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以杨家为首的那些人,和蒙古使者谈好的条件。
毕竟当时的停战协议是杨显赫带队和蒙古人谈判签订下来的,如果这个时候双方翻脸的话,那么对于他们杨家来说,不仅仅是打脸的事,政治影响也是很大。
杨显耀能够成为一品大员,那次的判断功劳甚大。而且还依靠那次谈判,为他打造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一旦蒙古人和朝廷的关系破裂,那么他们杨家之前所取得的成绩,就是显得非常尴尬了。
在杨家的推动之下,朝廷和蒙古使者达成了相关协议。
让朝廷直接给蒙古人一些物资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朝廷也不是傻子,自然懂得资敌弱已的道理。
不过为了达到与蒙古人和平共处,同时也是为了安慰蒙古人的目的,双方在边境线上各自退后十里,划出一分自由交易的场所。
南方朝廷提供粮食和布匹等物资,蒙古人则是提供牛羊以及相应的附属物品,还有一些北方的特产。
交易方式可以是以物易物,也可以进入银钱交易。
为了彰显朝廷的诚意,以杨家为首的一些人,带头运送大量的物资。其中就有杨家之前组建的那支商队,他们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毕竟之前杨家仅仅在临江城以及周围地区,就收集了大量的粮食。
杨家不仅仅在这次交易之中得到大量的好处,还从中促使了南方朝廷和蒙古人再次达成了和平合作的协议。
其实,杨家在这件事中,也被蒙古人骗了。
蒙古人的手段根本就不是金人可以相比,他们不仅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有一位精通谋划和算计的国师。
在南方朝廷的眼中,蒙古人和当初的金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民族野蛮人。如果能够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花点钱就能够将他们安抚住的话,这就是文明人应对野蛮人的正确方式。
然而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蒙古人之所以派遣使者前往南方朝廷,就是为了麻痹对方。至于能否从朝廷这边得到好处,那还是次要的。
对于南方朝廷的情况,蒙古人这边早就掌握的很清楚了。他们知道如何针对南方朝廷的弱点布局,表面上看他们提出的要求很合理。
毕竟蒙古与金人开战,与南方朝廷也没有什么关系。像蒙古使者所说的那样,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那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打败了金人之后,蒙古也不会将地盘还给南方朝廷,甚至还想着继续南下。
不过朝廷之中大部分文官是畏战的,他们已经掌握透了这些人的心理,只要蒙古人向外稍微透露点口风,这些人就会主动过来谈条件。
果然,在蒙古使者说出他们的想法之后,只要南方朝廷能够给满足他们的物资需要,就不会和南方朝廷开战。
以杨宏泰为首的内阁成员就主动找上了他们,于是便达成了这种协议。
蒙古使者回去之后,双方立刻展开了行动,同时都向外事退了十来里地。而且蒙古人也没有会行不轨的行为,双方交易还算是规范。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南方朝廷就和蒙古人交易了大量的物资。这里面有朝廷层面的交易,也是有达官权贵们参与其中。
真正的民间百姓倒是很少,只有一些被官府裹挟的商人,以及一些想要富贵险中求的投机分子。
毕竟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民众还吃不饱饭,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参与到种层面的交易之中。
同理,北方的蒙古人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打了大胜仗,但是真正富足的也是那些贵族们,其次是领兵打仗的各个将领。
至于处于在底层的普通民众,以及大多数的士兵,他们的生活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甚至因为有些人家的子弟死在了战场上,家中失去了壮丁,日子反而过的比以前更艰难了。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就是这时代最真实的写照,不过就算大家都知道,但是也没有力量去反抗。
在这段时间,朝廷以为蒙古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就不会再次举兵南下。
毕竟这是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以往的时候,北方的这些民族,每到缺衣少粮的时候,都会兴兵南犯。一旦抢到足够的粮草之后,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越是遇到灾荒年,或者是严寒年月,北方这些异族们就越是如此。
现在北方地界经过蒙古大军这一番清扫,除了他们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异族敢于南下。
朝廷只要让蒙古人满意就行,他们根本不用考虑其他异族附属国的动态。
这也朝廷之中,那些对蒙古人抱有幻想议各派们的心态。只要让蒙古人继续待在北方,还可以帮助朝廷解决掉很多问题。
而且现在北方有什么好的,除了地广人稀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油水。那里经过了长年的战乱,百姓已经十不存一,大量的土地都是处于荒芜状态。
就算是朝廷收复了那些地方,难道还要让朝廷拿出钱粮来解决那些百姓的生存问题。
与其收回那些没有多少用处的地盘,还不如守好他们南方富裕之地。
这些贵族官老爷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收复北方失去的江山,只想守住他们在南方的安稳地位和财富。
虽然兴帝心中有抱负,梦想着可以收复北方的江山,但是那也只是想法而已。别说是付诸行动了,就是有时所做的事情,也只是为了维护他的帝王之位。
表面上看,南方朝廷还算是君臣和睦,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割裂的十分严重。
蒙古人的计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南方朝廷的了解十分深入,知道南方朝廷之中大部分官员畏战情绪十分严重。
果然,在经历了又方之间共同构建的交易活动之后,南方朝廷放松了对于蒙古人的警惕。真到蒙古大军源源不断的涌向南方之后,朝廷这才意识到一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