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休息时间不多,天微微亮就起身收拾,简单吃点前往屯子查看,确定人都没事后才算放下心,确定今天会有人来,几人没停留太久,拒绝屯子里想要请他们吃饭,还要给钱的想法,快速离开。
几人都想着所在山屯情况,着急回去查看。
离开前,他们也跟屯子里交代,让屯子有条件的情况下,前往附近距离比较近的屯子,将事情说一声,避免出现同样的情况,造成额外伤亡。
返回途中,几人前往距离最近的一个护林队,将事情交代一番,让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前往其他护林队驻扎点,将事情通知到。
听说一个屯伤亡因为积雪导致房屋倒塌伤亡将近20人,护林点瞬间重视起来,仔细了解一番前因后果具体事宜后,将谢一城几人身上物质补给一些后,各自忙活。
至于通知到的护林点后续怎么通知到其他,众人没有关注,他们需要抓紧时间返回自己所在护林点,通知到然后回屯。
“什么?房子倒了好几间,砸死砸伤快20人?”
听着谢一城几人回来通知到的消息,护林队人上前仔细了解一番情况后,有些家人在山屯的护林队队员着急起来,那边山屯真要是出事,他们家山屯一样有可能。
除开没回来的护林队队员,其余人聚集在一起,谢一城将之前他们商量的方法重复一遍。
“就是这么个意思,各自回屯通知,其他护林点都会有人前往通知,然后返回。”
谢一城看着面前众人面带焦急没多言语:“就这么整,各回屯子,查看情况,通知到位,防止因为积雪扩大伤亡。”
说完护林队山屯人聚团离开,其他人进山找到还没回来的护林队队员,通知到位让他们返回。
等谢一城回到谢家屯时,屯子里空地上密密麻麻站了好几十人,手中拿着工具,谢一城跟谢土地看着心中一凉,迈开大步赶忙跑上前。
“咋了这是?出啥事了都围在这?”
谢一城着急问着。
“一城!你咋回来了?不用忙活?”
“是啊,之前都说可能要赶到腊月才能回家,这山里积雪这么深,你还专门回屯子?”
“山里出了事,我先回来。”
谢一城看着小年轻想找他唠嗑,赶紧换人,找到间隔几人远的老刀客问着。
“雪积的太厚,压塌了屋顶。”
谢一城赶忙问道:“谁家的屋顶?”
“没谁家的,咱们屯的仓房塌了,里面还存着好些粮食全压下面,正打算清出来。”
老刀客边说边走:“仓房盖了有些年头撑不住,地方也小,等来年再盖个大的。
“幸好只是仓房塌了,里面存放的只是粮食,要是人可完犊子。”
“山里已经有屯子里人完犊子了!”
老刀客脚步一顿,扭头看向谢一城:“啥?”
“山里有个屯子出事,屋顶积雪太厚压塌了房子,死了好几个,断胳膊折腿十几个,护林队已经通知开,全面清除各山屯积雪风险,避免后续产生同样伤亡事件。”
谢一城开口:“我们护林队已经过去一趟看过,够可怜的。”
“啥压塌房子?”
没等老刀客开口,屯长拿着工具过来:“谁家房子又塌了?”
“有个屯的,塌了好些房子,死伤快20。”
“那事严重了。”
屯长扭头看着屯子里屋顶的积雪,感觉往年也就比这薄一些没见出过事,可听谢一城这么一说,瞬间重视起来。
“仓房先别管,各家给家里人全喊出来,给自家房子上的雪清干净!”
将准备干活的人喊出来,全都回家,家里不准待人。
“咋了老昌叔?仓房建的旧,坏了正常,我家房子盖了没两年呢。”
“是啊,我是去年刚盖的。”
屯长眼角一耷拉,瞬间没人敢言语,没开口问,老老实实回家喊人清理屋顶。
还没会走的小孩子抱在怀里直接裹上棉被,防冷风防寒出了屋。
各家纷纷开始忙活着。
各家举着细长木棍,有人戳有人推有人横扫,只见大块积雪被推落下地,“啪啪啪”声不断。
一群丫头小子在外面瞧着,眼馋的慌,嘴里喊着想上手。
大人们吆喝着,没等丫头小子们上手,突然有一家正在清扫积雪的房子顶部塌下去,草木砸在屋内。
直接将喊着的丫头小子全给镇住,屯子里声音瞬间降下去。
“老二!老二!你家顶塌了!”
“沃日!屋顶真塌了!老昌叔说的都是真的!”
“这要是没扫雪,要是家里人都在屋里头……”
众人心里想着都后怕,幸亏人都喊出来,幸亏屯长喊着清理积雪。
“都慢着点,雪大太厚,全压在屋顶上,慢慢来。”
各家清理着屋顶积雪,屯长带人去屋顶塌下来的那家,帮着先把塌下来的东西清理出去。
山里不定时,不知道啥时候雪又下起来,赶紧给房子清理出来。
“就桌子板凳坏了,砸了些碗没伤着人。”
“那就好。”
听见消息屯长点头感到庆幸,谢一城回来刚说完,这还没一会屋顶就塌了一个,谁也不敢说屯子里会不会还有其他房子屋顶塌下来。
看着房屋塌下的那户人家脸色难看模样,屯长开口吆喝着:“各家清理完屋顶雪,老枪你带人去清理仓房,剩下的人跟我先帮着小二子家帮帮忙,今天把屋顶给整个差不多,不然这房子没法住人。”
众人答应着,更加用心,将屋顶的积雪清理干净,之后各家还仔细检查了一下屋顶,确定没事后才跟着老烟枪跟屯长继续忙。
这次所有人心里也都有了提醒, 屋顶积雪千万要在意,一旦积雪太厚,万一人在屋里塌下来,直接砸中, 不知道要伤亡多少。
屯子里正在忙活着,山道间一群人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赶着山路。
“首长,这时间老乡们都少,路走的又慢又累,你这比我们走的又快又稳。”
其中一位年纪40多岁的中年人淡笑道:“当年打鬼子的时候,这路走的多了,这点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