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前尘往事
作者:松子悟道   三界风云录最新章节     
    诗曰:
    三生石上见故人,六道轮回几沉沦。
    血肉之躯归泡影,守住真灵性长存。
    从来世间无平等,三教九流以群分。
    青史打扮任人写,是非对错别较真。
    忘川河上烟雾弥漫,隐约可见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奈何桥横跨其间,这座桥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桥面光滑如镜,仿佛映照着过往众生的前世今生。
    桥分为上、中、下三层,分别对应着善人、善恶兼半者和恶人的鬼魂。善人的鬼魂由阴差接引,可以平稳安全通过上层的桥;善恶兼半者根据生前罪过,免不了受到相应的惩罚,或挨一顿毒打,然后放行通过;而恶人的鬼魂则被鬼差直接扔到桥下污秽浑浊的波涛中,遭遇众恶鬼、怨鬼的撕扯,还有毒蛇猛兽的疯狂撕咬,受尽折磨,求出无期。
    夜游神和日游神分别立于桥的阴阳两端,他们身披金甲,神情肃穆,日夜坚守着这座连接两界的桥梁。阳面连接着阳间,白天日游神的身影高大而威严,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每一个试图通过奈何桥的灵魂。阴面连接着阴间,夜晚夜游神则散发着清冷的光辉,他的存在让人不寒而栗。
    过桥者必须喝下孟婆汤,才能忘却前世的一切恩怨情愁。然而,孟婆汤并非立即发挥作用,而是在进入轮回转世时,才显现其神奇之处。因此,在喝下孟婆汤后,进入轮回前的那一刻,人们仍然能够记得阳世的一切。
    桥下的忘川河水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河内白骨累累,阴气逼人。河水的咆哮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无法超生的灵魂的故事。而桥上的灵魂们,则在日游神和夜游神的注视下,战战兢兢地踏上这座桥,走向他们未知的彼岸。
    大龟托着吕有为他们一行人,穿过了忘川河桥下时,桥上嗅觉灵敏的鬼王,嗅到了有生人血腥的气味:不好!有奸细试图蒙混过关。他以为是鬼魂中混着活人,经过仔细盘查了一番,没有发觉什么异样,难道我的鼻子不灵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刚刚有人从桥下穿过,渐行渐远。
    他有点不放心,又用一面镜子按照了桥下的河水,忘川河此段距离河水剧毒无比,充满毒蛇猛兽,腥风阵阵,有强烈的腐蚀性,一般的厉鬼都不敢过来,神仙难渡,怎么可能有活人?或许本王刚才产生幻觉了,鬼王自言自语道。
    这时大龟道:前面我们将经过一个幽谷,里面供奉着传说的三生石,如果兄弟们有兴趣,大家可以试试自己的缘法,看看自己的来历,不过不是谁都能唤醒、启动此灵石。众人纷纷表示:要去看一下热闹,李大牛也打了个哈哈:我也想看看前世到底造了什么孽,为何今生我这么穷,连个老婆都没有?
    吕有为一行人跟着大龟王佐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幽谷,远处一块神秘的石头孤零零地矗立在荒芜的土地上,周围弥漫着静谧与神秘的气息。正面光滑如镜,背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仿佛记载着开天辟地以来,无数的故事和历史。
    大龟王佐卖弄起了学问,解说道:传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开天后清浊初分,当时天地间灵气浓郁,世间开始有了勃勃生机,女娲娘娘在黄河岸边用泥土造人,每造一人,便取一粒沙记数,由于沙子沾染了女娲娘娘的灵力,又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久而久之凝聚在一起,聚沙成石,越长越大。
    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此石形如竹笋直冲云霄,似有破天而出之意。有生灵前来看热闹,能看到自己过去、现在、未来发生的好多事。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前来求神问卜者络绎不绝。
    此石又吸收了众生的香火、信仰之力,更加神异,快速生长,长相奇幻,矗立不倒,大有顶天之势,内部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前来拜祭的生灵越多,读取、复制、记录三界周天事物的信息,越来越丰富。
    此石如此神异,世间哪里还有什么秘密?必然干扰因果定数,影响六道轮回秩序,让天界神仙与地府鬼神所忌。更有三界神魔仙妖大能者,都想占为己有,曾为此大打出手,死伤无数,引起一片混乱。
    作为此石的原始产权人女娲娘娘知晓了此事,以神力将此石从人间收回,心想自造人上万年,世间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然后将其放置于冥间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间神魔仙妖好多故人进入六道轮回,人们只知道三生石能祈求姻缘,却不知三生石有更大的妙用。
    然而此石已经诞生了神智,并不会规规矩矩地守在忘川河边,奈何桥畔,随着世间气运的变化,它会在广阔的冥界区域随意变换位置,踪迹无法探查,有缘的人才能见到它,冥界的丰都大帝、阎王及判官,皆无法知道某天,它在哪个准确的位置。
    当年泾河龙王一家遭难,这个忠心的龟丞相一念之善,曾悄悄潜入地府打探消息,无意之中遇上了此石,结下大机缘,他看到了未来的景象:故主泾河龙王强势回归,他辅佐少主小鼍龙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否则好多事,他不可能知道那么清楚,也不会守在泾河,傻傻地等了一千多年,呵呵!
    吕有为一行人经过三生石的背面,石头上的纹理像是岁月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古老力量,每一条纹理都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见证了无数的轮回和宿命,默默地记录着每一个与之相关的生命信息。
    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行人来到了正面,大家虔诚跪拜,静静地凝视着三生石,心中默默祈祷,三生石的表面光滑如镜,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三生石前,每个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前世、今生的种种因缘,演绎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一个个身临其境,沉浸在宿世记忆的思绪中。
    山谷中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与三生石的宁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石头上,映照出斑驳的光影,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美感。
    吕有为眼前渐渐浮现出宿世的景象:当年泾河龙王敖驯与袁守诚先生打赌,龙王为了面子,私自更改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犯了天条,更有佛门暗中指使渭河龙王搞鬼,妄兴风雨致使民间洪涝灾害,死伤无数。
    这本是灵山佛门勾结天庭高层设计的一个惊天大阴谋,引发的一系列因果业力纠缠,账却算在了他们两个人的头上,泾河龙王被玉帝诛于斩仙台,而袁守诚妄泄天机获罪,被处罚轮回十世怀才不遇,鳏寡孤独,贫病交加,郁郁而终,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做了九世经纶满腹、才华盖世的饱学之士,每一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妻离子散,忧郁悲愤而终,这是第十世如果不抗争,毫不意外又将是凄惨的人生结局,只有向天争运,得到“皇袍加身”的气运,才有可能改写那些安排好的所谓“定数”!
    吕有为恢复了宿世记忆,戾气冲天,如果没有他和泾河龙王,怎么可能有后来《西游记》宏伟的取经工程项目?他们倒好卸磨杀驴,玩得真溜,而且不露一点痕迹。
    说什么因果报应,谈什么冥冥定数,全是他妈的放狗屁,忽悠老百姓乖乖的当顺民,心甘情愿的遭受剥削和压迫,不要造反。
    当他看到第九世时突然爆发了,他作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聪明才子,为给老百姓讨公道,被官兵借口“谋反、煽动暴乱”,乱箭射杀,死无全尸,并连累家人遭贪官污吏报复。
    如今是第十世,他仍为一身正气的读书人,为老百姓出头,被贪官革了秀才功名,断了仕途前程,后来时局混乱,民不聊生,被迫“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历史一直在重演。
    都说天公地道,真是天大的笑话!天庭仙界高高在上,不识民生疾苦,浑蛋透顶;灵山佛门道貌岸然,虚伪之极;阴曹地府结党营私,徇私枉法,也没有守住公道的底线,天庭、地府从上到下都烂透了。
    而李大牛就是当年的渔夫张稍,黄老三是当年的樵夫李定,两个不登科、隐世的才子,无端卷入这个惊天的大阴谋。渔夫张稍被罗织的罪名是:残杀泾河水族生灵太过,有伤天和,后又泄露天机,导致生灵涂炭。
    给樵夫李定罗织的罪名是:卖弄学问,故意引人歧途,挑唆他人犯罪,引发滔天大祸,导致人间生灵涂炭。十殿阎王都不敢调查真相,直接处罚他们两个人十世受苦,为粗鄙之人,不得入仕,鳏寡孤独,贫病交加,了此残生。
    而此次同来的其他山寨兄弟,大都是袁守诚先生轮回九世,作为“浩然正气”的读书人,打抱不平救助的“底层草根平民”,这一世他们因缘际会,聚到了“山寨”中,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世道如此不公,吕有为和山寨那帮兄弟怨气冲天!吕有为发下毒誓:那些麻木不仁、高高在上的神仙,视黎民百姓为刍狗,天下苍生如草芥!哪天我们一定要反了你这天,我若为人间主宰的王,一定将你们这些尸位素餐、昏庸无能的神仙请出庙堂,让你们也尝尝流离失所、“风餐露宿”、饥肠辘辘的苦,还公道于朗朗乾坤。
    还有佛门那帮口蜜腹剑、欺世盗名的秃驴,老子迟早也要团灭了你们,让你们下地狱,下油锅,这一刻吕有为的嗔心,激发了熊熊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