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月份的比赛中,尼克斯取得了全胜战绩。
但相比于上赛季,尼克斯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年轻球员对数据的渴望。。
像加内特,上赛季被媒体们吹了了整整一个赛季。
结果到最后却在奖项的评选上输给了不显山不露水的邓肯。
在经纪人的帮助下,加内特回顾了媒体们评选奖项的标准,发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不够好看。
虽然媒体喜欢他,但如果没有数据进行支撑,那也没有说服力。
奖项自然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于是在这之后,加内特在比赛里有明显的抢数据倾向。
由于尤因也确定本赛季是自己的最后一个赛季,所以加内特也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从尤因手中抢数据。
对此尤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防守端,加内特会在对手投篮以后,不卡位直接回到篮下争抢篮板。
在进攻端,加内特也会利用自己除林昊之下的核心身份尽可能地完成终结进攻。
得益于此,加内特以场均23.1分10.2篮板3.3助攻成为了联盟炙手可热的球星。
除了加内特之外,尼克斯首发其他人的数据分别是纳什的11.2分8.4助攻,林昊的27.2分5.3篮板6.7助攻,皮蓬的15.2分6.1助攻,尤因的14.1分7.2篮板。
就尼克斯单单五位首发的场均得分,就已经超过90分。
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仍然有人感到不满。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科比。
本来随着芬利的离队,科比应该被提上首发。
但谁知尼克斯又签下了皮蓬,所以这计划就被搁置了。
这对科比来说,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虽然,替补出战的科比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他的场均得分也来到了赛季新高的17.8分。
但是,从小接受父亲‘明星球员就是要首发,就是要更多球权’教导的他自然而然会感到不满。
再加上看到首发的加内特名正言顺的刷数据之后,科比心中那一颗尘封已久的毒瘤之心也在蠢蠢欲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今年是科比的合同年。
准确的说,今年是纳什、科比、大本三人的合同年。
但在科比看来,纳什已经坐稳了尼克斯控卫的头把交椅,所以自然能得到一份优渥的合同。
而大本这个二轮秀本来起点就低,所以他也没有资本去和尼克斯谈判。
但自己不同。
在科比看来,自己的实力就是队内除林昊的第二人。
什么加内特、皮蓬他统统在自信将其打爆。
但为什么自己却得不到应有的机会?
尽管内部有这么多问题,但尼克斯依旧稳步前进,连战连胜。
来到三月底,尼克斯依旧未尝败绩。
对此,《纽约时报》毫不客气的奶了尼克斯一口。
在一番高谈阔论之后,纽约时报根据尼克斯之后的赛程进行分析,猜测他们的连胜会在哪里停止。
然后得出的结论......
“只要纽约尼克斯想赢,那么他们就能一直赢下去,直到他们不想赢为止!”
然后尼克斯就毒发身亡了。
三月底的一场比赛中,尼克斯客场挑战丹佛掘金。
开场,掘金依靠他们的二年级新星博迪洛加的两记三分球,取得了领先。
接下来,无论是穆托姆博、马尔利还是德里克-哈珀,都打出了最佳的表现。
当然,最后将比赛一锤定音的人依旧是辣个男人。
蒂姆-邓肯。
全场比赛,邓肯用自己那平平无奇的大基本功砍下32分18篮板,打爆了加内特和尤因的内线组合。
期间,莱利也尝试过用罗德曼去搞邓肯的心态,但效果并不好。
考虑到这不是季后赛,所以莱利也没有答应罗德曼故意搞伤邓肯的请求。
这边掘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而尼克斯则是在一阵怨声载道中迷失自我。
科比终于变成了那个林昊熟悉的科比。
他全场24次出手,仅仅命中8球,此举在赛后遭到莱利的严词抨击。
“看来连胜让某人迷失了双眼。”莱利冷冷地对媒体说,“我想我们需要一些改变。”
全场仅出手5次的皮蓬则说:“我能理解年轻球员想要表现自己的心态,但一味地单打独斗并不能解决问题。”
赛后的球队会议中,莱利明确了球队的宗旨。
在尼克斯,除了林昊之外,没有人无视战术乱来
然后莱利把矛头突然转向加内特,“kg,刷数据的滋味很爽吧?”
加内特低头不语。
看着一副死人样的加内特,莱利突然暴起吼道:“下一场比赛,如果再让我在看到你在场上有乱搞的嫌疑,你就给我滚到板凳上去!”
最后,莱利一脸冷漠的看向纳什,“斯蒂夫,我记得明年好像是你的合同年,但是你说一个在合同年没有得到任何表现的主控究竟会得到一份怎样的合同呢?如果接下来的比赛里,我还看到场上有谁在你的指挥下乱来,那你就跟kg一起滚到板凳上去!”
纳什心底苦,但他也知道莱利这是在对他这个球场指挥官表达不满。
其实严格来说,纳什很冤枉。
以他的资历想要指挥加内特和科比这两人还差一些。
如果林昊在场上还好说。
因为林昊会以身作则听从纳什的指挥,所以加内特和科比再怎么想乱来也要做做样子。
但一旦林昊下场,两人就原形毕露了。
骂完了两人之后,科比知道马上就要到他了。
因为这场批斗会的导火索就是他。
如果没有他全场比赛疯狂出手24次,仅命中8次,也不会导致球队输球。
但出乎科比的意料,莱利在骂完纳什之后就宣布会议即将结束。
球员们纷纷从会议室离开时,莱利那若有若无的叹息准确的传到了科比的耳中。
“哎,高中生就是高中生,早知道这样,还不如选择匹配芬利的那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