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戈开始整理任务工作。
很快,就发现,自己可以同时进行13个任务,10天内,能够完成52个任务。
智慧女神根据他的个人情况,进行了精密的计算,而且,还空出了百分之20的休闲时间,就是为了让他能休息。
其实,阿尔戈根本不需要,他的种族特性就是动力输出,只要有能源,完全不用担心累。
而在这个星球,完全不需要担心能源问题,那么大的恒星在那,地表温度高达240多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百分之90以上。
好处就不用说了,能源充足,星球的金属资源肯定也很丰富。
但地表建设难度就很不友好了。
所以,他前期的建设任务,大部分都是地下。
只有到了后期,才会开始进行星球改造任务。
也不知道,自己多少年,能把这个星球改造成适合碳基生物生存的地方。
到时候,肯定会很值钱吧。
阿尔戈畅想起来,在宇宙中,生命星球是最值钱的,这毋庸置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宇宙中,真正的巅峰文明,和高等星际文明,大部分都是碳基生物类,和生命物质类族群。
这些超级强者,和星际文明,都是诞生于生命星球。
所以,结果显而易见。
而真正对生命星球不怎么需要的硅基生物,机械侧,等星际文明,只是占据一小部分。
可以说,一个能生活碳基生物的星球,其价值,远远超过1000个同类星球,除非它们有珍贵资源。
但显然,想要把星球改造成一个生命星球,太难了。
光是这个空气,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改造好。
阿尔戈又把现在能进行的任务打开,智慧女神很贴心的把一切详细流程给你呈现出来,你该怎么做,需要什么工具和设备,模型虚拟图像都一比一还原。
有了这样的流程指导,他还有什么可准备的,直接干就好了。
随即,他就开始了工作。
庞大的基地车已经彻底展开,附属智脑启动自动程序,阿尔戈又检测了一次,发现没有丝毫问题,这才开始正式动手。
首先,就是启动战体,只见,原本只有200米高的体型,瞬间变成了一团机械飞蚁,密密麻麻,足有几百万的数量。
仔细看去,它们每一个都有30公分的直径,这就是种族天赋,能够形成超群飞蚁战体,这种特性,在某种环境下,强的离谱。
就比如现在。
数百万的机械飞蚁在阿尔戈的同频下,开始建设。
............
相同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随着三十四军团走出太阳系,一路上走走停停,把一个一个开拓者留下。
他们担负着为神国驻守领地,和建设领地的任务。
现在也许看不出什么来,但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不起眼的开拓者,必然会给杨家带来无法想象的收益。
而在蓝星的大本营,智慧女神会时时刻刻把开拓情况进行汇报,最高统帅部会关注每一个开拓者的任务建设情况。
有的很勤奋,一刻都没有休息。
而有的,则很懒散,他们甚至会拿出三分二的时间,在虚拟网络上悠闲玩耍。
对于这种情况,大本营是不会管的。
本来这种事情,就属于自愿,孤独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忍受的,机械文明还好点,如果是其他星际文明,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来休息,才能抚平心灵。
就像人类,让他们24小时工作,那就是开玩笑,哪怕不用睡觉,也不可能,除非是奴役状态下。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族其实并不完美。
建设工作比不上硅基生命,机械文明,战斗比不上宇宙生物体,天赋就更别说了。
而且,还特别脆弱,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神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少了一点,都要闹情绪,搞对抗。
这就是进化。
也是淘汰。
只有那些能在宇宙中生存下来的文明,才能诞生华彩。
相反的,当一个文明冲出母星,诞生了华彩,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缺陷了。
显然,人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不是杨军,它可能需要继续进化几万年,几十万年,才会拥有星际文明的天赋和特性。
但这种拔苗助长,也是一件好事。
看着周围的外星人都那么卷,人族哪里还会叽叽歪歪,休息,你看看谁在休息。
抑郁症?别搞笑了,听都没听说过。
心情不好?我去,还有这种感受吗?我咋不知道。
外星人对于人类的各种复杂的观感很是惊奇。
就这,还能诞生超级强者?
完全就是泥潭里,诞生出了至宝,逆天啊。
当然,并不是说外星文明就没有复杂的观感,而是他们已经进化到了很强的抗性,不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而烦躁,也不会因为长时间没休息而心情不好。
如果是那样,这个文明基本发展不起来,大部分会被淘汰。
............
奥德彪一家四口,也幸运的接到了开拓令。
身为《红尘军团》的一员,也是个煤炭人,自然地位低下,好处基本没有,好在平民60多级的福利待遇,对他们一家来说,已经是无法想象的了。
这次的开拓神旨,红尘军团只有3000多人申请,最后能轮到他,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聪明人都等着后面。
就算是开拓,也要找个好星球。
红尘幻世逍遥亲王杨云海,比较吝啬,给自己的开拓者准备的东西,只有大本营设置的基本物资和设备,多余的,那是一个都没有。
跟杨仙灵不同,杨云海穷的很,他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分给开拓者。
这个给了,下一个给不给,以后的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开拓者呢,把他榨干了也没那么多。
只有当自己的王国真正建立,拥有资源收获以后,才会考虑这种事。
这样的情况,在三十四军团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