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与父偕行
作者:白石源中生   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节     
    第350章 与父偕行
    “鹿安吾儿,经年不见,不知吾儿安好?去岁年末,汝之娘亲甚为想念,除夕之夜,并无儿孙傍身,多少有些伤感之意。只是为父清楚,身在军中,身不由己,哪能凡事皆如己意?
    ………………
    为父已于日前接到朝廷调令,不敢怠慢,特将休假中的各哨人马,集中正阳关,加以补充粮草,择日进发……
    群丑肆虐北疆,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哭声一片,思之痛彻心扉。恨不两翼插翅,飞往燕赵大地,杀尽虏奴;况且君父有难,身为将领,敢不舍身以报圣恩?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临行之际,思虑万千。谆谆万语,书不尽言。
    借用昭烈皇帝一句名言,告诫吾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头顶三尺有神灵,吾儿应当上忠于国,下孝汝母,如此百年之后,方不留憾!
    慎之!戒之!”
    张鹿安在潜山大营里,读到父亲寄来的书信,看完书信已经是泪流满面,冥冥之中仿佛有种不祥之兆,令他心里特别堵得慌。
    刚才已经听说了许由对于东虏情报的回报,由于清国封锁严密,情报传递不及时,左忠禹此次搜集到的情报出现了延迟,也是因为清军行动迅速,从决策到出兵,到破关,时间不到一个月时间,路上传递情报也需要时间,待到情报到了潜山城,已经是九月底。
    张鹿安深知此次清军入寇的兵力规模,心中替父亲担心不已,父亲已经老迈,经不起如此折腾。他想要上书朝廷,为父出征!
    匆匆写就的请战文书,递交到兵备道衙门,安庆衙门的回复却是出奇的快,内容却是完全相反,张鹿安很快就接到了一则出征命令:
    着安庆右营前往滁州剿灭山匪。
    张鹿安手里攥着的命令纸张被他拧成了一团纸,思虑之后,并无他法,只能遵从命令,按照衙门规定,前往滁州出征。
    “奇怪啊,滁州那边自有兵将,为何单单要调遣俺们前往剿匪?”张捡发出了心中的疑问。
    张鹿安心中也是不解,只能招来身处浮山寨的孟大江所部水师,好在浮山遵照张鹿安的设想,一直在积极扩展水师,船只有所增加,才得以承载整个安庆右营的将士,全营沿着皖河东南而行,到达安庆府城后,张鹿安按照规定,带着礼物上岸分别拜见兵备道王公弼和巡抚郑二阳。
    王公弼的态度和蔼,向张鹿安解释了指派安庆右营前往剿匪的原因,因为之前滁州、和州一带的官军已经奉令北上勤王了,滁州、和州一带的军力特别空虚,加上安庆右营主动求战,他们就派遣安庆右营前往平叛。
    王公弼说道:
    “张游击,难得你一片赤心为国之心,本道岂能不成人之美?待你剿灭了滁州土匪之后,自可以从滁州北上,北上勤王。只是你所说的待父出征的事,这是朝廷大计,不能儿戏。其实你们父子二人能够共同带兵北上勤王,在我大明将是一段佳话。你能与父偕行,难道不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吗?相关通关文书和出征命令文书以及北上勤王所需要的文书,本道都已经提前为你准备好,待你剿灭滁州那边的土寇暴乱,自然可以派人前来领取。希望你好自为之。”
    张鹿安听完后表达了万分的感谢。
    拜见完王公弼后,张鹿安又来到了巡抚衙门,递交上了名帖和礼物,郑二阳却没有接见张鹿安,只是让张鹿安尽快出发。
    张鹿安于是带兵从安庆码头出发,沿着长江水道一路向东,来到和州,从和州知州处,得知土匪骚乱的地方主要是滁州来安县境。
    张鹿安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决定进行分兵进攻,亲自带领亲兵队、骁骑部、炮兵部盛长功的右司、前锋部、后卫部千余人,从和州登陆,沿着滁和官道径直往北往滁州方向而去;
    命令狐云湘率领剩余的人马乘船继续东下,从扬州进入运河,再从高邮-金湖水道进入洪泽湖,停泊在盱眙城外,主要目的就两个,一来拦截父亲张可道,如果可能,让张可道放慢行程,父子俩合营一块北行;二来也为以后的北行提前做准备,购买过冬物资、筹集粮草。
    安庆右营两路人马相隔太远,基本上失去了互相策应的可能,历来为兵家大忌,张鹿安没有在滁州持续剿匪的想法,只是先击溃暴乱的土匪即可,然后自己腾出手来就可以直接北行。
    抱着这个想法,张鹿安率兵对于沿途小股的土匪置之不理,只是想尽快赶到来安县。
    可是沿途含山县知县、全椒知县和滁州知州却非要安庆右营留下协剿土寇,张鹿安趁机提出粮草供应和棉服置办的要求,这帮地方官员又以各种借口不愿意承办,最多只愿意提供沿途粮草供应。
    张鹿安见此也没有惯着,对于这么一众官员的指示置若罔闻,直接赶到来安县城。
    张鹿安的所作所为把把一众官员气的大叫,索性停掉了沿途粮草供应,张鹿安当即向巡抚衙门和兵备道衙门进行投诉,各地官员也对张鹿安的举动,向朝廷进行弹劾。
    反正只是打嘴皮官司,谁怕谁?
    皇帝老儿如今最需要各路大军入京勤王,哪里还会关注那么多的旁枝末节?
    张鹿安率兵到达来安县城后,拜见了正在来安城内指挥剿匪的太仆寺卿李觉斯,同时也派遣马国勇带人对山中的土匪情况进行侦查作业。
    李觉斯向张鹿安介绍了来安土匪的来头和实力情况:
    来安作乱的土匪主要集中于凤阳、滁州和应天府三府州的交汇处,这里山路险峻,也算是一个三不管的地带。本来山中也只是存在小吵小闹的山匪,只是在九月份,突然就从四面八方汇聚了至少三万多名百姓,齐聚来安县石固山,宣扬“替天行道”,正式宣布起义。
    为首者为闻香教余孽张柬白和侯五。只是令人非常不理解的是,此次作乱的人群当中,并非都是当地人,大多为北方各地口音,甚至还有芒砀山土匪头子坐山虎刘定忠的人马。山中人马混杂,夹杂着大量的附近百姓,总人数不可估算,壮丁大概有上万人。
    李觉斯提供的消息,令张鹿安觉得滁州土匪骚乱并非是一件简单的本地百姓活不下去,才发动的暴动,很可能是有其他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