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遇到老同学
作者:不惑小丫头   一个农村女孩的命运最新章节     
    第二天是周日,是小云约好了练车的日子。
    她早早吃完饭,骑上电动车就去了驾校。
    驾照不远,骑电动车10分钟就到了。
    到了驾校,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要去找谁。
    在门卫大爷的提示下,小云先去办公室报到。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驾校分配给他的教练竟然是他的初中同学孟繁玉,只是这多年不见,此孟繁玉已非彼孟繁玉。
    当初那个头发浓密、眉毛粗黑的英俊少年,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一位中年大叔:地中海发型,脑门和头顶光洁明亮,只在耳朵下边透出黑色的卷发——小云想起,孟繁玉上学那会儿就是自来卷,他还有个外号叫“小卷毛”,可能是最近很忙,头发有些长了也没来得及理,曲曲弯弯的盘绕在后半部,小云心里好笑:这要是头发理短了,估计他每天洗脸的时候稍微使点劲儿,就把头发也一起洗了。
    两个人相见免不了一番亲亲热热地叙旧。
    孟繁玉说:“若云,你怎么还和上学时候一样那么漂亮,那么文雅,这么多年,岁月竟然没跟你作对!还得是你们当老师的呀,生活幸福,你看我,外表上都跟你差了一代人去了!”
    “嘿,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你就是会说话,嘴巴还那么甜,都奔五的人了,跟漂亮不沾边了。毕业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哪曾想再见时已经换了人!”小云发自内心的感慨。
    “可不是嘛,都忙着过日子,讨生活,轻易哪儿还见得着?”
    “是呢,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当教练的?”小云觉得驾校是这几年才火起来的,孟繁玉以前一定干过别的工作。
    “我初中毕业就到了咱们中学东边的纸盒厂,你知道吧?”
    小云点点头,她当然知道了,他们上初中那会儿纸盒厂正红火。
    “我找了我二舅,就去那儿上班了,这不上了几年嘛,厂子倒闭了,我又在家跟我媳妇养了几年猪,当教练没多长时间,才干了不到三年。”
    “行啊,繁玉,我这么一听,你这些年可没少赚钱。”
    被小云说中了,孟繁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马马虎虎吧,上班就是挣个工资,养猪倒是没赔过钱,勉勉强强活了个温饱。要不我这也没啥本事干啥去呀?”
    “你看你说的,谁都有啥本事呀?你这就很好了,我可听说过养猪的都发大财了。”
    “老同学,不瞒你说,多少赚了点儿,老话讲‘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原来我家养五六十头,现在已经减少到20多头了,养殖业不可能永远繁盛,总是起起伏伏的,所以规模在逐渐缩小,慢慢的就不养了,规避风险。”
    小云竖起了大拇指,“老同学,你真厉害,规避风险都懂。”
    “不懂不行啊,现在不攒下点钱,下边两个孩子等着花钱,万一挣不动了,不就傻眼了?”
    “日子长着呢,慢慢来,细水长流嘛!”小云觉得孟繁玉有点激进了。
    “唉,你知道了吗?若云,咱们同学都有掉头的了呢!”
    小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没弄明白,“你什么意思?”
    孟繁玉见小云真的没听懂他说话的意思,就提示说,“你还记得咱们同学李秋明吗?”
    “李秋明?”小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个头不算高,有点挖斗脸,长下巴,说话还有点结巴的李秋明?”
    “对他这特点都被你记住了,他去年出车祸死了,你不知道?”
    “啊?”第一次听说自己的同学去世了,小云心里一折个儿,有点不相信,“怎么会呢?”
    “可就是事实。说来这李秋明也是个过日子的人,他初中毕业以后就没有再上学,就在咱们附近的厂子里打工,后来结了婚,他媳妇也能生,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他爸妈身体都不好,家里条件本来就不怎么样,这下更是拮据,他嫌在厂子里挣钱少,就买了辆车拉鱼卖。
    以前的时候,他只从咱们附近养鱼人手里买鱼,然后再卖出去赚个差价,这个买卖很挣钱,但是也很遭罪,冬天的时候冻手冻脚,还得每天跟水和冰打交道;夏天热,鱼又容易臭,可看在钱的面子上,他一干就上了瘾。后来他听说从山东去拉鱼,成本很低,所以这两年他就从山东进货。”
    “那也太远了呀!”小云想不到,做个小买卖,付出这么多。
    “可不是吗?山东离咱们这里一千多里呢。这个鱼是有保鲜期的,为了保证鱼的新鲜,秋明一般是前一天去,晚上装上车,连夜就回来,正好赶上第二天卖。有时候是他媳妇没啥事就跟他一起去山东,但是该着出事,那天,他丈母娘生病了,他媳妇就去医院陪他丈母娘,李秋明想反正路也跑的很熟了,他就自己去了。
    结果那一大车鱼装好以后,他开着车往回走,半路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人们推测他可能是犯困,睡着了,车速又快,整个车撞到了路边停着的一辆大货车上,车毁人亡。”
    “诶呀,怎么会这样呢?这也太惨了!”小云心里一紧,还那么年轻怎么就没了?她记得李秋明可比她还小一岁。
    旁边的其他学员听了,也是唏嘘一片,都感叹生命的无常。
    上初一的时候,李秋明、孟繁玉、小云他们在一个班里,因为几个人个头差不多,所以就坐过一段时间前后桌。
    她对李秋明的印象特别深。李秋明学习一般,但是特别好问问题,老师也不讨厌他,自习课上就经常给他讲,这么一个好学的同学,怎么就早早没了呢?
    “他家俩孩子也都不大吧?”
    “他们家条件不是不好嘛,他结婚晚,大孩子十六,那个小的才五岁。”
    唉!除了叹气、惋惜、心疼,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另一个留着寸头的学员也是好唠嗑,见面熟,他也讲起了他们村前天发生的一场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