刘家那边买糕点,叶东林这边的生意自然就差一些。
第二天叶东林就发现了,过来买糕点的人,比往常少了一些。
而这些人,大多是第二波过来买菜的那些妇人。
不过幸好书院的那群小子,又回来叶东林这边买糕点了。
这些小子手上虽然有点钱,但其实也不太多。
昨天每人花了10文钱去买糕点,现在他们手上也没有多少钱了。
只能花四文钱买一块最便宜的糕点垫垫肚子,有那手头紧的,还两人凑钱买一块糕点。
他们自己心里,也有自己小算盘。
刘家糕点铺子的点心又贵又吃不饱,还不如过来杂货铺这边买糕点,省下的钱还能用来租书。
这几天叶东林除了留意自己铺子的客人,也经常打听刘毅那边的情况。
几天下来,叶东林自己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自从附近多了刘家的糕点铺子,杂货铺的生意确实受影响了。毕竟周围就这么多人,去了刘家自然不会来他这里。
不过幸好不算严重,每天过来买糕点的人大概少了两成左右,一连几天都是卖剩几块糕点。
叶东林刚开始拿回家里自己吃,现在想着干脆就少拿一些过来,让叶父多拿一些糕点去北街那边卖。
其实也不仅是少了卖了几块糕点,通常这些人来过来买糕点,或多或少会顺便再买点杂货铺其他的东西。
少了几个人,杂货铺其他的生意也受到了一点点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一天少赚了二十多文钱。
看着一天20文钱不多,但是一个月加起来就是七八百文了。
叶老太太知道后,心疼得不行,这两天没少在家里骂刘家父子。
“镇上这么大,偏偏要在我们家铺子附近开糕点铺子,真是晦气。”
不光叶家不高兴,刘家这边也不太高兴。
他们花了大价钱,将铺子重新修葺了,还置办了许多东西。
钱花出去了不少,但糕点铺子的生意并不好。前两天还有不少书院的学子过来买糕点,最近这两天都不见人影了。
而附近的那些妇人十分抠门,大部分都不乐意来他的铺子来买糕点。
父子俩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也有些后悔挑这个地方去开铺子。
而且心里也十分不满叶东林卖的便宜糕点,卖这么便宜,十分影响铺子的生意。
…………
算算时间,之前订的农具也该做好了。今天要去方铁匠那拿农具,叶父早早就收摊了。
而且他也没等叶东林,自己去了福家村。
马上就是农忙了,有不少人去找方铁匠买农具,院子里还挺热闹的。
叶父这段时间没少去附近几个村子卖货,刚进院子,就有三位妇人围了过去。
“叶货郎,你也过来买农具呀,家里正好想买点轻薄的布料做衣裳,你这有没有?”
叶父原本只是过来拿农具,没想到还有人要买东西呢,脸上马上乐开了花。
“有有有,前两天我才去县里进的货。方家娘子,你看这布料,摸着冰冰凉凉的,特别舒服。”
叶父手上拿着的,是之前唐肖景给叶青青和晨晨买的那种布料。
虽说价格比较贵,但是冰冰凉凉的,很适合大夏天穿。
叶父看到叶青青用这布料做的衣服,第二天就去陈家布庄买了几匹回来,这个布料最近在北街卖得很好。
“这布料不错,摸着冰冰凉凉的。”一上手,方家娘子就看上了这布料。
“这布料摸着真舒服,多少钱呀?”边上的另外一位妇人也看上了这个布料。
“290文一匹,可以散卖。”
本来觉得这布料不错的两人,一听这价格赶紧将手缩了回去。
方家娘子最后选了一匹灰色的细麻布。
“我看这细麻布就挺不错的,透气又耐穿,给我扯半匹吧。”
“好嘞。”
“叶货郎,我家闺女要相看,把你手上的绢花和头绳都拿过来我看看。”
“相看看可是大事,可要好好打扮打扮。”
说着叶父就从驴车上拿了一个背篓下来,里面都是些胭脂水粉,以及头绳、娟花这些女子打扮用的东西。
接着叶父又拿了两匹适合年轻女子穿的布料出来,一匹嫩绿色的,一匹鹅黄色的。
“要不再扯点布料给小姑娘做件新衣服?”
妇人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上个月才给她做了新衣服,就要这朵绢花吧。”
妇人挑了一朵桃花样式的绢花。
叶父笑得一脸灿烂,“好勒,这绢花23文一朵。”
“这也太贵了,20文吧。”
妇人也不等叶父说话,直接将20个铜板塞到他手里,拿着绢花就走了。
这绢花叶父是15文钱一朵,从叶姥姥手里拿货的。20文还能赚5文钱,叶父也不亏。
这时,忽然挤过来一位年轻男子,衣服穿得松松垮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家。
“叶货郎,给我来半斤米酒。”年轻男子拿着酒壶,笑嘻嘻和叶父说道。
“好嘞!”
这人叶父也认识,叫方家旺,平日里游手好闲,还喜欢喝酒,村里的人都不待见他。
叶父过来卖货的时候,经常过来买酒喝,也是老熟客了。
原本只是想着拿农具,没想到还做了几笔生意,回去的时候叶父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回到村口的时候,叶父见还有一些老婶子在村口的大树下纳凉、聊八卦。
叶父干脆将驴车停下来,在村口卖起了农具。
“各位婶子大娘过来看一看喽,镰刀、砍刀,锄头剪刀,大铁锅,各种农具铁具应有尽有。”
“镰刀、镰刀,夏收用的镰刀,不锋利不要钱,大家快过来看一看喽。”
随着叶父的叫喊,除了树下的纳凉几位婶子人,住在村头的人家也纷纷出来看农具。
除了农具,叶父还顺便把驴车上的其他杂货也搬了出来,背靠着晚霞卖起了货来。
桃花村附近的荒地几乎都被开荒出来了,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许多的水田和旱地,村里的人自然需要不少的农具。
随着叶父的吆喝,越来越多的人过来看农具了。
期间还有不少小屁孩过来买糖,不过都会被过来买农具的爹娘给赶跑了。
糖没买到,还挨了一顿揍。
过来买农具的人络绎不绝,叶父一直待到天擦黑了才收拾东西回去。
不过回家前,又去了一趟唐木匠家里,将之前订的木桶、木盆和其他木制的东西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