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既然如此,求之何用?
作者:含光   开局摆摊卖鱼,我能加点升级最新章节     
    城隍庙作为城隍爷接受人间香火的地方,一般都是由当地人共同出资修建,然后上报朝廷,得到当朝天子下诏敕封,便能受到百姓的供奉,享用人间香火之力。
    而城隍爷虽然说起来是神秘的鬼神之说,可祂的来路,却也不是什么神秘之事。
    恰恰相反的是,城隍爷的来路是众多鬼神之说中,最为简单明了的。
    因为城隍爷生前也是凡人。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隍爷生前一般都是在本地很有名望,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或者在本地经常乐善好施,被百姓们簇拥的大善人。
    由于他们在生前便得到了百姓们认可,所以在去世之后,百姓们依然希望他们能以一方阴神的身份,守护他们所赖以生活的城池,护佑他们能够生活顺遂,平安喜乐。
    这意思嘛,就有像后世之人祭拜先辈一般。
    虽然你生前已经为我们后人做了很多了,但是希望你死后,能够继续为我们后人多做一些事情。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主打的就是一个能者多劳嘛!
    “卖草香咯,自家制作的草香,便宜实惠,城隍爷吸了都说好!”
    城隍庙门口的商贩依然在卖力的吆喝着。
    不断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来到摊前买香,然后便随着人群进入庙中。
    苏长卿已经来到城隍庙的主殿门口,抬头看着神位之上那一尊泥塑的城隍雕像,他不由得心中一惊。
    这城隍庙虽然不大,只有一间主殿,一间偏殿。
    可这泥塑的城隍像,却是大得有些惊人。
    明明是扶膝而坐的姿势,却依然有着近一丈多高,看起来颇为恢弘,抬头直视之时,能感觉到一股明显的压迫感。
    苏长卿随着人群,缓缓踏入主殿,却并未像众人一样,急着排队上香。
    而是静静的站在一旁,仔细的端详着那座城隍像,以及在其左右两边的日游神和夜游神雕像。
    城隍爷身穿玄色官服,肩披红色锦袍,头戴一顶乌纱官帽,腰间系着一条金丝玉带,面色通红,长须飘逸,五官雕刻得栩栩如生,与其对视之时,仿佛和真人目光交汇一般。
    而左右两边的日游神和夜游神,虽然是站姿伫立,但雕像不大,和中间的城隍爷雕像相比,就小得多了。
    不过即便他们的雕像不大,但其衣着帽饰也毫不含糊,五官刻画得也如同真人一般,只是一个面色白皙,一个面色乌黑。
    一个手捧书卷,一个手持长刀,像极了地方官员身边的师爷和捕头。
    苏长卿看了片刻之后,便将目光转移到正殿的其他地方。
    除了大部分的信众在排队上香之外。
    在入门的左侧,有一部分信众在排着队。
    只不过,他们是已经上过香的人,此时排队只为求签。
    在队伍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张红色木桌,有一穿着灰袍的庙祝正在为信众解签。
    庙祝是一个大概六十岁左右的老妪,一头银丝,满脸皱纹,可整个人坐在那里的气质却是显得精神抖擞,气血极佳。
    在她身的桌上,摆放着两筒竹简,便是那签条。
    而那两筒竹简之间,还立着一块红色木牌,上面写着两行小字。
    【解签一文,下签不解。】
    此时排队解签的人越来越多,苏长卿也不着急去排队上香,反正他有大把的时间挥霍,于是便静静的站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那些信众们求签,庙祝解签。
    求签的信众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不过无论老少,女人都要比男人多上一些。
    来这求签的年轻男人,绝大部分都是求的事业之签,寻求事业发展的指示。
    少部分年纪大的男人,则是求家人的健康,以及孩子未来的出路指点。
    而来这求签的年轻女人,则大部分求的是姻缘,以及求孕求子。
    年纪大的妇人,也是为家人求健康,为儿女求姻缘。
    苏长卿看了一会儿,也大概知道了这庙祝解签的流程。
    其实也很简单。
    前来求签的信众,只要随意在竹筒中抽出一支竹签,便可以找庙祝解签。
    庙祝解签之前,都会看一下签诗,若是上签,便会为其解开签诗中的深意,指出明确的做法。
    然后收上一文钱!
    可若是看完签诗之后,发现是下签,便谢绝解签,同时也一文不收。
    有些信众好奇心大,即便在庙祝告诉他是下签之后,他也一定要解,甚至不惜要加钱让庙祝为其解开签诗中的深意。
    可这庙祝也是向来说一不二,既然表明不解下签,那便是给多少钱都不愿解。
    苏长卿在一旁看着,也顿时觉得这解签之事,倒是也有趣得紧。
    人生福祸,全在签中!
    不过,他是不会去求这签的。
    倒不是他不相信这等迷信之说。
    而是他这个人,行事向来只求问心无愧,而不是趋吉避凶。
    就比如他决定要去做一件事,只要他想做,便去做了。
    若是为此事求上一签,无论是上签还是下签,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既然如此,求之何用?
    只是芸芸众生,求神拜佛,无非也求一个心安,拜一个欲望。
    就像此时,正好有一个年轻的姑娘,求了一只签,一脸期待等着庙祝解签。
    “婆婆,我想求姻缘。”
    姑娘将手中的竹签递给庙祝,脸上满是羞涩的笑容。
    “好的,姑娘稍等。”
    庙祝接过竹签,只是看了一眼,便不由得眉头微皱,然后神情平静的抬头看向姑娘,
    “姑娘,你这只签是下签,老身不解下签,你今日还是先回去吧!”
    “啊?”姑娘一愣,顿时神色惊慌起来,连说起话都有些结巴了,“那……那,那我能再求一支签吗?”
    庙祝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缓缓道:
    “姑娘啊,这姻缘之事不可强求,即便你再求来一支上签,那还有意义吗?”
    “倒不如就此回去,看云出,见日落,观本心,等良缘。”
    姑娘听闻此言,神情顿时舒缓了许多,便道了一声谢后,就转身离开了。