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亮第一个问:“厂长,你怎么分配去了龙城?”
杨俊清也说:“厂长,之前听说我们地区行署想让你回去,也想到你可能留京城,怎么会去龙城?”
祝晓敏点头:“我也有些意外,好在那边也是个大厂,还算过得去。”
这是多数人看到她分配单位的想法。
常海亮皱眉,回头向院子外看一眼,这才说:“厂长,你这一走,这里怎么办?”
除去整个云中地区,现在京城是逐鹿食品厂的一个重要销售地区,更何况分厂还承担着肠衣的制作,火腿肠可是重要产品之一。
祝晓敏无奈:“这里的厂长是桂花,这几年一直是她在主持工作,原来怎么样还怎么样,更何况,旭东和承志他们还在呢。”
常海亮稍稍宽心,可又有些泄气:“也不只是肠衣和京城的销路。这几年,厂长在这里,制造了好几台机器出来,不但节省了人工,还加大了生产,以后……”
“不管我们在哪里,以后有了适合厂里使用的机器,我们还会造出来送回去。”祝晓敏很快的接口。
常海亮迟疑一下,低声说:“我听说,分厂有一条方便面的生产流水线……”
其实方便面早几年在内陆就已经有了,只是因为条件限制,产量不高,大多地方都没有见过,直到去年自家分厂有了那样产品,总厂那边才知道有这个东西。
原来是为了这个。
祝晓敏哑然,微微摇头,笑说:“方便面的那套生产流水线,之所以没有给总厂配,和我们毕业没有关系,和我去哪里更没有关系,是因为我们整个地区的粮食结构。生产方便面要用大量的白面,我们分厂在京城,是从京城或周边省份调粮,总厂要生产,原料就会有很大的压力。”
是这样?
常海亮将信将疑。
祝晓敏想一下说:“不然,我带你们去看看方便面生产车间吧,有些事,你们顺便可以和白厂长当面交涉。”说着起身,带着大家进厂子生产区去。
方便面的生产流水线,和之前的肠衣机、灌肠机不一样,别的机器都是一台一台的,一个车间可以摆好几台。
而方便面生产流水线却是结构庞大,连接着占据了整个宽大的车间。
白桂花听说几个人要去车间参观,自己去取了几套工作服出来,让大家换上。
工作服包括全套的衣服、鞋套、口罩,几个人进去,就看到金秦汉几个人穿着一样的白色工作服,戴着白色的厨师帽和口罩,正搬着一袋袋白面过秤,之后倒进机器,再按比例加水加配料,之后启动机器搅拌。
祝晓敏说:“一袋白面一百斤,我们厂这条流水线不算大,一天下来大约要用掉六十袋,也就是说,大约六千斤白面。”说着又带大家往后走。
后边,就见一台台连接的像是压面机器,先把面团压成厚厚的面饼,之后面饼由厚变薄,几道工序之后,变成薄薄的一片,最后切割成细细的面条,铺成相等的宽度,长长的铺展在机床上。
祝晓敏说:“这个压面的过程,和我们之前送回总厂的压面机原理相似,只是这里需要七道工序,最后切割也较细。”
再往后走,就见机器已经把长长的面条切割、挤压,做成弯曲的方块,顺着传送带慢慢传送出去。
祝晓敏指指说:“前边那台机器是高温蒸煮,面饼经过那里就会蒸熟,再之后送到下一个油炸工序定型,等到晾干,面饼的制作就算完成。”
从她说出每天需要六千斤白面的时候,常海亮已经沉默,到这里,轻轻吐出口气,低声说:“嗯,我们……没有这么多粮食。”
祝晓敏指指后边说:“还有那边。”离开流水线,自己进了隔壁的车间,就见车间几台大灶,正在滚滚的熬着浓汤,而另一边却把凝固的浓汤切成小块,装进一个个小塑料袋里封口。
祝晓敏解释:“以前市场上见到的方便面,都只有一包调料包,里边放的是味精和食盐,再加些胡椒面。而我们的方便面上市,之所以能迅速抢占市场,是因为我们的除了调味包,还有猪骨头切碎后熬制的高汤,再加一个脱水的蔬菜包。”一边说,一边带他们去看封口机和碎骨机。
常海亮惊讶:“这得多少猪骨头?你们的猪骨头不是都送去大骨头馆?”
祝晓敏笑着摇头:“熬汤用的是大棒骨和脊骨,这两个部位骨多肉少,但有大量的骨髓,熬出来的汤口感滑腻、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大骨头馆用的是排骨和肩胛骨之类,骨头上的肉要多一些。”
常海亮听的连连点头,又有些惋惜:“我们每天也要用掉好多头猪,剔出大量的猪骨头,可惜没有办法这么做。”
祝晓敏含笑说:“大棒骨和脊骨,如果县里开一家面馆,直接熬汤下面,应该比白水下面要好得多。”
常海亮眼睛一亮,连连点头,低下头琢磨。
祝晓敏回头看看杨俊清,提醒:“如果你们有这个余力,或者找小雅商量商量,只要县里有店面,你们分几个人手就行。”
杨俊清点点头,看看常海亮,却没有说话。
后边黄小娟在祝晓敏袖子上扯一下,也没有插话。
祝晓敏心知是有什么原故,也就不再多说,向白桂花说:“我们这么多人毕业离京,后边总厂和分厂之间要怎么联系,还要一些章程,你跟我们一起出去吧,好好谈谈。”
白桂花答应,带着大家从另一个门出去,全副工作服脱了留下,仍然出厂子去。
还是回三号院坐着,常海亮再不提方便面流水线的事,直接说到最要紧的肠衣。
白桂花说:“大火腿肠要多少,我们都是有定量的,总厂、分厂各负责一部分,肠衣我们都是按每个月的需要生产,小火腿肠都是总厂生产,我们也是根据每个月的单子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