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浩气长存
作者:一念青云   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最新章节     
    宋庭之内,好一阵手忙脚乱。
    太医匆匆而来,几针下去,赵匡胤这才缓缓苏醒,醒来之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目露悲怆之色。
    蒙古!
    金国!
    赵匡胤咬牙切齿地喊出这句话,随即又喃喃道:“朕之国策,竟是失败至此吗?”
    评论区中,一片寂静。
    众人似乎都被这南宋朝悲壮殉国的一幕所感染,虽是国灭,却莫名的让人心痛!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
    “崖山海战正式结束,而南宋朝廷,正式宣告灭亡!”
    “而文天祥被元军固定在海岸之上,眼睁睁地看着十万军民投海殉国,南宋朝廷全军覆没,却无能为力。”
    “他悲痛欲绝,恨不能以身代之,却又被死死按在原地,无法动弹。”
    “张弘范再次劝降,若他能投降元庭,大汗必许之以宰相之位,文天祥面如死灰,含泪回道:国家沦亡却不能补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苟且偷生!”
    “张弘范无奈,只得将文天祥押解北上。”
    “途中行至江西之地,这是文天祥起兵抗元的根据地,而文天祥也知道自己七八天后将到达家乡庐陵,便开始了他的绝食计划,一心想饿死自己、归葬故里。”
    “看守他的元军也担心这个重要囚犯会在押送途中死亡,到时无法向上面交代。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让文天祥吃喝,甚至按着他的鼻子灌食,这也导致了文天祥在绝食八天之后,依然没有饿死。”
    “忽必烈久闻宋末三杰的名望,听闻这其中的张世杰和陆秀夫已死,而今也只剩下了一个文天祥。”
    “文天祥状元宰相,文武全才,更高出张陆一筹,如果能够为元朝所用,对于他稳定天下的统治,特别是稳定元朝在南方的统治,必然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于是针对文天祥的劝降活动开始了!”
    “从已经投降的南宋君臣到现任的元朝高官,一场接着一场,这其中还包括,之前退位投降的宋恭帝,也前来狱中劝降,文天祥看到宋恭帝,跪在地上,泪如雨下,痛哭失声道:“圣驾请回!”
    “元权臣阿合马和丞相孛罗等先后亲审并诱降,文天祥亦是慷慨陈词,义薄云天,绝不投降。”
    “这一场接着一场的劝降活动,真可谓是苦口婆心,高官厚禄,只要他文天祥愿意归降大元,从此便能走上人生高峰,香车美人,财富名望,应有尽有。”
    “为了招降文天祥,大元朝廷还打出了亲情牌,让同样被俘在大都的文天祥的两个女儿前来劝说,文天祥这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还活着,并且就在大都的东宫当牛作马,为奴为婢。”
    “面对哭哭啼啼的女儿,文天祥心如刀绞,他强忍悲痛,告诉女儿,个人荣辱在国家民族的气节面前,都不值一提,他将以死殉节,绝无可能向元庭效力。”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监狱中的生活苦不堪言,环境阴阳潮湿,腐鼠虫尸应有尽有,而文天祥却在这样的境况之下,文思泉涌,写出了不少诗篇,其中那首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正气歌》便是在狱中所写。”
    “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也没有亡国之臣的呐喊彷徨,他以最平静的心,来面对最残酷的命运。”
    “因此,尽管文天祥身在狱中,可他的诗句墨宝却传遍大都,被人视作珍宝。”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 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进行了最后一次劝降。”
    “面对忽必烈的殷殷劝导,文天祥只回了一句他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忽必烈见他宁死不降,只好同意将他斩首示众。”
    赵匡胤见此,心有戚戚,悲痛不已,随即在评论区中回道:江山已失,朝庭已灭,你就是投降,天下百姓也不会怪你!
    大明朱棣:就连那宋恭帝都已经投降安心当一个国公爷,你就是投降,后人也不会怪你,文天祥,何至于此啊!
    王守仁:一个忠字贯穿一生,高官厚禄又待如何?他至死都是宋人,而非元人!
    苏轼:这便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士大夫气节吗?
    张居正:被俘三年,受尽外伤内辱,而不改其节,文相公,当真为我辈楷模!
    …….
    乔安的声音仍在继续,带着些许微不可察的颤抖,向万朝中的众人讲述这文天祥的一生:
    “那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
    “大都刑场之上,戒备森严,百姓们听到文天祥将要就义被斩的消息,纷纷自发集中到此,将整个刑场给围得水泄不通。”
    “文天祥戴着镣铐,神色从容,来到刑场。”
    “他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随后端端正正坐了下来,从容就义。”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止休。”
    “文天祥以死尽忠,全了南宋最后的孤勇。”
    “后世人称,宋之亡,不在崖山之崩,而在燕市之戮。”
    “当文天祥以死殉国的那一刻,大宋才是真正的灭亡!”
    听到这里,忽必烈长叹一声,对于这文天祥他已是软硬兼施,却终究还是无法将其招降至大元朝庭效力。
    而今他亲耳听到这后世人所说,文天祥最终斩首于燕市之时,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已消失殆尽。
    “文天祥虽死,然浩气长存,至元十九年,元可汗忽必烈追封文天祥为大元帝国中书平章政事、太保、卢陵郡公,谥号:忠武。”
    “元至治三年,吉安郡学奉文天祥像于先贤堂,和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并列,可以说,文天祥终于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愿。”
    范仲淹:文相公是我大宋丞相,至死都是,元可汗如此追封,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安石:文相公千古,宁死不入大元朝庭,元可汗也就只能用此等方式图取安慰,当真可笑!
    欧阳修:谥号忠武尚可,前面的点缀大可不必,文相公至死都是我大宋丞相!
    大元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