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瑜亮
作者:暮色长亭   汉家功业最新章节     
    第554章 瑜亮
    建安元年,冬。
    冀州下了一场雪,几乎覆盖了整个冀州,银装素裹,处处白头。
    荀彧踩着雪,在盐场巡视,看着一个个冰冻的盐湖,微笑着与身后的众多官员,道:“陛下极其喜欢雪,喜欢在雪中漫步,撑着伞,漫无目的的走。偶尔会在屋檐下赏雪,煮着火锅,与我等边吃边说话……”
    他身后跟着冀州牧应劭以及冀州参政参议,巡盐御史,钜鹿太守以及冀州中郎将赵云,外加一个身着白衣的刘表。
    众人皆是微笑的附和着当今丞相的话,一步一步踩着厚厚的雪,并没有插话。
    当今丞相,在寒冬腊月,尤其是年关将至的当口来到冀州,显然不是来赏雪的。
    荀彧似心情极好,目光所过,毫无在意,漫不经心的道:“有一次,我与陛下巡视皇陵,路过卢公的墓冢,深有感触的做了两句诗: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卢公一生克己为公,大义著于人间,陛下每每思及,感触甚深。”
    应劭不动声色的抬了抬眼皮,身体不自禁躬了更多。
    其他人也心神暗凛,终于引到正题了。
    走着走着,荀彧来到了一处高地,望着下面冰冻的湖面,回头看了眼应劭等人,道:“陛下生性内敛,行事低调,从不炫耀什么。就好比这满腹才学,朝野中人,只是偶窥一斑,鲜少人知。”
    刘表迅速接话,道:“丞相说的是。下官惭愧,整日谈经论儒,虽无夸耀之意,却也是碌碌无为,虚泛其表,实是远不如陛下之胸襟。”
    众人余光扫了他一眼,心下疑惑。
    这两人一唱一和,到底是什么用意?
    荀彧老成的脸上,带有风霜之色,转过身,与应劭等人道:“临来之前,陛下在芳林苑赏雪,与我说,当年情势艰困,应劭一人一马,孤身入冀州,这么多年来,大小风波,叛乱如火,仍坚守不退,从不叫屈,小节有亏,大义如山,非常人也。”
    应劭脸色微变,抬手道:“下官愧对陛下赞誉。”
    荀彧背起手,轻声赞叹道:“应使君无需谦逊,当年的情形,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些年冀州发生的事情,陛下与朝廷都看在眼里。别的不说,子龙可是陛下的心腹爱将,这些年从来没有派驻地方,派给应使君,足以说明陛下对应使君的信重。”
    应劭面露羞惭,高高抬手,向着洛阳方向跪下,沉声道:“臣,令陛下失望了,罪该万死!”
    荀彧连忙上前,扶他起来,笑着道:“应使君何必如此?临来前,陛下送我出城门,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说,冀州情况不容乐观,应劭压力很大,要多鼓励,莫要纠缠细枝末节,大乱之世,忠臣本就难得,莫要伤了他的心。不瞒应使君,我早几日就到了,看了不少。应使君,没有辜负陛下,切莫自责。”
    应劭跪在地上不起来,沉声道:“下官,下官愿捐纳所有家资于朝廷,以报陛下隆恩,以赎前罪!”
    “下官等同愿捐纳所有家资,以报陛下隆恩,以赎前罪!”
    除了赵云,刘表,其他人纷纷跪下,异口同声的道。
    荀彧连忙虚扶,道:“起来起来,都起来,我说过了这次不是来问罪的,是来嘉奖的,快,都起来……”
    在荀彧好一番安抚之下,应劭等人才缓缓起身,有几个人甚至于在抹泪,满脸写着惭愧。
    刘表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下十分疑惑。
    他自从入京后,就被挂了一个‘参知政事’的虚职,扔到一旁,无人管顾,不曾想,丞相荀彧这次巡视冀州,居然带上了他。
    荀彧安抚好后应劭等人后,便继续在盐场里慢慢走着,话头也逐渐展开,道:“对于冀州的诸公,陛下十分记挂。冀州的事务,陛下是完全放心的,这些年,应使君与诸公,做的都很不错。对于盐政,这是多年以来积累的弊政,与诸公无关。这番整顿,是朝廷消除弊政的决心,不是针对冀州诸公的。尚书台与六曹等经过多番商议,决议,刘公调任幽州牧,幽州牧朱建平升任参知政事兼盐政使,统管盐务……”
    正题来了!
    这里的‘刘公’,明显指的是刘表。
    刘表终于明白,为什么荀彧会带着他一同来冀州了。
    神情发紧,躬身做严肃状,但刘表内心却是翻江倒海,惊疑不定。
    他是‘叛逆’,是被迫入京请罪的。
    但宫里的陛下以及朝廷并没有问罪于他,一直不管不顾,任由他在洛阳开坛授课,谈经论儒。
    不曾想,朝廷居然要任命他为幽州牧!
    一个叛逆,从荆州牧调任幽州牧!
    刘表躬着身,目光闪烁不定,心里更是不安,紧张的连答话都忘记了。
    倒是应劭等人反应极快,齐齐抬手道:“下官等明白。”
    盐场经过皇城府的血洗,已然是天翻地覆。
    荀彧这一趟过来,明显是要安抚冀州官场上下,以及将盐场的所有权力,彻底收归朝廷。
    荀感觉双脚已经湿透,冰冷冷一片,还是不断往前走,时不时说话。
    心下却是疑惑,在雪里走这么难受,陛下怎么那么喜欢?
    有了荀彧的安抚,应劭以下,众人心下逐渐放松,没有了之前那么忐忑忧惧了。
    自从皇城府的林铮率军在盐场大开杀戒,田丰在冀州若隐若现,尤其是应劭率兵抵近,收到荀彧的信,不得不退走后,整个冀州都活在一片恐惧之中。
    不知道多少人忍受不了忧惧而自杀,又有多少人仓皇逃走,即便是勉强镇定的,也是差错频频,整个冀州简直乱了套。
    待等一众人离开盐场,返回巨鹿,圣旨‘恰好’也到了。
    旨意很简单,就是夸赞应劭等人劳苦功高,大加赏赐。
    直到这道旨意的颁布,应劭等人这才彻底松口气,对荀彧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应劭拉着荀彧,在冀州四处奔走,展现着他这些年推行‘新政’的成果。
    巨鹿东。
    应劭站在一处田头,指着相对荒瘠的田地,忧心忡忡的道:“丞相,这是下官去年带着城防兵亲自开垦的,原本计划招揽流民两万,但最终只有五千,加上粮种,耕具,水源等种种问题,还是荒了大半,即便种上了,来年收成,怕是没有寻常田亩的一半……”
    荀彧背着,远远眺望,即便盖着雪,仍旧能看出这些田亩的稀稀疏疏,沉吟着道:“朝廷的政策,是免三年赋税,看来,还是少了。”
    刘表站在荀彧另一侧,心下直摇头。
    都说冀州繁华,可相比于他以前治理的荆州相差甚远。
    相比于大战连天,屡经战火的冀州,荆州安定的多,没有经历太大破坏。
    ‘幽州,不会比这里更差吧?’继而刘表抬头北望,心里有些担忧起来。
    幽州,是荒凉之地,地广人稀,多山多岭,又是塞北,多年来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少有安定之日。
    应劭站在荀彧边上,道:“丞相,三年已不少了,只不过,想要百姓彻底安定下来,放心的耕种,不是一时之功。”
    大汉朝战乱几十年来,百姓四处逃亡,即便现在看似安定了,朝廷给了地,百姓也无法彻底安心,稍有风吹草动便是举家逃离。
    荀彧知道这种情况,默默点头,道:“不打了。”
    再打下去,就要撑不住了。
    大汉十三州,朝廷已握有九州,摊子大了起来,就需要足够的支撑,一不小心就可能坍塌,这一倒,想要扶就没以前那么轻松了。
    应劭听到荀彧说‘不打了’,欲言又止。
    在他看来,朝廷应该一鼓作气,灭掉袁绍,加之克复交趾,而不是急流勇退,反而收兵不动。
    “你们对曹仁怎么看?”荀彧没有继续话头,转而看向北方,淡淡问道。
    这一句话落下,应劭,刘表顿时没了声音,相互对视一眼,谁都没有接话。
    幽州中郎将曹仁,这是曹操的从弟,是曹操最心腹的人。
    前年曹操率兵征讨乌桓,宫里的陛下给了曹操一个‘奖赏’,幽州中郎将由他任命。
    曹操在剿灭乌桓后,将曹仁留在了幽州。
    曹仁手握两万精兵,驻军萧县外,是卫守幽州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同时与辽东,右北平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暗中,还在牵制辽东太守公孙度。
    “没有外人,你们尽管开口。”荀彧背着手道。
    应劭闻言,神色沉肃,道:“丞相,据下官所知,在大司马护送太子殿下率军从孟津前往洛阳之际,曹仁的兵马也有动作。”
    荀彧神色不动,道:“当时小平津乱匪众多,曹仁授命率兵支援,没有问题。我问你们的是,曹仁此人,是否该留在幽州?”
    应劭不说话了,余光向着刘表。
    这位,是即将履新的幽州牧。
    刘表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朝廷会任命他为幽州牧,神色故作沉思,道:“丞相,下官尝听闻,曹仁心性稳重,对陛下,对大司马,对朝廷忠心耿耿,下官窃以为,暂且不用动。”
    曹仁毕竟是曹操的心腹,没有足够的理由,朝廷是不会轻动的。
    而且,在刘表看来,换其他人未必更好打交道。
    荀彧回头看了刘表一眼,道:“右司马举荐张济,刘公怎么看?”
    “下官认为不妥。”刘表面不改色的道,心里实则惴惴。
    自从到了洛阳,他看似一心罪于学问,不理朝政,可实际上,暗中还是有不少小动作的。
    就比如,他与同为宗室的刘备,悄悄的多有往来。
    荀彧只是看了一眼刘表,目光从他脸上收回,道:“大司马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郭汜,李傕等人已被浇灭,张济并没有参与叛出禁军大营,但总归曾是叛逆,不能重用。不过,他那侄子张绣,倒是很不错,目前效力在右司马帐下,颇为得力。”
    刘表只觉头皮发麻,不敢抬头。
    这荀彧,是无意之言,还是在提点他?
    倒是边上的应劭,渐渐看清了一些。
    随着关羽在徐州,万军从中斩杀笮融,名声大噪,接着刘备兵不血刃的克复荆州,一时间,刘备名声大噪,俨然是继曹操之后,大汉最为耀眼的‘帅才’。
    而曹操是大司马,刘备是右司马,这二人隐隐成了两股相对的势力!
    尤其是,关羽作为荆州中郎将,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为了制衡曹操!
    “走,去泰山看看。”
    荀彧仿佛是随意而言,抬腿往东走。
    应劭一怔,连忙跟上,道:“丞相,陛下是要封禅吗?”
    “不是,”
    荀彧直接否定,道:“我要见一见青州的崔钧。”
    应劭会意,没有再问。
    青州近来还是不安定,黄巾军此起彼伏,一直没有消停。那一句‘据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一直在泰山附近传播,始终没有断绝。
    刘表收敛心思,不敢多说什么。
    他知道那一句谣言,甚至于知道出处。
    但这一句话,是极其忌讳的话,在洛阳城里讳莫如深,谁都不敢多言。
    ……
    建安二年,七月,吴郡。
    天气渐热,但在海边,凉风阵阵,碧海青天,倒是十分舒爽。
    乌程侯孙权,徐州中郎将张辽,吴郡太守顾雍,水师都督周瑜等人站在岸边,正在看着不断调动的水师舰船。
    水师副都督蔡瑁,从一条战舰上跳下来,来到近前,抬手道:“禀都督,乌程侯,目前二十三搜战舰已经规整完毕,士兵们都已列队,粮草,淡水业已准备就绪。”
    顾雍,张辽,孙权等闻言,都看向周瑜。
    周瑜身穿甲胄,俊逸的脸上,都是严正之色,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抛锚,休整!”
    “遵命!”蔡瑁大声应道,转身离去传令。
    周瑜转过身,看向张辽,孙权等人,道:“水师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陛下何时到?”
    孙权,顾雍没有说话,目光投向张辽。
    在这里,唯有张辽是那位陛下的心腹,得到消息是最早的。
    张辽道:“要晚一天到,陛下信里说,他要在南阳见一个人。”
    众人顿时疑惑,什么人要陛下亲自去见,还要耽搁一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