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赵国来到了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只要他们前进一步就可以攻下大梁,将魏国彻底灭亡。
魏国一旦被灭亡,那么接下来赵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灭掉韩国,完成统一三晋的大业。
赵国上下,从赵王开始,所有人都希望消灭魏国,完成统一三晋的大业。
赵国君臣陷入到了一种空前的狂热之中。
就在赵国上下摩拳擦掌准备彻底将魏国消灭之时,田秀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命令。
牵城,田秀的帅帐。
“什么,上将军退兵?”
李牧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田秀,要知道此刻大梁已经就在他们眼前了,只要他们前进一步就能名垂青史。
“是的,我决定退兵!”
面对营帐中众位将领的不理解,田秀表现的极为平静:“魏国现在还不能被灭,否则我们将遭到天下的围攻,因此现在放魏国一马,与他们进行和谈才是最为理智的。”
“可是上将军……”李牧试图劝说田秀收回成命,田秀却是伸手打断了他,接着站起身对众人吩咐:“通知全军不得妄动一步,有违命令者,斩!”
“是!”
众将领皆不情不愿的拱手应是。
所有人从他的营帐离开以后,田秀独自给赵王写起了信,他写信的时候,一个人影悄然来到身边。
“尉缭,坐。”
田秀头也不抬,仅仅是听脚步声他就知道来的是尉缭。
尉缭小心翼翼的坐到田秀身旁,轻声问道:“师傅,您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下令退兵呢?只要我们再前进一步,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攻下大梁,消灭魏国。”
“尉缭!”
田秀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抬起头看着他,目光锐利的询问道:“你知道将军和元帅有什么区别吗?”
尉缭摇摇头。
“将军的职责是冲锋陷阵,而元帅不仅要冲锋陷阵还要运筹帷幄,统帅全局。”
田秀耐心的给自己这个小徒弟解释道:“一个合格的元帅,不仅要学会打仗,还要学会外交。学会纵横捭阖。”
尉缭似有所悟。
田秀明白,尉缭到底还小,许多道理,如果不对他讲明白,他是不会懂的。
“听师傅给你讲!”
田秀清了清嗓子,决定好好给自己的徒弟讲讲其中的道理:“我们现在固然可以灭掉魏国,可是灭掉魏国之后呢?其他五国会干看着吗?
这种时候消灭魏国,迎接我们的就是一次五国伐赵,这个代价是我们目前无法承受的。
留下魏国,我们可以将它当做屏障,帮助我们抵御南方的楚国西边的秦国,甚至是东边的齐国!”
在说到齐国的时候,田秀特意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调。
齐国虽说目前还是赵国的盟友,但田秀很清楚,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什么永远的朋友可言。
赵国目前跟齐国是朋友,仅仅是因为两国没有利益冲突罢了,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前一天打得头破血流,第二天就言归于好携手抗敌这种例子并不少。
同样的道理,齐国随时可能因为赵国侵犯他的利益而和赵国大打出手。
老谋深算的田秀自然明白这一点,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在这种时候退兵的原因。
听完自己师傅的一番耐心解释,尉缭也终于明白了师傅的苦心。
难怪他的师傅能深得赵王器重,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赵国,邯郸。
赵王满心欢喜的等待着田秀进兵大梁时,却收到了田秀即将班师的消息。
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以平原君为首的公族派对田秀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平原君等人认为田秀过于懦弱,请赵王立刻换掉他,另择良将接替他灭魏。
尽管赵王确实心有不甘,但是他很明白田秀信中所提到的诸多顾虑都是有道理的。
眼下灭魏,时机确实不成熟。
赵王长叹一声叫来缪贤,对他吩咐:“卿,你去传旨给赵聪将军,叫他不必再征集兵力了,还有让虞君来一下,我们得派人去和魏王谈和了。”
魏国,大梁。
信陵君带领他的门客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大梁,听说信陵君归来,魏王亲自出城迎接,兄弟二人相拥而泣。
国难当头,这一对兄弟彻底摒弃前嫌,联起手来共同对敌。
听说信陵君归来,大梁民众霎时间士气高涨。
老百姓自发入伍加入魏军,帮助朝廷守城。
与此同时,魏国其他各地方的官吏也都在征集壮丁赶来。
就在魏国上下齐心协力的准备进行一场首都保卫战的时候,田秀退兵的消息传来了。
魏王起初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认为这必定是田秀的诡计。
信陵君却是明白了一切,他长舒了一口气:“武安君永远都是武安君,清澈的头脑,睿智的判断。”
魏王十分不解的看着他:“弟,你这话什么意思?”
信陵君并没回答,只是说:“大王,我们得救了!”
赵王丹十四年(前篇的15年为笔误),12月28日。(公元前254年冬。)
赵国派出使者前往大梁请和,魏王欣然允之。
经过了两天的谈判之后,12月30日,双方会谈结束。
赵魏两国缔结了和平条约,双方的合约中规定:
魏国放弃对卫国的宗主权,并保证卫国的独立。
赵国兼并邺城、荡水、浚地、以及内黄北部的五座城池,双方今后以河水为界。
赵国与魏国恢复结盟状态。
赵国释放所有的战争俘虏,作为交换魏国补偿赵国30万石粟以及五万金。
赵国与魏国签订了较为宽松的和约,并没有咄咄逼人的向魏国狮子大开口,仅仅是夺取了一些既得的领土,还有就是索取了一笔数额并不大的战争赔款。
这成功赢得了魏王的信任,以至于魏王甚至跟左右说,他这个女婿是个忠厚人,自己当初没看错人。
众大臣心里都很无语,之前骂田秀是竖子的不知道是谁哦!
魏赵两国缔结和约,并且重新结盟的消息传出以后。
其他五国直接都傻了,因为谁都想不到,赵国居然能顶住诱惑轻饶魏国,这简直不可思议。
此时正计划攻打野王的王翦听说了赵魏两国议和的消息之后,也感到非常惊讶。
但马上王翦就冷静下来,他立即命令全军停止向野王前进,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撤回河东。
不得不说王翦对局势的把控相当精确,就在他退兵的第二天,韩国也宣布重新和赵魏结盟。然后三国共同派出军队去围攻王翦,但凡他当初撤的慢一点,此刻就要面对三晋的联手围攻。
相比之下,甘罗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云中打了两个月都一无所获,李伯听说赵魏议和的消息后,还跟司马尚一起出击,将秦军打的大败,最终甘罗只能带着不到三万残兵匆匆撤退。
……
三晋重新结盟的消息传出以后,各国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
楚王得知消息后,紧急召见大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趁机联合他国进攻赵国,以谋取更多利益;也有人担心引火烧身,主张按兵不动。
齐王则在思考是否要改变与赵国的同盟关系,毕竟赵国的实力增长太快,对齐国来说或许不再是可靠的盟友。
至于秦国,子楚意识到赵国的崛起已势不可挡,他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这个强大的对手。于是,他暗中加紧训练军队,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
与此同时,田秀深知此次合议只是暂时的平息,将来的局势仍充满变数。他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巩固赵国的实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正月十日,田秀率领新军班师,在他回到邯郸的时候,收到了赵国百姓的夹道欢迎。
邯郸的宣传部门还在城墙上画了两幅巨型壁画,内容就是他们的大司马伐赵时的英武身姿。
赵王更是亲自出城十里迎接田秀,而后邀请他乘坐着自己的王车,一同回到城中。
田秀跟赵王回到宫中之后,赵王立即宣布了对他的封赏。
赵王正式宣布封田秀为中山侯,赐地三百里,三代不绝其祀。
这下乐毅就非常尴尬了,因为他的封地就在中山,从地图上看,两人的封地重叠了。
赵王对此做出了调整,乐毅照样是望诸君,但他的封邑被换到了靠近燕国的龙兑(今河北满城县东北)。
与此同时,赵王又册封了公子偃为太子,并且将他过继到了王后韩乐的名下。
不过这次赵王并没有让公子偃拜到田秀门下,而是请了庞煖来做他的老师。
赵王对此的解释是,田秀忙于军务无暇教导太子,所以先让太子跟着庞煖学习,等成年以后再拜入田秀门下。
田秀也并没太在意这事,毕竟他本人并不太喜欢公子偃这个虫豸。
新军在取得了一场大胜之后,田秀又重新在赵国募兵,将原本的缺失补满。
这一仗赵军损失的差不多2000人,其中有一半都是重伤,需要时间恢复,在他们伤好前,田秀只能先招新军进来顶替他们。
新兵入伍后半个月,正月二十。田秀终于在全军举行了第一次大比。
这次大比,赵王携太子偃亲自到场观摩,大比总共有五个项目,负重越野,击剑,射术,格斗,以及马拉松。
最终全军评比出了三名成绩优异者,赵王亲自为三人授剑,这项目也是田秀专门搞出来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激起将士们的荣誉之心,毕竟赵王亲自授予的剑,谁又不想要呢?
这次大比,全军也淘汰了200多名成绩落后者,这些人中一多半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
其实也难怪,新兵刚刚入伍半月就要大比,成绩能靠前才怪。
不过军法不容情,既然已经立好了规矩,田秀也只能将这些人清除。
在全军大比的成绩末尾,田秀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郭开。
他的成绩排在第300名,刚好属于及格线。
郭开?这货居然加入他的新军了?
虽然并不知道这个郭开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郭开,但田秀并没犹豫,他在对方的名字上打了一个红叉,意思就是淘汰。
尉缭挠了挠头,奇怪的问:“师傅,这个人明明及格了,为什么要淘汰?”
田秀并没多做解释:“师傅这么做肯定有原因,你去办就好了。”
“是!”
尉缭一头雾水的拿着那份裁撤名单下去宣读命令。
当命令被传到军中之后,那些得知自己将被淘汰的人,个个垂头丧气。
新军的军饷可是高的吓人,被清退出去了,谁能高兴?
这里面最失落的就是郭开,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及格了,为什么还是被淘汰了?
他想要去找田秀要个说法,结果当然是被人直接轰了出去。
郭开气愤的离开了新军的大营,在离开前他回看了一眼新军的营地。
这个年轻人暗暗发誓,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让田秀后悔,自己一定要让他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数日之后,二月初一,宫中举行大朝。
这次的朝会,赵王直接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他打算出兵攻打二周之地!甚至赵王还计划帮助韩国收复宜阳!
自从三晋重新结盟后,赵王就成为了三晋的新大哥,这让赵王丹信心爆棚!
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替小弟出一出头,顺便好好教训教训不知好歹的秦国!
群臣心里都很清楚,赵王丹是想借这一战向天下人立威,因为只要赵国能打赢这一仗,以后赵国就不单单是三晋的扛把子,更是天下的扛把子!
赵王这是急着把秦王跟楚王都踢到一旁,自己出来做这个老大。
对此以田秀、虞卿、廉颇为首的大臣纷纷劝阻,众人都认为眼下主动攻秦时机不至。
然而赵王已经铁了心的要打这一仗。
“大司马,寡人只问你一句话,这次出征,你是否愿意挂帅?”
田秀摇了摇头:“大王此时攻秦时机不至,必然落败,臣不打无把握之仗。”
赵王听完之后非常愤怒,他认为田秀在给自己打了这么多胜仗之后人飘了,居然都不听自己的话了。
不过没关系,大司马不愿意去,寡人可以选别人,我大赵有的是能打仗的将领!
想着,赵王又把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宗室:“各位贤卿,有谁愿意替寡人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