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唐朝诡事录(三)
作者:就是不吃胡萝卜   综影视:芙蓉不及美人妆最新章节     
    太子妃王菱温柔的抚摸着小妹的脸,或许是在东宫过的并不是事事如意的缘故,看着多年未见的小妹,王菱只觉得倍感亲切。
    “这么多年没见,阿姊的元娘也长成大姑娘了。”
    元宁乖巧的依偎在阿姊的怀里,她小的时候身体孱弱,爹娘是王家的家主和主母,日理万机,没有那么多的功夫照顾她这个体弱多病的幼女。
    在她年幼的记忆中,她多半是在阿姊的怀里长大的,阿姊虽只比她大了七岁,可是作为太原王氏嫡长女的她,一出生就肩负着太多人的期待
    “阿姊都瘦了,阿姊,太子殿下对你好吗?”
    妹妹的问题问到了自己,王菱一时间也不知道太子殿下对自己好或者不好。
    他给了自己太子妃的尊荣,在东宫也对她这个正妻十分尊重,从不宠妾灭妻,该有的东西他都给了。
    可是,再多的,也就没有了。
    看着妹妹关切的眼神,王菱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当然,太子殿下对阿姊一直都是极好的,只是你也知道,阿姊和太子殿下成婚多年,可在子嗣一事上……或者一直都是缘分未到吧。”
    爹娘的意思王菱明白,妹妹来长安一趟,既是来看她这个多年不见的阿姊,也是来东宫给她撑腰。
    只是如今她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还没有到那一步,王菱只是有些担忧,自己一直没有身孕这件事。
    虽说可以包养妾室所生的庶子,但是不是从自己的肚子里面爬出来的,她到底还是害怕母子离心。
    李唐王室,这母子相残的事情,也没少发生过。
    元宁看出了阿姊柔和的目光下掩藏起来的担忧,她从昨日进府之时就给阿姊把过脉。
    阿姊的身子是有些问题,再加上她心中郁结,就更难有孕了。
    “阿姊,我给你开个方子吧,好歹我也是药王的徒孙,比太医院那一群半吊子的御医强多了!”
    对于自己的亲妹妹,王菱当然是相信的,虽说元娘还年幼,但是有药王传承在,又跟随狄公多年,她的医术,王菱是愿意赌一把的。
    “既如此,阿姊就先多谢元娘了。”
    即便太子和太子妃现在的感情已经不像刚成婚时那样的如胶似漆,可是太子对自己的原配正妻也是有些情分在的,两人如今也算是相敬如宾。
    太子妃的亲妹妹,太原王氏嫡次女王元宁前来拜访,太子自然是要给太子妃这个面子准备席面相迎的。
    更何况,这位太原王室的二娘子,和狄公还有公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太子少不了要对她另眼相看一些。
    坐在龙椅上的那位是不怎么理事的,所以太子就格外的政务繁忙,再加上前朝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太平公主,元宁来了东宫已经有三日都没有见到太子的身影。
    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大唐民风开放,因为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女子在,女性的地位空前提升,像是这种宴席也早就没了男女不能同席的这种规矩。
    作为这场宴会的主人公,元宁和阿姊王菱来的不迟,因为元宁的身份贵重,有不少贵女和公子都想和她攀谈。
    元娘常年和狄公在外,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同龄的贵女一块儿游玩,王菱也是想让妹妹多和同龄人待在一块,省的明明年纪轻轻就看上去这样的成熟稳重。
    家里已经有她这么一位嫁入皇室的嫡长女了,元娘年幼,她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应该被困在长安的争权夺利之中。
    看着自家阿姊这样殷勤的目光,元宁也不好拂了她的好意,只能硬着头皮交际了起来。
    “元娘,这位吏部部侍郎裴坚府上的千金喜君小姐。”
    能被阿姊这样拉出来单独再为她介绍一遍的小姐一定不是寻常人士,裴坚,出身河东裴氏,裴氏可以说是天下诸文人之首。
    裴坚这吏部侍郎就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宰相人选,只要在历练几年,等他的资历再熬上去了,裴家只会更加的蒸蒸日上。
    裴坚发妻早亡,没有儿子,只有裴喜君这么一个女儿,对她自然是百般宠爱。
    “喜君小姐,这位是本宫的妹妹元娘,元娘,快来见见喜君小姐,那可是咱们长安有了名的大家闺秀,像你这样皮猴子的性格可得和人家喜君小姐好好学一学。”
    裴喜君生的娇俏,虽不是什么绝世美人,但胜在活泼灵动,甜美可人。
    她在看见元宁的时候也惊艳了一刹,原本以为太子妃已经是足够的国色天香,却没想她的妹妹更是仙姿貌,倾国倾城。
    “原来是王二娘子,二娘子果真是太子妃的亲姐妹,一样的倾国倾城,让人见之忘俗呢!”
    喜君嘴甜,又是裴坚家唯一的千金,在长安她所交好的对象不少,太子妃王菱和她的私交也还算不错,裴喜君曾经送过王菱一幅她自己画的画像,王菱很是喜欢。
    “喜君小姐过奖了,在来之前,阿姊少和我夸过喜君小姐,说是喜君小姐的画像惟妙惟肖,可称当代丹青大家。”
    王菱想着自己一直陪在妹妹身边,恐怕那些小姐们不是很敢上前和妹妹说话,就把元宁托付给了喜君,让喜君给她介绍介绍京城的贵女。
    喜君的性格很好,知道太子妃的妹妹王元宁离开长安已久,恐怕一时间对长安的各位贵族小姐公子们都不甚熟悉。
    所以对每一位和元宁打过招呼的人,她都从家世性格婚配各个方面和她仔细介绍了一番。
    元宁的记性很好,喜君说过一遍,她就大概都记得了。
    两个年龄相仿的姑娘没多一会儿就结成了好友,元宁喜欢喜君的性格,在入座之时直接把喜君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坐着。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喜君虽然看上去喜笑颜开,但是眉间却有一股愁云挥散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